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2019-10-06陈宵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8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

陈宵

摘 要: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于2018年重新进行修订。通过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从旧到新发展的背景,比较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之间的区别,总结新教材在编写依据、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提出教材变化对广大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新要求和新启示。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61

本文提到的高中思想政治旧教材,是指按照实验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编写的版本;而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是指按照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编写的版本。比较研究新旧版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不仅可以总结教材建设经验,丰富教材理论研究,而且对促进教材的完善和教师教学的有效开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从旧到新的背景

1.1 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许多内容,都是思想政治教材在落实课程设计和确定内容选择时的重要根据。因此,2018年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教材又进行了修订。

2018版高中政治教材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本必修教材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动。《经济生活》中增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这一节内容;《政治生活》在最后一课中融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化生活》改动的篇幅最大,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生活与哲学》是四本必修教材中改动最小的,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一框题改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这些改动的内容中能看出,党的十九大精神已经作为学校思政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全面融入进中学思政课的教材。因此,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与教材编写的关系,理解相关内容设计的时代需要,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1.2 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提出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新版教材在编写上通过新颖鲜明的案例,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參与等素养。

此外,还提出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新要求。教材应反映其作为教学基础的重要性,同时要积极发掘其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因此,在新版高中政治教科书中,合理地将学科内容和活动设计进行融合,增强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的联系。通过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多种课内外探究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潜能,使教材更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2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

2.1 编写依据的变化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高中思想政治旧教材是以2004年颁布的实验版课程标准为依据,新教材是以2017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对两个版本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存在一些相同之处。例如,前言部分都对课程性质、地位等进行了规定,都对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了设计,在评价建议中都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课标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2.1.1 课程标准结构上的差别

同为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版课标和2017年版课标在框架结构上有不少一致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别(表1)。旧课标的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新课标的结构由六个部分组成,主要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两个部分。相比之下,内容更全面,结构也更完整,从整体上有较大提升。这些差异反映了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的新要求,也反映了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新发展。

2.1.2 课程设计上的差别

课程设计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课程标准的主要部分。在这方面,新旧课程标准也存在许多差异。旧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在前言部分进行了介绍,而新课程标准将课程设计做了一个专题,分别从设计依据、结构、学分与选课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此外,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旧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上设置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而新课程标准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表2),选择性必修课程是过去所没有的,并且将大学的很多知识放到了高中阶段。

2.2 教材内容的变化

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教材作为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在内容选择上也必须要与时俱进,体现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材必然会在内容上进行一定的调整。比较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其内容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新教材对旧教材内容的删减。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新教材在合理地继承旧教材内容的同时,对其也进行了更新调整,适当地删减了其中的一些内容。

例如,《经济生活》删减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等内容;《文化生活》删减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素养”等内容。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新教材全面渗透党的十九大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之中,进一步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在教材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取得的新成就。

(2)新教材对旧教材内容的扩展。

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变化,新教材在删除一些内容的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及时的补充和完善,适当地扩展了新的学习内容。新增加的内容有两种情况:一是整体增加;二是个别知识点的增加。

整体增加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增加了选择性必修模块教材,而个别知识点的增加在各个模块教材中都有体现。例如,《经济生活》教材第十课中,“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均属于新增加的内容;《文化生活》教材第九课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均属于新增加的内容。

2.3 呈现方式的变化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在呈现方式上都重视多元化栏目的设计,但相比而言,新教材在这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增强了教材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主要有以下两点变化:

第一,对教材中栏目设计的及时更新。新旧教材都设计了多元化的栏目,新教材对其中的一些“相关链接”、“专家点评”以及“综合探究”等环节进行了调整和更新。例如,新版《政治生活》中第九课的“综合探究”部分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改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新时代我国的外交政策和最新成果。此外,对教科书中的一些插图也进行了改动,更换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案例。

第二,注重教材内容呈现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贴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景,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呈现问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教材变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 思想政治教材变化对教学的启示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研究新旧教材的差异和变化,为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3.1 更新教材观念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情景问题、活动设计,留下了大量的思维和活动空间,更加突出教材是教学的材料。因此,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教学观,学会变教材为开展教学的工具。

首先,要打破对教材的依赖。教学内容不完全等于教材內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材的内容,选择更合适的教学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当然,不同的教师对于同一教材可能会有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想法,他们在分析教材、处理教材时也会存在差异,教材只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具体实施过程取决于教师的发挥和创造。

其次,不能完全抛弃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师教学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而是要以教材为基点,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

3.2 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必须要坚持“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八个相统一”中就包括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不仅注重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还设计自主探究环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为教师教学开展预留了活动空间。教材的这些变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考虑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感兴趣的话题出发,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并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以此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讲究生活化色彩

新教材的编写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从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能看出新教材在编排上更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与现实生活的实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注重教学中的生活色彩。首先,要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坚持学生自身需要与社会需要并重,把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其次,要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尽量选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例来讲述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最后,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8.

[2]韩震,朱明光主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蔡长青.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优化知识呈现方式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4]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肖沐.基于生活化的高中政治教学对策[J].新课程(中),2015,(5):67-67.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