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皮毛窦伴椎管内畸胎瘤1例

2019-10-08赖珍珍张卫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脂肪瘤畸胎瘤皮毛

赖珍珍,陈 莉,张卫平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图1 皮毛窦伴椎管内畸胎瘤 A.胎儿脊柱纵切面声像图(M:肿块); B.胎儿骶尾部声像图(箭示皮肤中断); C.大体标本脊髓末端可见肿物(箭); D.病理图(HE,×200)

孕妇25岁,孕30周,孕2产1,外院超声提示胎儿椎管内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孕妇孕期曾有发热及服用“胃药(不详)”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超声:胎儿S2椎体以下至尾椎椎管偏右侧见约1.3 cm×0.6 cm高回声,脊髓圆锥下移达S2水平(图1A);骶尾部皮肤连续性中断,可见条状低回声向内与椎管相通(图1B);三维图像可见S3-S5椎体向左侧弯。超声诊断:考虑胎儿椎管内畸胎瘤并脊髓拴系,皮毛窦,S3-S5椎体侧弯。孕35周时孕妇于外院接受引产,娩出胎儿腰骶部见凹陷,皮肤连续性中断、色素沉着;尸体解剖见S4-S5脊柱裂,脊髓圆锥末端达S4-S5水平,骶尾部椎管内脊髓末端见肿物(图1C);光镜下观察,肿物内含脂肪、横纹肌及软骨成分(图1D)。病理诊断:成熟型畸胎瘤。

讨论先天性皮毛窦为胚胎早期发育异常引起的皮肤窦道,是神经管闭合不全(隐性脊柱裂)的罕见形式,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约为1/2 500,腰骶部为其最常见发病部位。产前超声可见胎儿局部皮下条状低回声,并与椎管相通;出生后常见沿脊柱中轴线分布的皮肤浅凹、皮肤附属物形成(皮赘)、色素沉着、毛发增多、皮下脂肪瘤和血管瘤等皮肤异常改变。先天性皮毛窦可伴发畸胎瘤、表皮样囊肿、脂肪瘤、脊髓纵裂及脊髓拴系等,亦可与半椎体、椎体融合及脊柱侧弯并发。本例胎儿皮毛窦伴发畸胎瘤及骶尾部脊柱侧弯。椎管内畸胎瘤罕见,约占脊髓肿瘤的0.2%~0.5%;其典型超声表现为囊实混合回声,实性部分回声杂乱,内有脂肪、钙化等多种回声表现,与其他肿瘤回声较易鉴别;非典型表现者应与脂肪瘤鉴别。本例胎儿畸胎瘤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团,与脂肪瘤难以鉴别,易误诊。本例产前及引产后超声均漏诊胎儿脊柱裂,提示超声对诊断隐性脊柱裂有一定局限性。妊娠中晚期行产前超声检查时,应注意观察椎管及其周边结构,特别留意皮肤完整性、脊髓圆锥位置,必要时可行MR检查,以早期发现病变。

猜你喜欢

脂肪瘤畸胎瘤皮毛
什么是畸胎瘤?
脂肪瘤,留还是不留
备孕查出畸胎瘤 是怀了怪胎吗
脂肪瘤多为良性但长这里要谨慎
备孕查出畸胎瘤,是怀了“怪胎”吗
一场瘤子引起的感情危机
皮毛工厂斗匪记(上)
动物玩家之“狐狸”
皮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