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文化支点建设中的全民阅读点建设实践与分析

2019-10-06孙品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5期
关键词:城市空间公共文化案例分析

孙品燕

摘 要: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在推广全民阅读的浪潮下,为了更好地创新服务方式、延展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最大限度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通过寻找共建方,合力打造新型人文阅读空间,建设和运营全民阅读点,布局城市文化支点。为实现“15分钟城市阅读圈”打下了基础,为扩大公共文化惠民覆盖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所列举案例,是以荆州市图书馆“城市文化支点建设中的全民阅读点建设的实践与分析”为要点,从项目的背景介绍、实践与创新、探索与困惑等展开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公共文化;延伸阅读;城市空间;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5.042

1 建设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全民阅读”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举措被提出。党的十八大又让“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小康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句话深入人心。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更好地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全国各地的全民阅读活动都在探索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手段。

城市文化支点建设,是一座城市繁荣发展的文化构架,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素质依靠,是一座城市市民的灵魂安顿之所。于是《荆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在中心城区试点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相适应的文化点,并与之配套建设30个机关与市民共享的图书阅览室,推进‘全民阅读”——成为2017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并明确提出荆州市图书馆作为责任单位之一,主要负责和参与建设管理工作。

考虑到部分市民不便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为进一步延伸图书馆服务,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借阅需求,同时为市民提供“文化休闲”、“知识休闲”的好去处,荆州市图书馆按照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在社区、机关单位及人流量较大的城区各处,依托城市文化支点建设,建立起30个共建共享的全民阅读点。

结合此类阅读点的使用功能和建设愿景,我们为其定名为“悦读书吧”。图书馆是提供知识服务的公共场所,也是城市居民闲暇娱乐、吸取营养、获取信息的重要选择。建设“图书馆+悦读书吧”的新模式,构建“15分钟城市阅读圈”,建设城市文化支点,则是为了让书籍深入到市民生活中,成为触手可及的养分。通过打造舒适温馨、休闲惬意的人文阅读空间,让热爱阅读的人有处可去,同时让更多人增加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2 实践与创新

2.1 起草“悦读书吧”建设实施方案

确认工作目标,制定“选址”、“建设”、“图书”、“运行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标准。探索式地从阅读点的建设地段、面积、建设投入、装修标准、图书配送的种类和册数、运行和管理的责任方以及基本服务项目等多项细节出发,完成初步架构,为开展阅读点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2.2 寻觅建设点,与共建单位沟通接洽建设事宜

阅读点选址不宜过于密集或分散,需综合考虑单个阅读点的覆盖面及主城区阅读点的均衡分布。结合相关单位的推荐和介绍,我们在社区、学校、机关单位、医院、火车站等城区人流量大的场所,以及服务对象精准的书店、民营文化场所等地寻觅和筛选建设点。在了解意向场所硬件条件的同时,向管理方介绍阅读点建设项目。在沟通交流过程中,磨合共建意愿和共建方式。

2.3 确认建设点,配送书籍,与共建方合力建设“悦读书吧”

多方共同努力下,最终确认建设“悦读书吧”31家,共建单位性质和共建形式多样。其中依托事业单位现有办公场地,引进民营书店投资建设3家;依托实体书店、民营文化生活馆、民营读书会、文创中心等建设8家;依托街道社区现有阅览室共建20家(其中荆州区5家、沙市区13家、荆州开发区2家)。

共建单位作为建设投入主体,在原有场地基础上进行装修或布置,配备书架、阅览桌椅等,并安装统一样式的标牌。借力第三方机构,打造公益性平台,投入主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色,打造各具风格的“悦读书吧”。我馆依据各点实际情况安排书籍配送,总共配送图书34160册。

2.4 建设项目验收及建设管理奖励补贴

采用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来完成,保证其可行性及公正性。评估公司根据项目建设标准,从建设规模、图书藏量、阅读环境、开放时间、人员保障及读者反映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图书馆根据评估结果(一档、二档、三档),对一档的共建单位补贴10万元,对二档、三档的共建单位,分别按五万元、二万元的价值图书来进行奖励。

2.5 运营管理和服务跟踪

阅读点的日常运营主要由共建单位负责,包括提供图书阅览、便民茶水、休闲小憩等服务。我馆不定期跟踪了解运营情况,搜集读者反馈和运营需求,在图书的流动更新以及活动开展方面给予支持。

3 探索与分析

“悦读书吧”作为我市的文化支点,一种崭新的文化惠民形式,首批建设31家,共计阅览面积近4700m2。其中20家社区书吧覆盖约30万人,其他临街店面周边覆盖小区多、流动人群大。配送书籍34160册,加之各点自有的书籍资源,分布在城区各处的“悦读书吧”共同形成了荆州市市民阅读圈的雏形。建设及运营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

3.1 建设和运营

3.1.1 共建点是全民阅读点的载体

共建点的选择是建设過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成本控制、建设效果及后期运营服务。故需综合建设点的地理位置、自有资源及管理方建设意愿等各项情况。前期的沟通工作可谓一波三折,如个别具备良好建设潜力的场所,其管理方一开始并不接受甚至排斥共建邀请,但建成后的阅读点深受市民欢迎,皆大欢喜。故对待经考察后确能惠民的建设点要坚持争取,积极与管理方沟通。

再如,社区阅读点具有许多优势。因国家政策扶持,随着社区阵地扩大、升级,阅读点的面积和环境也随之提升。作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其地理位置靠近居民居住地,与辖区居民关联密切。若社区重视阅读点工作,则能有效提高“悦读书吧”影响力和使用率。

民营资本为全民阅读点增添了更多活力和可能性。书店、民间读书组织、文化生活馆等,吸引的正是喜爱书籍、渴求文化精神生活的人群,公共服务对象精准。同时民营资本共建阅读点硬件条件好,且融入自身特色的文化元素,如茶文化、楚文化等,能创造更丰富多样、符合读者兴味的阅读环境。

项目构想阶段,我们计划做到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开放时间等,但在运营过程中此类计划并不切合实际。如民营店面的开放时间和社区的工作时间不一,故无法统一开放时间。各点服务的读者阅读习惯和需求不一,加之管理人员的职责有差异,在运营过程中,各点逐渐摸索出切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模式。接下来在建立服务制度、统一管理方面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对共建方的运营和管理需要动态跟踪,对场地更新情况要及时了解,对不重视管理和宣传工作的书吧进行资源合理调配。

3.1.2 书籍是全民阅读点的灵魂

书籍配备是我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前期我们以阅读点面积、服务人群等为依据,对各点进行不同数量的书籍配送。在运营跟踪过程中发现,书籍的数量、种类、编目和管理等方面均需要调整和改进。

借阅率高的阅读点对书籍的数量、更新频次需求更大。而主要服务人群的年龄段也影响了阅读点对书籍种类的需求:未成年人喜读绘本,青少年需求少儿经典读物,老年读者偏爱养生健康类、生活技巧类书籍等。

在书籍编目和管理上,项目计划实现“通借通还”——书籍统一编目,信息录入图书馆管理系统,全市联网,市民读者凭读者证可在各书吧借还书籍,实现书籍大流通。同时定期为各阅读点更新书籍等。但目前因条件有限,暂未能实现。现阶段,仅有少数阅读点进行了书籍自主编目和分类上架,且编目方式不统一,加之书籍来源多样,管理效率不高。

接下来我馆需要在书籍的更新和管理上做更多工作,加快推进“通借通还”的实现,这样阅读点的灵魂才会更充盈,“悦读书吧”才能成为读者真正常去爱去的地方。

3.2 服务和功能

全民阅读点具备传统的阅读功能,相比于传统阅览室而言,“悦读书吧”环境更温馨舒适,读者不仅可阅读书籍,也可学习休闲。

因“通借通还”系统尚未建成,现有部分阅读点提供书籍外借服务:社区阅读点多以自制记录册、读者借还书登记的方式进行外借管理;部分民营资本共建的阅读点,在自身会员卡制度基础上增加外借服务,或以图书馆读者证为凭证,免费借阅书籍。借阅期目前无统一规定,就搜集的反馈而言,读者的借还习惯较好、自觉性强。部分阅读点会安排工作人员跟进催还书籍,但不排除管理漏洞导致书籍流失等问题的产生。“通借通还”系统上线后,书籍外借管理方面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根据阅读点的自身特色,在其阅读功能之外,还具备其他服务功能。服务功能的综合性为阅读点带来更多的人流及使用率,与其阅读功能相辅相成,形成空间良性利用。

(1)组织读书分享、文化课堂、公益讲座等活动。

如妈妈俱乐部阅读点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阅读活动,包括朗读、情景演绎、书籍分享等多种形式;渔龙桥社区阅读点组织居民参加亲子阅读活动、寒暑假学生读书活动;还有部分阅读点组织文化课堂和公益讲座,如楚道文化阅读点主办诗词、楚文化相关的讲座和课堂,武德路社区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讲座等。这些书籍与文化相关的活动拓宽了“悦读书吧”为读者服务的基本面。

(2)社区阵地使用综合性强。

社区阅读点所在地同时也是会议开展、社区居民活动举办的场所,如凤台社区阅读点可举办企业及群团组织会议、小型联欢会,也供居民文艺排练和艺术学习;文化宫社区阅读点由图书室和小型会议室组成,传统剪纸及书画活动也在此开展;滨湖社区、文星楼社区等,“悦读书吧”与社区综合活动室相邻,动静结合。活动和会议带来的人流,可增加书籍借阅率。人们在参加活动之后,徜徉在书架边,阅读欲望被激发,便取心仪的书籍阅读。

(3)书店及民营资本店面为读者提供可自由选择的服务,如书籍、特色茶饮、文创产品的出售等,有偿服务和免费服务搭配,满足市民读者不同的阅读、休闲需求。

城市文化支点建设中全民阅读点建设的实践,是新形势下的新探索,作为“总分馆制”建设的延伸,为市民读者走近阅读提供更多机会,同时也为丰富市民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

目前西到荆州区西门,东到开发区窑湾新村,跨越荆州市主城区20公里内,31家悦读书吧成为构建城市阅读圈的重要支点。建设一年多来,市民读者的青睐是对悦读书吧最大的肯定,许多阅读点都深受喜爱,成为读者常常驻足停留的去处。如与荆州市一医院共建的悦读书吧,给忙碌的住院部大厅增添了一份宁静。住院的人们可以去坐坐,在阅读中放松身心;陪床的亲友偶尔去消磨时光;医院附近的居民也成为阅读点的常客……在这一方天地中,原本的紧张焦虑被安抚,精神家园的宁谧让都市人的心有归属感。不仅是书籍,温馨的人文空间本身就足以让人慢下来、静下来。

全民阅读点的建设和运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完善其管理机制和服务功能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同时增加支点建设的密度,随着城市文化支点建设的拓展,让阅读点进入更多社区、学校、医院、单位,为打造“15分钟城市阅读圈”、荊州书海计划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相信通过荆图人和各方人士的坚持不懈,荆州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必然能书香满城!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周宁.信息组织(第四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城市空间公共文化案例分析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