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老师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关系

2019-09-30张福新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家长

张福新

摘  要:在培养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家庭和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孩子的进步是老师工作成绩的代言人,对于一些家长不信任教师、不放心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家长也应与老师互相配合、互相理解和尊重。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运用语言的魅力和家长进行沟通并组织多彩的幼儿园活动,促进亲子和互动,让家长更了解孩子,更信任教师。形成家园共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长  幼儿教师  沟通方式  良好关系  健康发展

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那么社会一定是和谐的。如果幼儿老师能够和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就能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要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单靠家长或者幼儿园一方面的力量是仅仅不够的。所以教师与家长巧妙地交流与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家园教育零距离。但是家园沟通工作之中稍有不慎有可能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麻烦。所以家长和老师之间既有亲密,又有一定的距离,把握好尺度,老师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教师应了解孩子以及家长的想法和处境

幼儿教师对班里的每个孩子以及家庭成员都应有一个了解,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想法也会不同。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幼儿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是隔代老人看护、是否性格有些内向、脾气秉性是温和还是暴躁、体型是否肥胖、了解家長的工作性质等等。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年龄发展特点去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如: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要和长辈们利用来园离园的时间面对面的交流,因为年龄的关系,长辈们很少看微信和E学,有的老年人甚至不会看微信和E学,以免造成因为不能收到通知无法配合老师完成一些任务,给工作带来不便;对于肥胖孩子在进餐的时候提前和家长交流,应该适量的控制饭量,加强运动;对于瘦弱的孩子,加强营养,适当的增加饭量,增大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对于内向的孩子多给予其表现自己的机会,树立自信,让闪光点得以展示。在工作之中不仅要分析孩子的年龄特点,也要掌握家长的年龄特点,最好是还要了解家长的脾气秉性,对症下药后采取相适宜的沟通方法。对于年纪较大的家长,要不厌其烦地沟通;对于脾气容易暴躁的家长,我们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去交流;对于工作节奏快的家长要在对方闲下来的时候去沟通;对于长期在外工作的家长,要用微信或者电话等形式单独沟通,并要求将信息详实的传达给在家的年迈老人,让家长时刻感觉到老师就是孩子的家长,在学校犹如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二、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正确方法

每当孩子入园的时候,尤其是新入园的孩子家长们就会问东问西,观察孩子的各种表现,生怕孩子受委屈。此时,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慢慢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减轻入园焦虑。让新生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学生家长时刻放心,坚持每天送孩子来园,持之以恒。那么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通过我多年的带班经验,对此总结如下:

(一)热情友好,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家长们接触教师第一印象就是我们的态度。这时如果你拥有热情友好、面带微笑、亲切温和的态度,将会给家长留下“这老师好相处”的印象,他们就会认为老师对孩子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会很放心,并对老师非常信赖,回到家里心也踏实,不会杞人忧天地去想孩子在幼儿园如何如何,所以这种态度是最直接地,也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二)言传身教,培养良好的礼仪环境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就是要为人师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家长和孩子监督,甚至孩子还会模仿。在晨间接待和傍晚离园的时候严格按照幼儿园规定的礼仪标准去执行。主动和家长小朋友问好,严格执行晨间“三模一看”,说话要温和,眼睛看着对方,45度角问好,主动说再见。对于一些情绪不好的孩子,俯下身来询问,拉近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和家长随时感到老师随时随刻关注孩子。在一日教学之中对孩子也要彬彬有礼,如:排队、如厕、分餐、递接物品等等诸多环节中,让孩子在礼仪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家长们回到家里就会看到孩子们礼仪综合方面的进步,孩子就是我们工作成绩的代言人,孩子进步了,家长们就会间接的赞许老师,从而保持良好的关系。

三、教师应多理解家长,随时随刻学会换位思考

理解就是用自己的体会来感受到对方提出问题的想法,这也是一种诠释。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和感受,这就是理解体会的不同。只有老师和家长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才能便于相互理解。在幼儿园里,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建立在以幼儿的幸福成长为目的的前提上,需要教师、家长双方的努力和维护。教师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和家长交流,更不要高高在上。对于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满足它们。对于一些和我们工作步伐不协调的要求,我们要换位思考,想一想“家长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想法?我们要三思而后行,如果真的是正确的我们可以转变思想,改变行动;如果要求对孩子成长不利,我们就该换位思考去和家长一起设想,这样做会出现如何的后果,既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用心,又可以在平易近人的态度中扭转了家长们的想法,岂不是一举两得。

如:我们班的刘俊熙小朋友,小班上学期的时候,吃饭特别特别慢,每次吃完饭满地狼藉。来幼儿园一天基本不说一句话,不与任何人交流沟通,活在自我世界里,但是在家里却闹翻了天。这个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平时也由爷爷奶奶接送,我们几乎没有与其父母交流的机会。到了小班下学期,我们三个老师好不容易教会他自己独立进餐,但一个暑假结束,他又不会文明进餐了。有时奶奶还会来园,在幼儿园外面悄悄看老师组织活动,每次送孩子最后一句话都是“宝贝儿,放学奶奶第一个来接你。”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和对老师的不放心,让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必须得找他的爸爸妈妈交谈,让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在班上的发展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让他们在家里多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和爷爷奶奶达成共识,让他们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

俊熙的爸爸妈妈在家里多次和孩子奶奶沟通,并且多次专门请假来幼儿园亲自接送孩子,周六日带孩子出去游玩,开阔孩子视野。经过半学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他的爷爷奶奶也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了老师。教师在遇到这种两代教育观点不一致的类似问题时,要学会理解家长的焦虑,通过“换位思考”,来帮助家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学会以一颗“平和心”与家长进行交谈,做好两代家长中间的磨合纽带。

四、教师在沟通时应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

每逢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巧妙使用语言,针对家长心态说话,使家长容易理解,千万不能仅停留在告状的层面。

首先,要先扬后抑,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如:和家长沟通孩子午睡的时候很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先肯定孩子好的方面(爱劳动、积极主动帮助别人等等)。

其次,要避实就虚,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的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挠人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地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这样,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教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时候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沟通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能让家长感觉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是很高的,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耐心还不及老师的耐心,这种情况之下无形的拉近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五、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幼儿园课程大多以主题活动构建为主,其内容丰富多彩、容纳百川、概括所有,形式多种多样、百花齐放。

每次的主题活动不仅要能吸引幼儿的兴趣,还应该能见证幼儿不同方面的成长与进步。每次活动要让幼儿能适度地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使幼儿热情参与,在活动中主动的动脑筋去思考,有比较复杂的观察、探索、思考、理解和操作的过程,使幼儿的心智、情感和意志行为得到发展,而且主题活动应以一种平实的、细水常流的工作状态贯穿孩子发展的始终,其内容应自然融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而不是短暂的兴奋活动。幼儿的进步某些时候是很隐形的。通过家长们参加的主题活动看到孩子们的进步,让家长知道幼儿园并不是就带着孩子纯粹的玩,而是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知晓老师辛苦的付出。也会因为孩子的进步由衷的感激老师。

综上所述,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就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和谐环境中学习,一定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责任编辑:嘉木)

猜你喜欢

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家长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家长错了
效能监察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探讨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家长请吃药Ⅱ
阳光管理 规范行为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