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

2019-10-08罗丹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业考查题目

罗丹

学生学业测评的蓝图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内容标准(课程到底涉及了哪些内容),一个是表现标准(要求学生应该达到何种能力水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陈先云提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这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形成了连贯性。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中的识、记、读、说、思、写表现形式正是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支撑。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生阅读学业成就评价应该包括教学内容标准评价和表现评价。小学生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在内容上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考查教学内容具体包括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评价,即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即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与感悟,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表现评价作为阅读学习的结果,并不仅仅表现在记诵内容的多少或文本意义获取的多少,还包含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阅读兴趣的拓展、阅读类型的选择、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态度与方式的改变等各个方面,因此增加了问卷与量表等评价工具。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生阅读学业成就评价,既参照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又依据学生核心素养规定的领域和要求,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改进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方式,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水平。

一、调查设计

1.研究内容

为了测试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两个方面的真实状况,本研究借鉴陈先云提出的核心素养清单,确定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的主要内容为:测查小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发展水平、思维发展水平,探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2.调查对象及内容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三十所学校低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情况调查问卷和测试试卷两部分。其中测试试卷主要考查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每套试卷为15分。根据统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内容进行阅读题目设置,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更能反映学生阅读能力、思维分析水平的试题编制成测试卷。试卷分为引导语和阅读篇目两部分。引导语是为引起学生兴趣,防止学生产生测试抵触心理。阅读篇目共有两篇,包括连续性阅读文本和非连续性阅读文本,非连续性阅读文本《课程表》借助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6页的《课程表》进行题目设置,《蜜蜂与蚊子》借助拼音的阅读理解,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考查用拼音识字的能力。每篇都按照课程标准中阅读素养测评规格“提出重点信息,文章语境的理解与连贯性推理,文章的篇章结构,文章表达、构思的分析与鉴赏”,依次设置试题,由易到难,逐步检测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二、试卷分析及问卷调查

1.试卷题目分析

(1)提出重点信息类题目

本测验主要考查阅读后能够根据要求从文章的文字表述中准确提取重点信息的能力及将其运用到其他情景的能力。学生对提取信息类题目较为熟悉,由于文章中有明显的信息提示,所以准确率比较高。学生对连续性文本较为熟悉,所以准确率很高,部分学生出错可能是因为粗心或者是对字词理解不透。相比较而言,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不熟悉,即使是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题目,学生仍然不知如何抽取有效信息,不能快速定位、识别、提取和加工图表与文字信息,整合相关重要信息,因此要加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文章语境的理解与连贯性推理类题目

本测验主要考查阅读中对文章局部内容的因果关系和逻辑联系等方面的理解能力。这类题目需要学生根据文章中表述的现象等信息进行分析后作出判断,学生出错的原因大多是没有读出文章的信息,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

(3)文章的篇章结构类题目

本测验主要考查阅读后对文章的体裁、篇章结构等方面的理解水平,即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形式的能力。此类题目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文章的逻辑顺序。

(4)文章表达、构思的分析与鉴赏类题目

本测验主要考查阅读中对全文的写作意图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这类题目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价值判断能力,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从文中找出关键信息进行价值判断。

这些题中,提出重点信息类题目占57%,文章语境理解与连惯性推理类题目占14%,文章的篇章结构类题目占14%,文章表达、构思的分析与鉴赏类题目占14%。从题型上看,主要是填空题和选择题。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这种题型赋值2分。填空题根据题目类型和难易程度赋值2分或3分。选择题正确率为88.9%,填空题正确率为90%。选择题得分偏低,主要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失分比较多。

2.問卷调查分析

发放试卷的同时,又向三十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发放阅读情况调查问卷1550份,有效回收1270份。问卷从阅读兴趣、阅读类型、阅读环境、阅读习惯、阅读态度与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调查,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与分析。

(1)阅读兴趣体现自主性

80.9%的学生喜欢或者是比较喜欢课外阅读,在阅读中体现出较强的自主性,77.1%的学生可以自觉阅读而不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才进行阅读,77.2%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阅读材料的内容,仅6.7%的学生选择封皮好看的阅读材料。总体来看,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比较理性。

(2)阅读类型多样化

学生的阅读类型较为广泛和多样化,经常阅读的书籍包括科学类、漫画类、故事类等。21.9%的学生选择阅读科学类图书,36.2%的学生选择阅读漫画书或脑筋急转弯类书,34.3%的学生选择阅读故事类书,还有7.6%的学生选择阅读其他类型的书籍。由于识字量的局限,60%的学生喜欢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书籍;18.1%的学生选择图画为主,只有很少文字的书籍,这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是一致的。

(3)阅读环境优越

89.5%的学生阅读的书籍是买的,说明家长普遍重视阅读的投入。在购书过程中,家长更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67.6%学生的书籍是自己选购的。100%的学生班级中都有阅读角,25.7%的班级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这样高的比例说明学校和家庭为学生阅读提供了良好环境。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有40%的学生一周去一次书店,39%的学生一个月去一次书店。35.2%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37.1%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至1小时,22.9%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1小时以上。大多数学生可以保证每天阅读,并经常去书店,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5)阅读态度认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

46.7%的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都能做到认真朗读,35.2%的学生能进行有效默读,这说明学生的阅读态度比较认真,可以保证阅读质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会使用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37.1%的学生喜欢把自己读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42.9%的学生有时讲给别人听。阅读时有76.2%的学生能经常猜出文章中生词的意思,47.6%的学生会写下认识的字词句,48.6%的学生能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3%的学生可以经常与同学交流课外读书的情况。

3.教学内容标准评价和表现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根据学生得分情况,将有效试卷成绩划分为13分及以上、9~12分、7~9分、7分以下四个等级,根据四个等级不同层次的成绩划分,将试卷进行分类,期待寻找学生阅读素养与阅读背景是否存在相关性。调查结果分析发现:

(1)阅读成绩与性别相关

测评中男女生比例为1:1,而分数在13分以上的女生为67.8%,分数在7分以下的男生为100%,从中可以发现从一年级开始女生阅读能力已经优于男生。

(2)阅读成绩与阅读时间相关

分数在13分以上的学生,有22.6%每天阅读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而分数在7分以下的学生没有人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由此可以推断,閱读时间的长短对阅读理解有一定影响。

(3)阅读成绩和阅读方法相关

通过对阅读试卷测试的分析发现,分数在13分以上的学生,有41.9%的学生能够认真朗读,38.7%的学生默读;而分数在7分以下的学生,仅有14%的学生能够认真朗读,41.8%的学生默读。分数在13分以上的学生,有80.6%的学生阅读时能经常猜出文章中生词的意思;分数在7分以下的学生,仅有51.4%的学生阅读时能经常猜出文章中生词的意思。另外,能写下认识的字词句的学生,分数在13分以上的有58.1%能做到,而分数在7分以下的仅有25%能够做到。这些说明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数,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方法的指导很重要。

三、反思与启示

1.建构小学生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的内容框架

小学生低年级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的内容框架以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心,同时搭建起阅读兴趣、阅读类型、阅读环境、阅读习惯、阅读态度与方式等评价框架,使阅读学业成就评价具有明确的评价范围参照,可以避免阅读学业成就评价实践中的盲目性。阅读能力评价框架以提取重点信息为核心,兼顾对文章语境的理解与连贯性推理,文章表达、构思的分析与鉴赏能力,引导阅读学业成就评价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自我评判、质疑精神和联想想象。

2.评价取向转变为关注学生创新性阅读

以前的阅读考试以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为重点,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态度的发展。评价既要参照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体现第一学段提出的“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等目标要求,又要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兴趣、途径等方面的考查,关注基于学生兴趣的创新性阅读,引导学生学会在批判性思维中学会创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内容标准评价转变为发展核心素养

评价内容知识考查转变为发展核心素养。文本阅读能力评价不能仅仅侧重考查与文本相关的简单的阅读技巧,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当今社会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具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阅读素养,这些阅读素养又由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构成。要善于借助家庭、学校、社会多样的阅读情境,引领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教会学生初步了解一些阅读习惯,进行有意义的阅读建构,从文本、自我和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去审视文本,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要求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猜你喜欢

学业考查题目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追根求源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