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2019-10-03季小燕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创新思维核心素养

季小燕

[摘   要]立足初中生物教学,改变封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发散思维及逆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新思维;生物学科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3-0090-02

生物学科同其他理科一样,授课中忌讳釆用“耳提面命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通过科学思维理解性地记忆知识,成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桎梏。基于此,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联想,对比分析

所谓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学习生物难点知识时,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与其他学过的、相类似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总结突破学习难点,可帮助学生有效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植物自花传粉”时,笔者首先讲解植物自花传粉的前提条件是两性花,且雌蕊、雄蕊要挨得近,使花粉易于落到本花的柱头上,雌雄蕊应是同时成熟。之后,通过PPT展示植物传粉的过程,使学生对自花传粉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此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有关动物的知识,及动物中也存在雌雄同体这一内容,思考、联想:为什么大部分雌雄同体的动物不能自体受精呢?学生纷纷翻阅课本、查阅资料,对比分析新旧知识,探索问题的兴趣空前高涨。

虽然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不一定能让学生直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样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却有很大的帮助。

二、想象,加工改造

学生在面对某一事物时,大脑会随时对它进行各种思维工作,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大脑很可能想象出另一个新的事物。而引导学生将这种能力应用到生物学习中,可帮助学生解决许多难点问题,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关于“原生动物门”,教材中指出“世间存在一种生物,名叫草履虫,其身体很小,它属于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我们肉眼不足以对其进行观察”。笔者认为仅通过这样一段的描述,许多学生还是会不明白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在这段描述的基础上对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方式进行想象,想象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通过想象,学生大脑中出现了草履虫的各种形态,有了草履虫的大致形象。之后,笔者再通过PPT展示草履虫的图片及其运动视频,供学生与自己的想象做对比,看是否是相似的。最后,在笔者对草履虫的一番讲解下,学生便理解和记住了草履虫的相关内容,且印象很深刻。在之后的练习中, 由于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透彻,学生练习效果很好。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许多创新都起源于想象,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发散,拓展空间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上,笔者通过总结多方面教学经验发现,目前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过于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没有主见,而是简单利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效果很差。笔者认为,生物教师要着重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时,笔者在讲述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以及光合作用时植物体内叶绿体制造有机物等知识点后,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发散思维提出新的问题。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既然叶绿体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那么是否可以将植物的叶绿体移入到人体的细胞中,这样人类就可以不用吃饭了?这样的问题,在教师看来虽然不切实际,甚至还有一些滑稽,但当学生提出这种问题时,说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应予以肯定和表扬,并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动脑思考、发展思维的重要性。

发散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提出许多超越教材限制的问题,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眼界,使学生懂得从各种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而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也是意义深远的。

四、逆向,由果及因

當学生对许多存在从因到果的逻辑关系的难点知识不理解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教授学生先分析结果,研究结果的形成原因,再倒推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再去理解难点知识,就会发现它们很容易。这样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

例如,在学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时,学生起初只是透过笔者所讲解的细菌的种类及其特征,就认为“菌类是有害的,不可以食用”,尤其是联想到腐烂的苹果等上面的细菌时,学生更是对细菌和真菌没有全面的认识,接受知识时有着很大的抗拒心理。笔者在授课时,首先指出平常所食用的蘑菇等都属于真菌食品,推翻学生认为菌类不可以食用的结论,以及通过展示由一些细菌发酵而成的药素等,引导学生去分析细菌的生活方式,以及通过细菌的生成原因探究菌类的工作原理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菌类的了解和认识。

其实,许多学科中的难题,从因到果进行讲解,学生理解得不透彻,但采用逆向思维,由果及因地进行讲解,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提倡学生利用逆向思维研究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封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不合时宜,教师应积极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创新的思维去处理和解决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核心素养:以《细菌》一课教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4):62-63.

[2]  范丽娜,付建红.初中生物课外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56-58.

[3]  刘代松.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99.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创新思维核心素养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