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

2019-10-06訾利永

现代语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区别

訾利永

摘 要: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是汉语语言研究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更多的是凭借语感和已有知识的筛选对词语进行选择,有些学者认为,一些有比喻义的词也可以归入比喻词语中。通过对比喻词语进行明确的定义和种类划分,并与词的比喻义进行区分,认为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是两个不同质的概念。前者属于词汇学的研究,后者属于语义学的研究,两者之间有明确的界限,相互之间不可转化。

关键词:比喻词语;比喻义;区别

关于比喻词语的研究,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对比喻词语进行明确的定义,并就比喻词语中比喻复合词和比喻成语从结构方面进一步细分,从而加深对比喻词语的认识。人们对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定误解,认为有比喻义的词语就可以称为比喻词语。本文对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从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区分,以利于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正确运用。

一、比喻词语

汉语词汇系统是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其中有不少的词语都是可以直接反映出所指的客观对象的。如:“红旗”是指红色的旗帜;“酸奶”是指经过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的一种奶制品;“远程教育”是指通过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哺乳动物”指的就是以胎生为主,靠母体分泌的乳汁哺育幼子的动物;“摩擦力”指的就是物体运动过程中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作用力。而语言中还有一些词语并不能直接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而是用委婉曲折的方式,甚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所指的对象。如:“雪花”并不是一种花,而是一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结晶体,因其形状像花而得名;“瓜分”并不是指切分西瓜,而是以“切分西瓜”这样的一种现象来比喻分割其他的事物,像财产、土地等;“龙须面”是指一种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又细又长、形似龙须的面条;“长舌”并不是指一个人的舌头长,而是比喻爱搬弄是非;“落水狗”不是狗掉入水中,而是指那些失了势的坏人;“胸有成竹”不能理解为胸中装有一根竹子,而是做事情之前已有全面的考虑和解决办法而表现的镇定、沉着。对这一类不是直接反映而是以比喻的方式表现所指的客观对象的词语,可以姑且称之为“比喻词语”。

(一)比喻词语的界定

关于比喻词语,专家学者们都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在诸多关于修辞的专著中,常常把比喻修辞中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称为譬喻词语,如“好象”“如同”“仿佛”“一样”或“犹”“若”“如”“似”等。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把它们称为绾合词,用来连接“本体”和“喻体”[1](P72-73)。本文所要论述的比喻词语,与传统说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周荐先生在《词汇学词典学研究》中对比喻词语的定义是:“不是以直接的方式而是以比喻的方式曲折的反映所指客观对象的词语”[2](P126)。本文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对比喻词语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笔者认为,比喻词语就是以比喻的方式构成的词语。这里强调的是词的构成,而且是在比喻词语形成之时就有其喻指意义,而不是后来增添的意义。

(二)比喻词语的分类

汉语词汇不仅包括词,还包括固定短语,比喻词语在一些词和熟语中都有体现,其中在复合词和固定语中最为常见。下面就从构词方面,对复合词和固定语中的比喻词语进行详细描述。

1.复合词中的比喻词语

复合词系合成词中的一种,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根语素结合在一起构成的[3](P212)。复合词中双音节词占多数,也有多音节的,但无论是双音节词还是多音节词,词的直接组成成分一般只能是两个,以比喻的方式构成的复合词——比喻复合词,根据两个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两个直接组成成分是同时以比喻的方式反映客观对象,即喻指的;另一种是其中一个直接组成成分是喻指的,另一个则是直接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即直指的[4](P244-246)。因此,可以分为全喻复合词和半喻复合词两类。

(1)全喻复合词

全喻复合词中的每个构词语素均不能够单独作比喻性语素,不能单独表示事物的特征,只有各个语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时才表示比喻,指代某种事物或者动作。前后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同时喻指的复合词,与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没有直指、被直指的关系,而纯粹是比喻。比如:“花絮”一词在造词之初要表达的并不是“花”和“柳絮、棉絮”这类事物,在这里“花絮”的意思与“花”和“絮”这两个构词语素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比喻各种有趣的片段式的新闻,多用做新闻报导的标题。“猫眼”指的也不是“猫头鹰的眼睛”,而是一种像猫头鹰的眼睛一样犀利,装在住户门上的一种便于居民观察户外情况的光学仪器,与“猫”和“眼”这两个构词成分并没有关系,而是利用它们都可以窥探、观察的相似性来表达这一事物。“鬼胎”一词表达的并不是“鬼生的胎儿”,众所周知,鬼这一物象是人们自己想象出来的,用“鬼胎”一词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与恶念。这样的词语由于经常使用喻体代替本体来表示客观事物,所以人们已经感觉不到它是比喻了,喻体和本体合二为一,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到本体。

(2)半喻复合词

与全喻复合词相对的是半喻复合词。半喻复合词有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其中一个是喻指,另一个则是直指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根据喻指成分和直指成分在复合词中前后位置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即前喻复合词和后喻复合词。

前喻复合词就是喻指的成分在前,直指的成分在后,也就是前面有打比方的成分,后面有被修饰的成分。这类复合词的结构大多是偏正结构,根据其含义,大多都可以进入“像……一样……”的框架中。例如:“漆黑”可以理解为“像漆一样的黑”,它所强调的是颜色黑,用“漆”来表达黑的程度很高。“兔唇”不是指兔子的嘴唇,而是指人的一种唇腭裂现象,这里是用兔子嘴唇这一形状来比喻。“喇叭花”一词首先指明了所属的本质是一种花,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绽放时形状像喇叭的花。“牛皮纸”首先指明了所属的本质是一种纸,因其抗撕裂强度、破裂功和动态强度很高,像牛皮一样不易撕裂而得名。这一类的复合词有很多,如蛇行、蜂拥、雀跃、火热、漆黑、剑眉、冰凉、鸭舌帽等词,都是前喻复合词。

后喻复合词就是直指成分在前,喻指成分在后,也就是前面的是被修饰的成分,后面的成分是用打比方的方式来修饰前面的成分。例如:“浪花”首先是与“海浪”有关而不是与“花”有关,形容海水拍打海岸时激起的层层海浪像花儿绽放;而“麦浪”指的是风吹过麦田时,小麦起起伏伏像海浪一般。后喻复合词还有眼波、笔耕、话柄、病灶、玻璃钢等。就数量来说,后喻复合词不如前喻复合词多。

无论是全喻复合词还是半喻复合词,都是以比喻的方式构成的合成词,词语的意义都不是简单的前后两个组成成分意思的相加,而是有其喻指意义,曲折的表达出所要反映的客观对象。

2.固定语中的比喻成语

汉语词汇中的固定语可以分为专名和熟语两类,熟语又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固定语大多由三四个词或语素组成,但其直接组成成分一般也只有两个,因为它结构比较固定,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所以这里就把固定语作为词来论述。像苏州中学、河南科技学院、第三餐厅、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义务教育等专有词语,一般都是直指,不存在比喻的问题。歇后语中有一类是喻意歇后语,它的谜底和谜面有很强的喻指和直指性,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可以直接看出直指部分和喻指部分,不再详述。惯用语的口语色彩较浓,比喻性很强,一般不能直接从字面含义去理解,因此,也不存在直指和喻指的关系。从喻指和直指构成词汇单位的角度来说,固定语中成语的研究最具价值。大多数成语不能直接地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由此产生了不能从字面上理解的深層义,这样的深层义有很多都是通过比喻的方式产生的,遂形成了本文所要研究的比喻成语。我们也可以按照比喻复合词的分类方法,将比喻成语分为全喻成语和半喻成语。

(1)全喻成语

全喻成语是由喻指成分直接比喻,成语的整体意义是由比喻的方式获得的。如:“含垢藏疾”是以“包含污垢”和“隐藏疾病”来分别进行比喻;“凤毛麟角”是以“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来比喻“十分稀少而又极为珍贵的人才或事物”;“火烧眉毛”用“火烧到眉毛”这一整体事件来比喻事情的急迫;“锦心绣口”中“锦”和“绣”是喻指,“心”和“口”是直指,用“锦样的心,绣似的口”来比喻满腹文章,才思横溢。

(2)半喻成语

半喻成语又可以根据其直接构成成分直指和喻指的前后关系,分为前喻成语和后喻成语。前喻成语如:“手足情深”,“手足”是喻指,“情深”是直指,整个成语说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像手和脚的关系一样深厚。“乘龙快婿”,“乘龙”是喻指,“快婿”是直指,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说称心的女婿如龙一般。后喻成语比前喻成语更加常见,而且后喻成语中一般还会有像“如、若、似”等明显连接直指和喻指成分的连接词。如:“鼾声如雷”,“鼾声”是直指,“雷”是喻指,整体是说睡觉打鼾时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大。“巧舌如簧”,“巧舌”是直指,“簧”是喻指,整体是说舌头像弹簧一般,比喻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二、词的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就是在已有词义(通常是基本义和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打比方(比喻)的方式产生的意义。如:“心脏”本是指脊椎动物的中心器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比喻义:中心地带或最重要的地方。“烙印”一词的基本义是烫在人、动物或器物上的火印,是个名词。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一个新的比喻义:留下不易磨灭的痕迹,是个动词。词的比喻义虽然大多是通过比喻的修辞逐渐获得的,但是已经成为词义中的一部分,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已经不会再认为它是一种比喻的修辞。词的比喻义并不是要否定词的基本义,拥有比喻义的词语一般都是多义词,其比喻义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义项。如“结晶”一词,在“盐是海水经过蒸发之后的结晶”中,“结晶”一词的意思是“物体从固态或气态析出来的晶体”,这是其基本义;在“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一句中,“结晶”的意思是“珍贵的成果”,这一含义就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比喻手法得到的比喻义。“帽子”一词的基本义是戴在头上用来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物品。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用例:“对同志乱扣帽子是不对的”,这里的“帽子”指的就不再是一种生活用品,而是用它比喻罪名和坏的名义。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说一个词有比喻的意思就是其比喻义,比喻义是在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用比喻的手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比如我们常说“困难像弹簧”,就是把困难比作弹簧,“困难”并不是“弹簧”这个词的一个义项,而是临时的打比方,临时的意义并不能成为其比喻义。符淮青先生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认为,比喻义所指的对象是抽象的,往往是无个体存在的,同原义有某种相似之处,而且原义项所指的对象和比喻义所指的对象性质悬殊,很容易让人感到是一种比喻,这样情况下的词义才算是比喻义[5](P70-72)。以“包袱”一词为例,“包袱”包含以下几个义项:①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②包裹物件用的布面;③比喻精神上的负担:思想~ㄧ不能把赡养父母看成是~;④曲艺节目的笑料。“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是“包袱”的基本义,经过长时期的比喻运用,思想、精神上的某种负担也称作“包袱”,由此包袱一词就发展成为一个有多义项的词。

三、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的区分

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喻词语更多的是从词语结构的角度来说的,而词的比喻义更多的是从词语意义的角度来说的。按照通常的说法,比喻词语是以比喻的方式构成的词语。令人困惑的是,所谓“以比喻的方式构成的成语”,是指词语内部各个构词成分之间的关系是比喻呢,还是指词语的意思是从比喻的使用获得的呢?我们是从词语的直接组成成分——即直指和喻指的结构关系——来对比喻词语进行界定的。有些学者认为,有比喻义的多义词也可以归为比喻词语这一类。现在很多学者对此都有了一个共识,就是比喻造词和词的比喻义是不同的。下面就从两个方面对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进行区分。

(一)两者的研究领域不同

从语言研究的范畴来说,比喻词语是属于词汇学研究的内容,而词的比喻义是属于语义学的研究范畴。尽管词的比喻义也涉及到词义演变、词汇发展等相关问题,但更多的是在运用过程中对词语基本义和本义的再加工。下面就以“蜂拥”和“高峰”两词为例,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1)蜂拥:形容像蜜蜂一样成群结队地迅速聚集。

(2)高峰:①高的山峰;②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蜂拥”一词是通过比喻造词产生的比喻词语,属于前喻复合词,“蜂”是其喻指部分,“拥”是其直指部分。比喻词语更加强调构词方式和喻指意义,喻指意义在造词之初就已经产生,不是后来经过人们的普遍使用才有的;而且比喻词语的意义大多与其字面意义没有关系,在语言交际中也不会使用其字面意义。一般来说,比喻词语是单义的。

“高峰”一词有多个义项,上面只列举出两个。其中,“高的山峰”是基本义,“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是在基本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比喻义,只是该词的一个义项。而那些不是在本义和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比喻产生的义项就不是词的比喻义,由此可见,比喻义和本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比喻义的词语,是多义词语。

总的来说,对比喻词语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构词方式、类型和释义等方面进行的,而对词的比喻义的研究,更多的是从词义的来源、与本义(基本义)的关系、对汉语词汇的影响等方面進行的。由此可知,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属于不同的范畴,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二)两者之间不存在转化关系

我们从下面的实例入手,来区分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

(3)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与恶念。

(4)闭门羹:指主人拒绝客人进门。

(5)泰斗:泰山北斗的简称,比喻在德行或事业的成就方面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6)龟缩:形容物质(物体)的缩退状态(收缩)(缩进)。比喻像乌龟的头缩在甲壳一样藏起来。

(7)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8)斑马线:一般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好似斑马身上的线条,所以称作“斑马线”。斑马线作用是能引导行人安全地过马路。

(9)果实:①草木结出的球状籽实;②比喻功绩、成果、结果。

(10)上游:①江河发源处及其附近地区;②比喻先进的地位。

(11)挂钩:①形状弯曲,用于悬挂、探取器物的用品;②比喻两者之间建立联系。

(12)翻身:①翻转身体;②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③比喻改变落后面貌或不利处境。

在上述词语中,例(3)~例(8)都是比喻词语,词语的意义是在造词之初就有的,同时可以看出,比喻词语一般都是单义的,在使用过程中不用担心词语因为多义引起理解上的分歧。而例(9)~例(12)列举出来的都不只一个义项。以“果实”为例,“秋天到了,果园里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在秋阳的映射下闪着金灿灿的光,人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这一句中的“果实”用的是其基本义“草木结出的球状籽实”;“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付出,终于收获了成功的果实。”这一句中的“果实”却是指“成果”,是由其基本义比喻引申得到的比喻义。由此可见,词的比喻义是与本义(基本义)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根据语言环境来判定使用的是其本义还是比喻义。同时,词的比喻义只是词语的一个义项。而比喻词语是由比喻的方式构成的有喻指意义的词语,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因此,也不存在由比喻义的词语转化成比喻词语的情况。

本文对比喻词语的研究,不仅着重于比喻词语自身构词特点的归类划分,而且注重于它与词的比喻义之间的区分。根据比喻词语构词的直接组成成分中喻指部分和直指部分之间的关系,将比喻复合词划分为全喻复合词、半喻复合词;将比喻成语划分为全喻成语、半喻成语。词的比喻义只是词语词义中的一个义项,比喻义是在词语本义和基本义的基础上增添的一种新义,而比喻词语是为了语言交际的方便产生的新词语,其喻指意义是造词之初就具有的,而不是后来使用过程中增添的新义。由此可以看出,比喻词语和词的比喻义是语言研究领域中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周荐.词汇学词典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重排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卢英顺.现代汉语语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刘叔新.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8]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9]韩陈其.论比喻义和借代义的释义[J].语言文字应用,2004,(3).

[10]孟晓慧.比喻词语的类型、意义及与比喻义的区别[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9).

猜你喜欢

区别
70后、80后、90后及00后的行为区别
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的区别
20+岁与30+岁的区别
18岁和28岁谈恋爱有什么区别
位置的区别
区别
要注意集合{x∈R|ax2+2x+1=0,a∈R}与集合{x∈R|ax2+2x+1=0}(a∈R)的区别
雾和霾的十大区别
看与观察的区别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