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19-10-07屈晶
屈晶
【摘 要】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转变,在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目前,应用型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存在着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实践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总体偏少,难以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问题。应用型高校可运用整合思维的方法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提升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关键词】 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在国家的引导下,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纷纷朝着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岗位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扎实基础。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实践教学则是目前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以及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理论和实践并重,但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际教学中重经济金融理论教学,轻实验实训教学以及实习,所培养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的毕业生,脱离了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违背了社会对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总结金融工程专业的办学经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金融实践教学方案,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值得进一步细致的研究和讨论。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转型背景下很多应用型高校对金融工程专业实施的实践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在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项目、与企业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等。这些学校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受“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有些实践教学目标重在传授知识,轻视解决问题能力。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是为了培养实践能力,而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或只是注重学生技能的发展,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很多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符,无法联系社会实际,与当下的技术发展不相适应。实践能力定位不够准确明晰,缺乏系统的分析。总体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确立,并为理论教学服务的,一些目标无法联系社会及工作需要,也落后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实践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教师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出现很大的需求缺口。实践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的理论课教师、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外聘教师组成。虽然基本可以达到教学的要求,但达不到实践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等学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加突显出实践教师专业水平较陈旧,不能满足新技术的实验要求,难以培养出行业急需人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现有的教师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因素。首先,担任实践教学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这批青年教师除了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比较大的理论教学任务;其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偏少,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应聘进来,缺乏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实践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整体队伍素质不高、实践教学内涵提升缓慢等问题,严重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3、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总体偏少,难以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当前很多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上都要求学生在最后一年完成专业毕业实习,并以学分制的形式写入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学生完成实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校企合作单位,二是自找单位。各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会定期推送部分学生前去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校内实践不足的问题。但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为防止客户资料外泄,实习单位根本不会让学生接触核心的金融业务。这导致学生到实习单位后所做的工作多为日常事务性工作,很少有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涉及金融部门核心业务的工作,无法真正应用到专业知识。另外,对于学生自找的单位实习,大多是实习的工作内容与金融专业脱节的现象,甚至有些同学为了考研等并未真正参与校外实习,而在实习报告和单位盖章环节作假,导致校外实习流于形式。而学校和学院的检查也只能停留在形式层面,这样导致学生毕业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毕业实习反而成为学生和学校的负担。
二、应用型本科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1、制定目标明确、系统全面、重点突出的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和有效实施是专业建设核心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课程设置是否侧重学生能力培养,必修学分和选修是否搭配合理有序。同时还要努力夯实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学分比重不得低于总学分的20%,用以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加强金融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要体现专业化和现代化,确保实验课程的顺利开展,实习基地建设要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深度融合、无缝对接,可以考虑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公司企业等金融和非金融单位开展积极而广泛的合作。
2、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高校大多数金融学专任教师都是 “从学校到学校”,承担了较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缺乏金融行业的实战经验,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束手束脚,无法真正引导学生展开实操性的金融业务工作。虽然有些应用型高校努力增加 “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但碍于编制的限制,无法招收具有本科或者硕士学历且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 或者,一些博士教师具有金融机构的工作经验,但时间比较久远,与日新月异的新金融业务相差甚远; 有些教师虽然在进行实践教学中也尝试探索案例教学、模拟业务操作、互联网教学等方法,但这些方法也无法彻底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由于缺乏业务实战经验,往往是照本宣科,无法深入到案例本质去引导学生探讨更深层次的金融问题; 在模拟业务操作中,很多教师还沿用 “讲—练—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练习,这样的模式虽然能让学生较快上手操作,但无法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有些高校的软件更新不及时也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3、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在实践教学师资培养方面,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过程,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学生与生产实践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开展人力资源共享、实践平台共建共享、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定向培养和输出等深度合作;同时在广度上寻求与证券、期货、基金、私募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转型发展背景下高等院校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地联系各个环节,使学生经历校内课堂实践学习、校内课外实践学习以及校外实践学习的各个阶段,逐步巩固实际操作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优化实践模式,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2] 吴先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的选择——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5).
[3] 王保宇.深化产教融合:协同主体及影响因素[J].职业技术教育,2018(6).
[4] 崔耕礼.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对外经贸,2018(9).
[5] 黄彬.应用技术转型:新建本科院校的困境与选择[J].高教探索,2015(4).
【作者简介】
屈 晶,女,河南汝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博士毕业,黄淮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