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019-10-06雷兵

文理导航 2019年30期
关键词:解题思路解决问题

雷兵

【摘 要】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长任务,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此任务更为艰巨。如何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不再害怕“解决问题”呢?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问题,进而认真仔细地审题,找出关键的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作形象具体的分析演示。学生只要得到老师这几个方面的指导和训练,解题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解决问题;解题思路;数学信息;认真审题;媒体课件

小学生要想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必须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并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很强的解题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学习数学就会觉得有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还愁数学学不好吗?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关键。至于如何培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

比如,三年级的连乘问题,难不在计算,而在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一、二年级学习的是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尽管偶尔也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但是问题都还可以一个一个地解决。到了三年级。一下开始两步计算的连乘问题,学生一下子转不过来弯,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怎样让学生准确找到问题是个关键,为此,我在上这节课前费了一番心思。

首先,我找到班上中等水平的学生进行了摸底练习,发现学生的提问题的能力比较差,为了进一步检测他们的问题意识,我在教学“买矿泉水”这一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两道题:1.妈妈买了5套丛书,每套75元。2.小明有一本故事书,小明看了3天,一共有多少页?我问:这两个问题都能解答吗?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请一个说“能”的学生进行解答,他说我写,在说算式时学生说“75×5=375”但在口答时一时语塞了。这时,那些刚才说“不能”的同学说“还没有问题呢”,这时回答问题的同学才发现没有问题。我趁机说“我们要为它补充一个问题才能解答,否则我们是无法解决的,也不知道解决什么问题。那我们就来提个问题吧。”接下来我又说“第2题有没有问题呀?这个题能解决吗?”有了上一题的经验,学生变得会思考了,没有急于回答。个别学生说:“还没有说‘每天看几页呢!”填完条件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得出结论:任何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要有两个相关联的条件和一个问题,否则是无法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至少两个相关联的条件才能解决。接下来,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矿泉水,每瓶3元,一共花了多少钱?并问:“这道题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那么这道题能解决吗?”有学生说:“2×3=6(元)”显然这是些不会思考的学生。有些学生说:“不能解决,因为还不知道瓶数是多少呢。”我立即说:“对,我们解决每个问题都要思考一下哪些是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哪些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我在题目中添上了两个条件,成了一道完整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由于本节课有了前面的基础铺垫,在后面的两种解决方法中就显得顺利许多。从作业中我看到了引导学生找问题是有效的,通过我百般地引导学生找问题,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当天课堂作业质量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二、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要想准确无误地解决问题,必须学会审题,因为审题是解题的基础,问题不搞懂谈何解决问题?学习数学,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所谓“审题”就是读懂题目要求,弄清题目中给了哪些已知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并从中收集、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为解题服务,这是审题的关键。可在实际学习中,有很多学生题目都没看清楚就急于解题,结果算出来都是错的,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过去了,说明他们没读懂问题。问题都没弄清楚又谈什么解决问题?这正如医生看病,还未诊断出病情,怎能下药治病?审题必须认真、仔细!例如这一道题:三年级春季植树15棵,四年级植树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植树40棵,问三个年级春季共植树多少棵?对于这一道应用题,不少学生拿到就做,用15+2+40=57(棵)结果算错了。说明他们没有认真审题。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这样审题:首先从问题出发,提问:“这道题到底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自然会说:“求三个年级春季一共植树多少棵”当他们说出问题后,老师问:“题目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这样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启发下认真读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三年级植树的棵數15,五年级植树的棵数40,四年级植树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这时老师再次引导:“我们知道这三个信息就能直接求出三个年级植树的总棵数吗?”这样又将学生带入对问题的思考中,他们会再次审题。

我在教学“成长的脚印”这一课,在课题引入时,复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通过“分割”或“添补”的方法,转化为已学过图形的面积,再计算,以强化学生“分割”和“添补”图形的能力,为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做铺垫。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不规则的图形(如:树叶、鱼、布娃娃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他们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并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相比较。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说出,这些图形都是不规则图形。最后,谈话引入新课: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不规则图形,如何估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呢?这一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有目的地学习,并知道学习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学得更投入、更有热情!

三、鼓励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

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但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比如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可追问:“你能给大伙说说理由吗?”其他学生便会打起精神,想听该同学的高见,或者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相互倾听、交流,学生能够实现思维的碰撞,生成新的东西。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检验学生是否透彻理解题意,而且能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力。

四、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提升解题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普及。如果遇到较难的问题,低年级的孩子无法理解抽象的文字,老师可以利用媒体将稍显复杂的问题,以动画等形式呈现,再以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兴趣的指引下,他们会有积极的回应,进而逐步理解并解决问题。在经历一次有趣的解题后,学生会期待下次的活动,并且视频、图像等方式的教学在学生心里会留下比老师讲课更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在用“折”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时,虽然发言的学生边说、边演示,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操作时,还是没有取得成功。准确地找到三角形的中位线,是折纸的关键,但对于学生来说,先找中位线,再进行对折,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学生对中位线的概念没有准确的认识。对此,我选择不用语言讲解,而是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用心感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此方式既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见,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还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老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初步掌握解题的方法,以提高其解题能力,增强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猜你喜欢

解题思路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两只想打架的熊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创新方法初探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