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
2019-10-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1700)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管路多、病情严重及住院时间长等问题,易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其中以肺部、颅脑及泌尿系统感染较为常见。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模式以及时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有重要意义[1]。临床相关研究表明,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中具有较佳效果[2],本研究观察PDCA循环管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20~64岁,平均(38.67±14.37)岁。观察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22~36岁,平均(39.46±14.95)岁。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监测病情、预防感染治疗等。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a)制定护理计划。成立PDCA循环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分别由检验科、护理人员、护士长、医院感染科室、药方等专业人员组成,组长由科室主任担任。并在护士长的组织下,制定预防感染护理小组,并严格制定相关工作、监察、评价等制度,以规范护理护理人员操作流程。b)计划实施。各部门小组进行讨论,寻找感染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严格要求小组成员实施,并对实施结果进行有效评估及总结,针对护理重点及难点进行商讨,对护理措施实施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纠正。c)监督检查。实施严格的自查、抽查、督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并定期安排感染科室人员对临床护理人员及检查人员进行卫生手检查,并由组长不定期的对各项控制措施进行检查。d)应对处理。通过将临床中各阶段的综合监察结果进行归纳,并以其中发现的问题作出系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护理办法,并将发现的问题作为下一次PDCA管理的重要目标,以此进行不断的循环,最终达到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颅内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使用自制的《家属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5,重测效度为0.87,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5分,总分为100分,其中≥85分为非常满意;60≤分值<85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例
2.2 护理满意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PDCA循环模式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管理意识,也是保证质量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之一。PDCA循环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核查及处置4个部分,并遵循以持续改进为主要原则,对上述4个步骤进行循环实施,以达到预期效果[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表明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减少医疗纠纷。究其原因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有效改善原有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其通过科学的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以及时发现临床中相关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手段,并严格执行制定护理计划,并由小组成员对护理干预效果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最终进行有效归纳整理,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后期循环护理中以相关总结问题作为重点护理内容,以此进行不断的循环,最终达到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并且利于提升医院的护理满意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