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教材中的语码转换动因研究
2019-10-07吴静
【摘要】语码转换,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在说话或对话中的交替使用,是说话人常用的一种策略。本文讨论了计算机类教材中的语码转换的语言特征,从顺应性角度分析了这种语码转换现象的使用动因。
【关键词】语码转换;计算机教材;顺应性;动因
【作者简介】吴静(1982-),女,山东济南人,曲阜师范大学外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一、引言
语码转换是说话人最常用的策略之一。Grosjean (1982: 145)对语码转换的一般定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在同一话语或对话中的交替使用”。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语码选择现象,它不仅存在于词汇层面,还存在于短语、从句乃至句子层面。语码转换按语言结构可分为句内语码转换和句间语码转换(Yang & Qin, 2005: 141)。语言学家从社会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等角度做了大量研究。 Verschueren (1999)从语用学视角下提出的顺应论,不仅更全面地描述了这一现象,更为解释其出现的动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计算机教材中语码转换的种类
笔者发现计算机类教材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本文选取了高教社出版的专业课本《计算机原理》为研究对象,发现只有句内语码转换频繁出现,而且集中体现在名词和缩略语。书中语码转换现象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语码转换现象是将嵌入的英语单词直接插入汉语句子中,没有汉语翻译。一种情况是英语单词或短语在汉语中没有对等词, 因此,它们直接嵌入到中文文本中。例如, DOS, UNIX,Windows,Java 语言,Sperry 和 IBM 公司。另外一种情况是英语单词或短语在汉语中有对等的词,但作者只使用英语术语。如,用 “Internet” 代替“因特网”, “PC”代替“个人电脑”。
另一类语码转换现象是嵌入的英语单词或短语与对应的汉语翻译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一种情况是先出现汉语,通常是计算机专业的术语,然后是英语的对等词。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光盘(Optical Disk),鼠标(Mouse)。另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先出现英语单词或短语,然后是汉语的对等词,例如: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 , EDVAC (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 MAR(Memory Address Register) (存储器地址寄存器)。
三、计算机类教材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分析
Verschueren (1999)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使用者根据语言内部或者外部因素,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大特征。于国栋(2000)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汉英语码转换过程中顺应性模式的操作,具体表现在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的顺应。
1. 对语言现实的顺应。语言现实是指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或者变体内在的语言特征。于国栋(2000)认为,语码转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种语言弥补了另一种语言的空缺,语言使用者要动态地适应这种现实。计算机科学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新单词不断涌现。有时汉语中缺乏适当的对等术语,要找到汉语中准确的表达方式是很困难和麻烦的,不如直接将英语表达插入汉语文本中。对于有一定计算机和英语知识的读者来说,语码转换更加方便和直接。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翻译错误可能造成的误解。这符合Gross(2001)提到的,人们以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回报的方式进行语码选择。另外,计算机语言最初是用英语创造的。因此,许多逻辑公式和编程过程都用英语表示,要把它们翻译成中文是相当困难的。有时,即使有对应的汉语翻译,采用中文术语给人感觉不自然,特别是那些熟悉的术语。
2.对社会规约的顺应。对社会规约的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者为了顺应特定的社会习俗和文化选择语码转换。一方面,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大量计算机专业领域的知识引入中国时都是英语;另一方面,全球化使计算机产业在中国迅猛发展,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人們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是语码转换频繁地出现客观社会现实。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加强,人们对语码转换的接受能力必然提高,使用语码转换会逐渐成为无意识的习惯性的选择。
3.对心理动机的顺应。对心理动机的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者顺应心理动机主动地选择语码转换。由于本研究的语料是书面语,因此这里的语言使用者和口语交流中的发话人和受话人有很大不同。教材的作者可以被看作发话人,而读者成为潜在的受话人,但这种交流不是实时的面对面的。
从读者角度来看,这类教材的读者人群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当他们看到教材中的嵌入的英语单词时,他们可能会尝试找出汉语对应的术语;同样的信息在中文文本中以英文和中文表述,可以使这些术语从整个中文文本中脱颖而出,从而引起读者更多的注意。
四、结束语
本文对计算机教材中语码转换的类型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对其出现的动因进行了顺应性分析,证明了顺应性模式对解释书面语言码转换的可行性,希望在实践中对计算机领域教材的编写以及双语课堂的构建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杨春丽,秦秀白.网络文学中的语码转换[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5(2).
[3]于国栋.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