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变”改革的探索与启示

2019-10-07裴国江孙亚男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三变启示乡村振兴

裴国江 孙亚男

【摘 要】 金塔县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中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优化顶层设计,压实工作责任,引导农户参与,分类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启示主要是:集聚资源优势,夯实改革基础;积极探索实践,推进改革创新;落实资本投入,激发改革活力;健全体制机制,确保改革实效。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三变”改革;金塔县;探索;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金塔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农村“三变”改革作为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实现了农村资源资产的整合,激活了城乡存量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一、金塔县农村“三变”改革的基本情况

金塔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2400平方公里,辖7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89个行政村,47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8万人,现有耕地42万亩,人均耕地3.5亩。近年来,全县加大农村“三变”改革力度, 鼓励支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大胆创新,积极、稳妥、高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累计面积达16.27万亩,流转面积占全县农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3.9%。累计投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502户1.47亿元。在13个村开展试点,形成了“三变+葡萄产业”“三变+乡村旅游”“三变+扶贫开发”等模式,培育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特色产业16个。培育引进新型经营主体17家,形成农产品商标7个,经营主体入股资金1.6亿元。农户通过自有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实现入股分红794万元。激活村集体闲置房屋1.7万平米、农机设备308(台)件,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35.4万元,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30个、专业合作社3个,有效盘活了村闲置资产和村内闲置资金,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值,释放了改革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优化顶层设计

按照上级要求,县上成立了全县农村“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综合协调推进组、集体资产改革指导组、项目资金改革指导组、金融保障和扶贫开发指导组4个工作组,保证了农村“三变”改革扎实有效开展。同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乡镇村组,围绕“三变”改革进行多轮调研,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建议,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县农村“三变”改革思路目标、任务措施、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确保了农村“三变”改革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2、强化担当意识,压实工作责任

全县上下提高政治站位,着眼全县脱贫攻坚全局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强化责任担当,以务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有效的举措,有力推动了市县有关农村“三变”改革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县农村“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改革工作,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协调处理存在问题,督促各乡镇各部门认真落实改革的各项部署要求。縣级包抓领导坚持以身作则,各相关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各乡镇认真履行职责,全县上下形成了“联动配合、齐抓共管、综合发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3、深入宣传发动,引导农户参与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活动载体,采取媒体报道、微信发布、设置专栏、发放资料、会议动员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三变”改革的重要意义、重点内容、方式方法和具体要求,详细解读政策,科学算账对比,加强预期引导,极大增强了农民群众对“三变”改革的信心,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改革的热情。共培训全县农村“三变”改革骨干324名,召开宣传动员会议21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6万余份,设置宣传专栏64个,报道各类信息260余条。

4、明晰产权归属,夯实改革基础

坚持以“三权分置”为政策遵循,深入推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设施农牧业经营权,休闲农业设施所有权、使用权和农村房屋产权等确权登记颁证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改革工作,全面开展了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调查摸底核查并建立了台账。通过明晰土地经营权、房屋所有权等产权的归属,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激活了农村沉睡的资源,为后续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创新试点模式,分类组织实施

坚持创新试点、先易后难的原则,积极探索“三变”改革模式,在各乡镇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13个村和列入规划的戈壁农业产业园区开展试点。各试点村组和园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三变”+高效农业、“三变”+特色农业、“三变”+戈壁农业、“三变”+秸秆回收加工、“三变”+农膜回收、“三变”+垃圾分类利用、“三变”+特色林果”、“三变”+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等模式,探索开展土地经营权、财产所有权、集体资产的股份合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解决农户管理经营粗放、技术缺乏、销售难等问题。

6、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把资金整合、经营主体培育、风险防控、督查考评作为“三变”改革工作的支撑,加大资金投入,撬动农户、村集体、经营主体、金融机构等各类社会资本入股参与改革。至目前,全县以戈壁农业发展为牵引,围绕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中药材、草食畜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引进昱航农庄、汉帝农业、大洋葡萄、金畜源牧业等新型经营主体17家。同时,积极引导农民、村集体和经营主体依法诚信订立合同,做到合同书、股权证、分红单“三到户”,确保农村“三变”改革积极稳妥、抓实见效。

三、农村“三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比较分析,全县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中还存在如下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对“三变”改革工作的认识还有欠缺,还需要结合改革的实施,持续抓好干部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二是改革所需资金较多,县乡村筹集资金困难较多,资金投入缺口较大。三是各乡镇在资产核查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从核查的情况看,由于农村资源多而杂,权属不清,摸底核查任务还很艰巨。四是部分龙头企业、合作社顾虑较多,参与农村“三变”改革的积极性还不够高,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意识有待提升。

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几点思考

1、集聚资源优势,夯实改革基础

(1)盘活可变资本。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推广“三变”改革创新经验和做法,严格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及集体成员身份界定工作,深入推进集体资源变入股资产、集体资产入股经营主体、“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建立参与“三变”改革的资本台账,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占有、收益、有偿退出等制度,确保集体收益公平分配。

(2)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自身实际,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抓手,突出优质化、品牌化,狠抓质量保证、品种优化、品牌打造、全产业链构建等關键环节,打造各具所长、递次推进、产业错位、协调互补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区,实现产出好质量、创出好品牌、卖出好价钱,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业高效的产业集群。

(3)壮大经营主体。按照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通过“联”“扶”“引”“建”四种手段,重点支持现有企业做稳、做大、做强,引进对农业农村资源、农产品、农业劳动力依赖度高的企业,引导县内工贸、矿业、房地产等非农企业转型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鼓励和支持致富能手、外出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创办企业和合作社。

2、积极探索实践,推进改革创新

(1)创新运行模式。坚持“有效激发活力、实现产业富民”的改革方向和核心,结合各自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等实际,按照“无物不股、无奇不股、无事不股、无人不股”的股份制合作形式,探索“三变+特色产业”“三变+乡村旅游”“三变+扶贫开发”“三变+特色小镇”“三变+美丽乡村”等改革模式,最大限度释放“三变”改革综合效应。

(2)开展股份合作。引导村集体和农民将土地、林地、荒地等经营性自然资产使用权和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入股,通过股权纽带盘活资源,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合作。引导村集体和农民将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经营主体,合理确定入股主体和承接经营主体所占股比及收益分配方法,建设物业设施,发展物业经济,营运不经营,分红不分产,确保资产安全增值。

(3)规范参股流程。研究制定资源资产资金量化折股的具体操作办法,界定受益范围,确定分红比例,规范操作程序。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经营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合同备案机制,制定规范合同样本,引导合作当事人按协商内容,依法签定合同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交易,完善股权量化、变更、分红、退出台账。

3、落实资本投入,激发改革活力

(1)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补贴、救济、应急类资金除外)、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直接兑付给农户的除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村集体发展资金等用于农村“三变”改革,由村集体入股到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承接主体。

(2)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建立“三变”改革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扶贫产业基金。加大金融支持“三变”改革力度,建立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支持体系,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优先对实施“三变”模式的经营主体和乡村进行评级授信。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菅权抵押贷款、集体林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力度,进一步扩大“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范围。

(3)强化资金整合。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统筹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统一政策,按照资金使用管理规定要求,进一步健全资金使用办法。对群众基础好、发展方式新、改革成效明显的示范村,鼓励支持通过“三变”+乡村旅游等模式,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在不改变项目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进行集中扶持。

4、健全体制机制,确保改革实效

(1)完善产权交易。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管理、交易规则、流程监督等相关配套制度机制,扩大交易品种,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和规范透明运行,鼓励支持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农村产权及其他权益类资产评估机构,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最大限度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

(2)保障合法权益。建立股权收益分配和分红机制,规范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入股主体和承接经营主体按照合同确定的收益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建立股权退出机制,农民和村集体持有承接经营主体的股份部分,允许成员内部之间依法转让并办理相关手续。

(3)防范改革风险。强化法律服务,分门别类建立管理台帐,严格股权管理,规范合同签订、履行监管,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防范资产流失、资金安全、权益缺失等风险,确保农户、村集体收入增加和资源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农民、村集体和承接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

民之所愿,改革所系。“三变”改革作为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探索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的发展模式,对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助推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秀清 .着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2018-06-19.

[2] 吴璐.金塔 “三变”改革富农家[n].甘肃农民报,2019-02-26.

【作者简介】

裴国江,本科学历,中共金塔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员党性教育和党的三农工作.

孙亚楠,本科学历,金塔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工作办公室职员,研究方向:党的农村工作.

猜你喜欢

三变启示乡村振兴
“6+4”组合拳推动“三变”制度创新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擦亮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品牌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
注重“三变” 学会“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