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中美交流班学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及路径探索

2019-10-07路红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生培养独立学院问题

路红

【摘 要】 本文基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2018級中美新闻交流班的培养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中美交流班人才培养的探寻路径。要合理安排托福课程,优化培养方案;丰富第二课堂,发挥学生组织作用;争取国外师资,加大本校教师出国研修力度;设立班级专业导师,改良班级助理选拔模式。

【关键词】 独立学院;中美交流班;学生培养;问题;对策

当前,正处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收尾阶段,众多高校在为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及扩大国际化人才培养规模而努力。独立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潮中需处理好与母体学校的关系,也需立足于自身特点逐渐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通过调研国内外新闻人才培养项目,结合学院特色选择加入“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鲍尔州立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并于2017年单独开设中美新闻学交流班。基于学院中美金融实验班人才培养中积累的经验,新闻学专业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因此仍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现有培养路径,以期取得更好的培养成果。

一、中美交流班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效果不显著

美国鲍尔州立大学对进入“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交流班国际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托福79分或雅思6.5分及以上)。为提高学生的托福考试成绩,交流班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被替换为托福培训课程,对学生而言,跨度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反馈托福学习特别吃力,学院开设的托福课程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反而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取得了相反的效果。此外,托福课程的四个部分之间授课衔接不当、课后作业与练习较少,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学院2018级学生英语四级(含英语专业)通过率为50.23%,其中2018级新闻交流班通过率为75.86%。2018级新闻交流班托福考试通过率为3.45%,仅1人过线(成绩为87分)。两组数据表明:2018级新闻交流班学生英语水平高于学院平均水平,而托福课程的设置收效甚微,远低于预期目标。

2、中方专业课程与外方课程衔接性不强

新生在入学之时对自己的专业理解尚不明确,对专业要求没有意识。国内独立学院对本科生的培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专业实践的机会极其有限。纵观美国鲍尔州立大学新闻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呈现明显的递进性,学生只有在完成规定先修课程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下一课程的学习;除课堂教学外,该校也与当地多家媒体合作,给国际学生也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平台,每个国际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各种与专业相挂钩相关的活动。为促使学生赴美后跟上合作院校的培养节奏,课程衔接性急需提高。

在国外学习的2017级新闻交流班学生反映,出国后不仅要面对语言关,而且一时难以适应专业课程的学习。前期对专业领域的涉猎较少、基础薄弱,赴美后在学习上比较吃力。现阶段2018级新闻交流班施行的专业课程培养方案与2017级相同,课程衔接性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

3、专业教师海外研修背景欠缺

独立学院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师资力量的水平,独立学院对专职教师的能力要求较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专业教师构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母体苏州大学师资,母体苏州大学和文正学院双聘师资,以及文正学院自聘师资。目前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自聘的新闻学专业课老师中,多数为应届硕士毕业生,相对而言实践经验欠缺,国外研修经历匮乏,其自身对国际化新闻学专业的理解仍需完善,难以给学生传授具体的新闻学国际化能力。

中美新闻交流班第一学年仅《新闻故事导论》课程由合作院校美国鲍尔州立大学专业教师负责教授,但是外教授课课程仅此一门,对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作用微乎其微。

4、班主任及班级助理设置不当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2018级新闻交流班的班主任和班级助理并非新闻学专业,仅能对学生进行宏观上的日常管理与引导,难以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上的指导,不利于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

2018级新闻交流班班主任为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除日常班级管理外很难与学生针对精细化、专业化的新闻学知识进行交流。学院设立的新生班级助理制度,即从大二对应班级中选拔两位同学担任新生班级助理,协助班主任处理新生班级事务。因2017级新闻交流班优秀学生均已赴美学习,2018级新闻交流班班级助理只能选择其他专业优秀学生,最终该班级的两位班级助理分别来自金融专业和英语专业,很难给班级学生提供新闻学国际化引导。

二、中美交流班人才培养的路径探寻

针对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存在的以上问题,新闻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可探索路径有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托福课程,优化培养方案

首先,开展托福专题讲座,让学生从宏观层面了解托福考试,从心理层面做好准备。其次,托福课程教学模块化,对托福考试的四个部分(阅读、听力、口语、写作)进行分层次教学,依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和新生入学英语测试成绩结合分为快班和慢班。最后,定期组织托福全真模拟考试,对学生进行打分和专业点评,及时查漏补缺。

针对交流班的培养方案也需进行进一步优化。中美交流班的课程设置应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合理排布,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其次,减少同一个老师在同一学期对同一个班级讲授多门课程的现象,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新闻交流班在大一学年开设诸如《新闻摄影摄像》等专业实践课程。

2、丰富第二课堂,发挥学生组织作用

大学生的课外时间更加充足,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学院国际化工作的归口部门,同时也是中美双向交流项目的实施部门,国际合作交流处应该更加积极的丰富中美交流班的第二课堂。针对中美交流班开展与留学相关的系列活动。国际合作交流处下属学生组织:外语学习中心作为国际处开展交流班第二课堂活动的抓手,深入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

现有的第二课堂活動分为学术性质和文娱性质两大类,主要有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沙龙、圣诞晚会、美式校园派对等。国际处和其下属学生组织需要丰富中美交流班第二课堂活动,如“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学长学姐留学分享会,中美文化融合系列活动,托福模拟大赛,特邀专业教师或一线新闻工作者开展“新闻国际化”主题讲座等。

3、争取国外师资,加大本校教师出国研修力度

国际化办学的热度越来越高,数量上涨的同时也应控制质量。除对学生严格要求外,也需提升任课教师的国际视野。鉴于独立学院有限的办学能力,引进国外优秀师资难度较大,但文正学院作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项目方可以加深磋商,为中美交流班的英语教学和专业课程授课争取短期海外师资。

现阶段学院正在加大力度招聘自有专业教师,海外背景或可成为考核的一项指标。教师入职后应为其提供海外专业研修渠道,更加便捷与国际化教育接轨。2018年,文正学院首次从新闻学专业选派一名自有教师赴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进行研修。该老师回国后反馈,鲍尔州立大学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教学上都远超我院。海外研修不仅可以开阔自有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同时可以学到先进教学方法,这对于学院新闻中美交流班课程改良大有裨益。

4、设立班级专业导师,改良班级助理选拔模式

中美交流班学生除日常生活和学习外还承载额外的出国压力,针对交流班可以特设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的专业导师对其进行专业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对专业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知。

发挥文正学院“人人都是班主任”的管理特色,班级助理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班级助理较班主任更容易与新生打成一片,了解和倾听他们的心声。中美交流班上届优秀学长学姐在新生入学时均已赴美学习,因而不能担任新生班级助理。鉴于此交流班的班级助理可采取竞聘模式,面向高年级学生公开选拔在校期间曾有海外研修经历的学生,从而对交流班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三、结语

中美新闻交流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技能、科学知识素养,同时精通英语,能胜任新闻传播、新闻教育、新闻管理、新闻研究以及其他文化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虽面临诸多问题,但在培养过程中坚持有针对性的路径探索才能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新颜,朱继国.大连交通大学《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

【作者简介】

路 红(1993—)女,汉族,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猜你喜欢

学生培养独立学院问题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等数学教学研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