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探索
2019-10-08李荣芬
李荣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这一课程设计思路,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注入无限活力。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包含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全面性和生活性。综合性学习,给学生创造了更大的语言运用空间,将课堂内外、家校社会、万物自然都变成学习机会。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
1.发挥教材作用,规划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教材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凭借。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综合性学习因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活动化设置,如三年级的“传统节日”、五年级的“汉字的魅力”、六年级的“诗海拾贝”等,根据这些纲目式的提示,教师可以开发成可执行和操作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程。二是教材中隐含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如关于保护环境的单元、关于科学技术的单元、关于文化遗产的单元等,都能依据单元“双主线”来开发综合性学习内容。
安排适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力求活动规划体系化,也需充分依靠教材。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安排整本书的阅读实践,但只有依循课标和教材,才能在内容选择、目标确定、策略实施等层面上设计出层次和梯度;阅读整本书还要关注思维创新、审美判断和文化传承的教育教学,这同样需要契合教材提出适当要求。
2.突出学科特点,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
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学习方式,从目的上来说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从手段上来说是借助实践活动,从归属上来说属于语文课程。因此,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础是深入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着重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语言实践离不开生活情境,不管是虚拟情境还是真实情境,都以学习语言为中心任务。
以“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各年级段都可以开展,不同年级段可以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如摄影、演讲、辩论、走访、调查报告等,但教学重点必须指向语言实践。一是借助活动开展加深教材对应内容的理解;二是在生活中学会观察,积累读写素材;三是在实践中学会归纳和提升,建构语言,发展思维。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为提升语文素养而活动”。
3.语文学习向生活延伸,构建大语文学习空间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语文综合性学习带领学生走向真实的语文学习。“事实上,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单独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都是不存在的。”综合性学习更接近语文学习的“真实”。
语文综合性学习根植于生活、发展于生活,具有超越学科界限的视野。组织和实施综合性学习教学,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基于学生实际设计活动主题。同样是“我是小导游”的实践活动,城区有城区的景点,农村有农村的特色,要以学定教。第二,注重活动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合作、探究,还要把语文、数学、道德、科学、艺术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跨学科实践。第三,语言运用具有多种形式。生活中需要表达的内容很多,事物或工程,态度或情感……讲究布局谋篇的文章和只言片语的信息是表达,表格、图示也是表达;纸笔可以用来表达,PPT、微信等都可以用来表达。
4.利用网络促进学习,提高语言实际使用能力
随着时代发展,阅读文本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社交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应对这一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引领学生主动进行信息的多元输入和多元输出,以此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尤其体现在信息提取、收集、筛选和使用等方面,这需要在“大量阅读”“多元阅读”和“精深阅读”过程中逐步实现。结合网络信息的特点,丰富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与兴趣。事实上,在对比阅读、扩展阅读、专题阅读等活动中,为了消除各种疑问,师生已经自觉运用网络进行语言筛选与组合了。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學习教学路径
1.课程内容设计
语文学科内部综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听、说、读、写、思、议的学习形式,结合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挖掘教材文本中的语文要素,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性学习内容。语文学科内部综合包括一篇课文的内部综合、一个单元的内部综合以及一个专题的内部综合,也包括一个具体环节的综合教学。比如学习“鸟”字,除了观察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以外,还可以了解“鸟”字的演变过程,结合“仓颉造字”的故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无限的想象力,识读结合、识写结合,将知识学习与文化熏染融为一体。虽然“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用在种种的目标上”,但综合性学习一定要注意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才能学有所成。
与其他学科的贯通。语文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特点,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科目。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诗词,例如学习《四时田园杂兴》,结合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开展“古诗新唱”,可以一下子把学生带人诗词描绘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加真实地体验到音韵的奥妙,从而激发美好的情感与向往。诗词阅读,不但要吟诗背词,还要读诗人、读时代、读精神、读意境……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信息积累,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综合性学习,离不开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甚至社会研究等教育内容。
与网络资源结合。学科内容与网络资源相结合,形成以语言实践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使原有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开放。生动性体现为:在概念阐述、难点解析或者口语交际、习作情境创设中,充分借助网络优秀资源或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丰富性体现为:学习主题文本,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作者的生平、社会背景、作品分析等,促进阅读内容拓宽拓深。开放性体现为:网络阅读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非文本内容更多,可视化内容更多,如图表、动漫等,借此实现语文学习的高参与、真合作、多样、快捷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