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策略分析
2019-10-08巫秋
巫秋
【摘要】随着当前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教师要想不断推进小学教学工作的发展,就要结合新课标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从“文以载道”的角度来说,文就是道的有效形式,而道就是文的具体内容,那么,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道的主要内容,尤其汉语就有效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因此,本文就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爱国主义教育 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041-01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正确三观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对于学生个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尤其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也导致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受到影响。那么,各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尤其语文学科的每篇教材都是经过反复推敲,且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文章,这不仅有着较为丰富的感染力,也为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一、在具体情境中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1.从感受形象出发,建立爱国意识
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准确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了解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就是“爱”,这种情感的产生是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性,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将学生带入教材所创设的对应情境中,保证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来深刻感知教材,并从整体上提升对于教材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1]。比如在《草地夜行》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红军战士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感,这也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素材。
2.抓住重点词、句,深化爱国情感
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从感受形象出发,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越是鲜明的形象,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的影响也就更加的强烈,因此,教师就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抓中文章的重点词、句,不断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2]。比如在《詹天佑》这一课教学中,就有很多句子值得进行重点推敲和理解,像“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通过对这一句话的推敲和理解,可以了解到这句话也是詹天佑在遇到困难用来激励自己的话语,也是其克服困难的动力,也正是这样中国人才有了一条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所修建的铁路,学生也能够深切感受到詹天佑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为祖国争气的决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
二、通过语言表达加深爱国主义感受
1.从身边出發,认识亲切的祖国
语文学科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就要积极应用语言表达这一途径,不断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感受[3]。比如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身边出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身边的情境,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本身家乡和祖国之间就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想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就建立学生的家乡情感,学会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美,并通过实践、体验,表达自己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引导体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可以说,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当中包含着众多的情感,既有美感也有道德感,那么,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就必须要建立在“动情”的基础上。没有爱国之情,就无从谈论爱国主义教育,只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够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带领学生进行体验,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感情基础,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4]。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学会表达自身对于祖国的爱,这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祖国的情感,加深学生的内心感受,在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效贯穿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深化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一定的紧迫性、艰巨性和现实性,语文学科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教师需要加强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度,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将培养为推动祖国繁荣发展的新兴人才。
参考文献:
[1]佳明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38-139.
[2]王海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28.
[3]余雅鸿.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268-269.
[4]冯瑞莲.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