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吟唱山水天地间

2019-10-07杨永福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古诗词语文课堂

杨永福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艺术瑰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欣赏古诗词,鉴赏古诗词,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审美鉴赏水平、人文素养,进一步深化自身涵养,形成个人的独特阅读风格。但是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瓶颈,笔者就问题进一步探究解决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古诗词,人文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艺术瑰宝,是岁月长河沉淀的颗颗珍珠,博大精深,海纳百川,古诗词特有的艺术韵味,让无数中华儿女沉醉其中。从中华文化自古时传承而来的古诗词中,备受古人推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欣赏古诗词,鉴赏古诗词,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中國古代社会,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审美鉴赏水平、人文素养,进一步深化自身涵养,形成个人的独特阅读风格。但是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瓶颈,笔者就问题进一步探究解决策略。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古诗词素养欠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不难看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固然重要,但是教师原本应该具有一定的古诗词专业水平。当教师自身的古诗词涵养以及解读能力较高,则能够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中,有方法有策略的步步深入。然后,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照本宣科,对所教学的古诗词,仅从参考书中吸收知识点,自身对古诗词的解读能力欠缺,也缺乏灵活根据教学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所设计的教案没有新意,教学语言等都毫无灵动感,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由此,古诗词课上的沉闷和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起来,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效果显然大打折扣。

(二)教学形式僵化,教学模式固化。重内容,轻感受。重讲解,轻体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呆板教学形式,部分教师对于诗歌理解重视内容轻视感悟,学生感到无趣,缺少自觉主动的意识,把整首诗词的翻译当作重点来处理对待,教师尚且如此,学生也一样借助相关辅助资料翻译古诗词,如此,不含任何技术含量的教学与学习,导致的教师教的困难重重,学生学习的毫无意义。长久以来固化僵硬的教学模式和形式,使其学习古诗词变得乏味无趣。让原本是学习主体的学生没有丝毫的主动性可言,而且无法深入课堂内容。古诗词的默写部分是考试中古诗词的得分点,鉴赏题型难度大,分数也低,因此,导致个别教师不愿意在古诗词赏析的教学课堂部分花费太多时间。

(三)对古诗词学生理解能力欠佳。初中生对于古诗词中各种内涵理解力不足,这也是因为时代的久远,另一个原因就是古代文人主要是通过诗词手法以表达思想感情,而对其写作手法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因此,就算在教学中教师有时候使出浑身解数,但是学生似乎还是无法顺利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中。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对古诗词传达的思想情感不甚了解,有的学生甚至连诗和词的都不会区分,死记硬背古诗词,应付考试,那么,所谓的欣赏的鉴赏古诗词,更深层次的去深刻理解诗词的意境诗人的感情色彩,就成了泡影。初中生原本就对古诗词晦涩难懂,基础薄弱,勉强背诵,有的甚至难以进行,放弃学习古诗词。

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内核。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核心素养也是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古诗词教学中,同样具有这一知识体系所深层次隐含的审美能力、人文精神以及科学精神等。“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教师通过切实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领学生能够与古诗词相融相通,发生情感共鸣,从而学生自然的去关注古代人物的生存状态和背景,作者的情感基调以及蕴含的价值,以及产生与作者相同的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吟唱山水天地间的中华古诗词,多资多彩,有抒发情感的,有描绘现实的,有揭示深刻哲理的,也有天马行空的详细那个,这些都强烈体现出个人特色,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表露。当扑面而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气息,当感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烈性格,当激情难挡,迸发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时。可以说,我们离古诗词进了一步,古诗词属于语文科目,而语文具备了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成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中学语文中古诗词鉴赏的人文精神力量,使得学生得到启发与浸润,成为其日后和未来发展的一种精神熏染。

(二)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实现教学目标,从中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导致初中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不理想,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上并不拘泥于课本,通过多种形式敢于尝试实践型学习方式,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课堂,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感受古诗词,讨论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空间和平台,通过进一步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真实情景中,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可能相结合,带领学生能够寻找到自己学生的情绪所能自然表现的支撑点,让学生主动思考,进一步加深理解。类似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种诗句,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催生其探知想法,积极联想画面,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深入理解古人的情怀。古诗词蕴含着古代作者的情感元素,对于学生如何正确的去理解与欣赏,教师应当有层次的辅导学生正确建立赏析古诗词的思想和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如比喻、拟人等相应的修辞方法,理解不同方法的使用技巧和使用目的。进一步理解不同句式在古诗词中的具体用法,关注与学习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的古诗词特有的表达方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寻找古诗词的核心主题,能够由浅入深的分析古诗词场景转换的含义和作用,从而真正的能够摸准古诗词的情感脉象,真正的接收到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主动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古诗词语文课堂
踏青古诗词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古诗词中的新年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