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信息技术应用进展与实践

2019-10-06王书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3期
关键词:应用进展实践

王书安

摘 要:文章在探究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与考古融合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考古信息技术的应用进展,旨在为我国考古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关键词:考古信息技术;应用进展;实践

随着现代社会考古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完善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考古研究、调查基础上发掘的各种信息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和综合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测绘、遥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为考古数据的采集、整理和综合分析集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的同时,更为考古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针对考古信息技术应用进展和实践的研究便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考古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

20世纪后期,信息技術的快速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教育、工业、农业生产甚至国家经济建设的各大方面,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世界各国纷纷根据信息技术提出了数字化地球概念,并逐步实施国家自主的数字地球战略,旨在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为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物联网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遥感技术等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考古工作中年代确认的准确度和科学性以及地层和文化层划分结果的准确性,解决了各考古遗址平面尺寸和剖面图等精确测绘的各种时间空间问题,更借助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为各项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等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极大程度上直接解决了传统考古过程中存储手段落后、资料查找困难、考古资料利用效率较低、考古资料受损严重及抢救性保护等重要难题。

2 考古信息技术应用进展

2.1 便携式卫星通信

众所周知,考古工作经常会在条件较为艰险和困难的野外场所进行,时常面临着手机数据信号难以覆盖的尴尬局面。同时,考古工作又是一项较为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团队成员的相互协作与相互配合,更需要最大程度上保证考古工作人员在面临相关专业数据的查找和专业资料的收集时能获得相关设备支持。因此,如何最大程度上保证有效的数据通信网络是考古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便携式卫星通信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卫星通信技术借助卫星转发数据信号的方式实现地面通信站点之间远距离数据信息的传输,具有不受地形因素影响和天气影响的重要优势。同时,便携式卫星通讯技术所具有携带方便、架设操作简单和物美价廉等独特优势,在野外考古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在此基础上,便携式卫星通信又可进一步分为车展式卫星通讯和背负式卫星通信等不同形式,专业的考古团队可根据实际考古位置和预期计划情况等做出相应选择,为最大程度上利用便捷式卫星通信技术促进考古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一定基础。

2.2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大经济背景下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和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技术结合,为各行各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考古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文物追溯跟踪和基于物联网野外考古自然灾害的预警两方面。就基于物联网野外考古自然灾害的预警问题而言,近年来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极大程度上严重威胁着野外考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甚至出土文物安全。然而,山体滑坡前期过程中的波动却可以借助三轴加速度螺旋仪进行滑动或晃动各项数据信息的采集,再进一步借助GPS定位系统对山体滑坡位移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基础上有效向考古工作人员发出一定的自然灾害预警,使考古工作人员尽快撤离危险地带。此外,山体滑坡检测技术还可进一步借助物联网无线通信设备,将该设备固定在考古区域附近山体上并及时向云服务器传输一定的数据位置信息,当设备检测到山体发生自然灾害险情时就直接将信息发送到云服务器,从而及时推送到附近的考古工作人员手机上或借助广播方式发出报警信号,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3 数字摄影测量与三维激光扫描仪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基于数字图像和摄影测量有关理论知识,利用影像匹配算法、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影像处理方法及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理论方法集成的重要技术,它能有效提取考古工作人员拍摄对象的几何数据信息和物理化学信息等,能科学高效地表达原始地表的图像,更能够体现标准化后的数值图片信息,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检测方法记录各项数字地形图、等值线图及其相关数据,图2即为某工程根据所拍摄的照片生成的遗迹表面点云和三维模型结构示意图。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则是借助激光测距的原理获取被测量物体表面空间三维数据信息的测量技术。在此过程中,扫描仪产生的激光束被接收器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就能精确测量并计算出测量距离,结合扫描仪高度、发射方向和扫描角度等进一步计算出每个光斑的三维坐标系,根据点图和照片生成三维模型等产品,为考古工作提供相关数据信息。

3 结论与展望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考古研究工作难度的进一步增加,GPS、电子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等的集成应用,是强化考古目标多时空多尺度观测分析和数据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综合应用各项高科技技术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考古遗迹精确空间数据信息的获取,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考古学研究空间、丰富考古学分析手段和增强考古学实际应用深度,为考古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建国.考古信息技术应用进展与实践[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0(2):42-49.

[2]王羽凡.“互联网+”背景下野外考古信息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32):12-13.

[3]刘澜.文物考古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探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79-81.

猜你喜欢

应用进展实践
浅谈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
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技术应用进展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抗旱性植物研究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