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如何巧妙处理前后知识的衔接与融汇

2019-10-03张桂萍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融汇高中化学

张桂萍

[摘   要]就教材编写的内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若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同一章不同小节的内容做一定的调整,不仅会使整堂课的知识体系更连贯,而且也更符合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严密性,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前后知识;融汇;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3-0069-02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对于教师,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它既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包括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一般都会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备课和完成教学活动。但是有些教学内容,教材是按分支平行式的方式编排的。上课时,若按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的话,教学中就会出现前后知识不连贯、知识断裂和分类过于生硬的情况,有些知识前后跨度较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脱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若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同一章不同小节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不仅会使整堂课的知识体系更连贯,而且也更符合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严密性,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此设计教学内容,不仅会大大节约教学的时间,还可以分化难点,减少学生难点的堆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笔者就教学中的实践,举两例与同仁们分享探讨。

例一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中第二部分的内容“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的教学。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判断。也就是要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在没学习各类烃的系统命名法之前掌握各类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技巧和判断,学生只能全凭观察和经验来判断了。这对于高二初学有机化学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判断是否为同分异构体这一类题目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错率很高。因为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各类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就会增多,很多同分异构体又非常相似,仅凭观察来区分是否为同一物质确实难度较大。而若能在写出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同时对它们进行系统命名,就会大大降低这部分内容的难度。但是烃的命名内容在第三节才学习。鉴于此,笔者在备课时将这两部分内容做了微调,将第二节和第三节内容结合在一起分类完成教学内容。具体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命名;第二课时,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命名;第三课时,炔烃和芳香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命名。第一课时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回顾高一必修1中有关烷烃的知识(此部分知识以教师设问、学生思考回答为主)——完善烷烃的结构特点(师生借助球棍模型共同完成)——教师以戊烷为例讲解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教师以戊烷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为例讲解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学生实践活动:写出丁烷、己烷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及它们的系统命名(由几名学生板演,师生共同及时纠错)——小结主要内容和方法技巧——布置作业——课后反思。通过实践发现,按这样的课时安排进行教学,效果出奇的好,整堂课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参与度非常高,当下课铃响后,学生还处在极度的兴奋中,有些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在作业中大显身手了。课后通过作业检测,发现大部分学生将这部分知识掌握得相当好,这就表明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点,攻克了难点。笔者认为,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的优点就是可以将难点分化到每节课,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可以归类学习,避免学生对各种烃产生混淆。关于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的教学,笔者在此不再举例说明,具体过程与第一课时相似。笔者在此还要赘述一个意外的收获:在后续的学习中,笔者发现,由于学生对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内容掌握扎实,结果在后面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命名的学习中显得非常轻松。而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是高考的热点题型,题目一般难度不大,但一部分学生在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時常常出现失误。这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吧。

例二是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盐类的水解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高中化学的难点内容。这部分内容一般需要4个课时来完成,大部分教辅资料对这部分内容的课时安排是这样的: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包括概念、实质、溶液的酸碱性实验及讲解);第二课时,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第三课时,盐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物料守恒);第四课时,综合题型讲解。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大多数教师一般会按此顺序来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但笔者发现,在讲解第一课时要学习盐类呈现酸碱性的原因,也就是得讲解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问题,这时候就已牵扯到离子浓度的大小问题了。何不在此将“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这部分内容一并讲授呢?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既符合学习思维习惯,也符合教学思维习惯,更符合知识的连贯性。还可在此设一思考讨论题“试讨论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借此锻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就这一教学内容做了调整,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以CH3COONa溶液和NH4Cl溶液为例);第二课时,盐类的水解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以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为例);第三课时,盐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物料守恒);第四课时,综合题型讲解。第一课时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首先做各类盐溶液的酸碱性实验(强调规范实验操作过程,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读出各实验所得盐溶液的pH值)——设疑:溶液呈现酸碱性与溶液中的c(H+) 和c(OH-)有怎样的关系?(回顾初中有关溶液酸碱性的内容)—— 师生小结: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是溶液中c(H+) ≠ c(OH-)(当c(H+) > c(OH-)时,溶液呈酸性;当c(H+) < c(OH-)时,溶液呈碱性;当c(H+) = c(OH-)时,溶液呈中性)——讲解盐呈现酸碱性的原因。以CH3COONa溶液为例,过程如下:CH3COONa=CH3COO- + Na+,H2O [?] H+ + HO-,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不能共存,因此一部分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醋酸分子,即CH3COO- + H+ [?] CH3COOH,从而导致溶液中水电离的c(H+) < c(OH-),使醋酸钠溶液呈现碱性。由于醋酸根离子也用去了一部分,使得c(CH3COO-) < c(Na+ ) 。思考讨论:溶液中各离浓度大小的关系如何?学生分组讨论,小结归纳,最后可得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列:c(Na+ ) > c(CH3COO -) > c(OH-) > c(H+) 。这样进行教学,既有效利用了讲解盐类水解实质时的理论和板书,又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离子浓度大小排列的难点问题,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盐类的水解本来就是既抽象又难理解的知识点,若将离子浓度大小排列根据盐的类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分化到几节课的教学内容中,不仅易于学生少量、多次地理解和消化难点,而且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总之,就教法和学法,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得法”是指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象不同,方法不同,结果肯定不同,达到最好效果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找到最好的方法才是得法。由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就是最好的教学。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融汇高中化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传统孝道与现代社会的融汇
艺术融汇与民族屹立——盛杨先生访谈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巧用“活页习题” 融汇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