APP下载

用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

2019-10-08田福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文化建设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中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为国奉献的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建设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传统文化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课题号GS【2018】GHB1118)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070-02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一部分家长在对青少年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却通常不得要领,存在许多的误区,造成了他们在待人接物、行为举止、学习成绩、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家庭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有一部分家长重智轻德、重言轻信;尤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功利意识很强,从而形成不好的价值观,导致有些家长产生不好的行为,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会无意识地模仿架站的言行举止,所以说,如果家长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发生偏差,必然会对其孩子造成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但是,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知和重视,并且缺失现象十分严重,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国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开始对西方技术学习、实业学习、教育的学习,尤其“五四”运动时开始反传统的决绝以及文化大革命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口诛笔伐。这弱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国学热”现象,但要重新恢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不同民族在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这有利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同时也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一些别有所图的国家利用全球化的趋势向其他国家传播所谓的“优秀文化”,使思想不成熟的青年学生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迷茫。例如美国的“三片”深深影响着一些年轻人,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过时。因此,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性本善为基础,并且追求高尚的品格和人格境界,强调品德的自我塑造。其核心价值是“重义轻利”,而这与市场经济中“利益决定一切”相抵触,对于那些功利化的人们而言,就很难将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些也都是造成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面性。精华部分在社会中起着积极作用,而落后糟粕部分则恰恰相反。因此,我们要舍弃传统文化中落后糟粕的部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有用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文化。其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宗法、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射覆、传统节日等等;这些在历史特殊的环境下所形成的各种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的思想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断地得到刷新,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气概,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得到传承,那些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也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历代人们所延用。因此,传统文化被视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对培养年轻一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就像长江、黄河一样具有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气度。他高瞻远瞩,襟怀坦荡,有宽容和博采众长的气慨,既能坚持原则,又能兼容并包,正直无邪,公正无私,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谦虚謹慎、温良恭俭的传统美德;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这些对于造就中学生的优秀品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通过德育活动,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让学生凭借集体这个环境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目的。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新的课程标准向学生和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使它们不成为空谈,人文教育就要充分发挥作用。在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形势下,德育工作也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改革。

经典传统文化的提炼。根据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我们锁定的八个核心德育目标: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百善孝为先”,开展“孝心”教育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作者简介:

田福(1969.12-),男,汉族,大学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文化建设
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