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相关理论与脑-肠轴学说相关性探讨
2019-09-30庄静王瑞平
庄静 王瑞平
摘要: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基石,也是中西医融会贯通的难点。本文通过母子相生、气血相关、神志相合、经络相通4个方面阐述心脾相关性,从物质基础、功能体现2个方面描述心脑关系,发现心、腦、脾三脏之间的关联性恰与脑-肠轴学说中消化道和中枢系统双向调节的生物学现象不谋而合,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内涵。
关键词:心脾相关;脑-肠轴学说;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9-0012-03
Discussion on Correlation Between Heart-Spleen Theory and Brain-Gut Axis Theory
ZHUANG Jing, WANG Ruip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 China
Abstract: The doctrine of viscera is not only a cornerstone of TCM theory, but also the difficulty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is article expounded correlation between heart-spleen theory from the aspects of viscera promotion, qi-blood correlation, balance of consciousness and mind, and meridian regulation, expla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and brain from the aspects of material foundation and functional manifestations, and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eart, brain and spleen coincides with the biological phenomenon of bidirec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the brain-gut axis theory, which could enrich the modern connotation of TCM basic theory.
Keywords: correlation between heart-spleen theory; brain-gut axis theory; theoretical research
藏象学说乃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智慧结晶,而由于东西方自然环境、社会构成及地域文化等差别,也成为中西医分歧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当代医学大数据背景下,中医国际化,中西医融会贯通乃大势所趋。笔者拟从中医“心脾相关理论”探讨与现代医学“脑-肠轴学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提供新的视角。
1 心脾相关理论渊源
“脾者土也,治中央”(《素问·太阴阳明论篇》)。对心脾相关理论的阐述,《内经》有“心生血,血生脾”“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以及“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眚四维,其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支”等,表明二者病理上息息相关,相互传病。《伤寒杂病论》多次运用补脾法治疗心阳亏虚证,如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苓桂枣甘汤等。《脾胃论》“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腑也”“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提出安养心神以调治脾胃。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通过经络的沟通,气血的灌注,将六腑、形体、官窍等连接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共同完成机体的功能活动。“形神相即”,“神”具有统驭“形”的作用,而精气是构成“形”最基本的物质,化生神的物质基础,所以精气充足与否,依赖神的主宰与调控,神志活动也离不开精气的滋润与濡养。脏腑理论认为,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具有统帅全身生理及心理活动的功能,而脾主运化,乃气血生化之源,为心的统帅功能提供物质基础。
2 心脾相关理论内涵
2.1 母子相生
根据藏象和五行学说,心脾二脏有递相资生、助长的关系,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若心火亏虚,无以生养脾土,则易形成脾胃亏虚,甚至心脾两虚之证;若脾胃不足,无以养心,上累其母,形成心悸怔忡、心痛心烦、气短胸闷等心病症候,即“子盗母气”。复脉汤、归芍二陈汤、人参养荣汤、归脾汤等都是临床常用的健脾养心之方。
2.2 气血相关
《灵枢》有“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水谷饮食入中焦脾胃,经其腐熟运化,生成的精微物质入血脉,变化为赤色血液。而该过程离不开心脏活动的参与,“心主身之血脉”,生血亦行血,营养物质借血液输至周身,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脾统血,保障血液顺畅地循行脉管内,恰与心气作用相辅相成。
2.3 神志相合
《灵枢·平人绝谷》“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说明五脏气血是情志发生的物质基础,只有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才有和谐的神志活动。“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意指心是主宰精神、意识活动的主要器官。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是心主血,脾胃化生气血精微,为心之大主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脾处中焦,通联上下,旁灌五脏,故五脏六腑皆有脾气,脾为情志活动产生的中枢,参与调节。《类经》有“心为脏腑之主……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结合《素问·举痛论篇》“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类经·疾病类》提出“五志互病”,心脾皆可病于思的观点。
2.4 经络相通
心与脾在解剖位置上仅一层膈膜相隔,位置相近,二者通过经络系统密切关联。《灵枢·经脉》载足太阴脾经分支“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可见,两正经之别在咽喉部交汇,进一步沟通了心与脾之间的联系,结合经络循行具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特点,为心脾相关理论奠定更充足的基础。
3 脑-肠轴学说
脑肠轴学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以描述消化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生物化学信号的理论学说。研究发现,肠道无菌种的小鼠,其对压力的反应与肠道有菌种的小鼠有显著差异[1],第一次揭示肠道菌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广义而言,脑-肠轴线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中枢内分泌系统及中枢免疫系统3个方面内容,细分主要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迷走神经)及肠神经系统,以及肠道中的微生物群[2-3]。脑-肠轴更是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脑-肠轴即大脑与消化道之间可能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神经肽(内分泌)、细胞因子(免疫)及肠道细菌代谢产物而实现双向调節作用[4]。
脑-肠轴学说的提出与发展为现代医学提出新的思路和方向。由于脑-肠轴神经系统存在记忆,当外界有害刺激被清除后,如同高级神经受到各种刺激产生的情感一样,仍遗留有胃肠道感觉和功能的异常,从而形成功能性胃肠病。冯文林等[5]从经脉角度阐述了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归纳总结出常用的穴位均位于同时经过头面及腹部的经脉,而头面部是接近脑部位,腹部则是肠所在之处。胥婧等[6]认为,肠道菌群可通过脑-肠轴途径改变机体应激水平,从而通过HAP轴及交感神经系统影响肿瘤进展,提出肠道菌群的调控在辅助肿瘤治疗前的研究、缓解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中的重要作用。李沁芮等[7]根据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研究脑-肠轴与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相互关系和机制,为重新认识疾病、优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思路。
4 心与脑的关系
4.1 血液为心脑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主血脉,主要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上至大脑,下达指趾,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输送营养物质,发挥濡养滋润作用,保障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心藏神,神驭气,气行血,又脾之运化生成营气和津液,入血脉后可在心神作用下变成赤色血液,可见心神对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脑为奇恒之腑,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其功能依赖五脏调节,更离不开血液营养。血液充盈,精力充沛,则神志清楚,思维灵敏;若血液亏耗或血液循行障碍,易出现反应迟钝、头晕疲乏、失眠多梦,甚至嗜睡昏迷等情志病症。
4.2 神志为心脑活动的功能体现
《内经》“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奠定了心主神明的地位。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业界对大脑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并出现“脑主神明”[8],“心脑共主神明”[9]之说。《说文解字》释义“思”,为“从心囟声”,囟,即代指大脑。《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一处神明伤,则两处俱伤”也被认为是心脑共主神明最直接的证据。中医认为,神之概念大致有三:①“生命之神”,受之父母,为心所主;②“意识之神”,是基础生命活动的体现;③“思维之神”,是更高层次的生命活动,是思考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其中后两者为大脑功能的集中反映,即所谓“脑主神明”。因此,心脑共主之神明是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体现,缺一不可。
5 心脾相关理论与脑-肠轴学说的相关性
脾与脑虽一藏一奇恒之腑,生理病理上皆息息相关。脾为脑的生理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而脑主神,参与调节脾主运化功能。随着脑-肠轴学说的提出,为神经系统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提供了有力佐证。因此,中医学脾脑关系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概括现代医学脑-肠轴学说的内容;另一方面,心与脑以血脉为纽带,共同发挥主持人体神志活动的作用,从而使心脾相关理论与现代生理学脑-肠轴之间具有相关性。
目前心脾相关理论已大量运用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贫血、舌疾等其他疾病[10]。2002年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提出的心因性动力病概念及“情绪胃”的说法,明确了心理因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11]。林家茂[12]以“心脾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动物实验论证了补益心脾方能改善大鼠心脏功能。由于胃肠和神经系统存在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因此通过脑-肠轴路径可发挥类似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双重作用[13]。这与中医学情志失调,劳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运化不足,心神失养,导致心脾两伤互为佐证。
中医学注重人体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强调五脏一体论。邓铁涛教授[14]根据脏腑及五行学说,提出五脏相关理论,极大丰富了中医理论内涵,扩大了临床医学的范畴。因此,中医学对于脑-肠轴的认识当超越现代医学单纯器官层面脑与肠的认识,故可借此为契机,充分挖掘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的融会贯通提供理论支持,为临床疾病防治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WANG Y, KASPER L H. The role of microbiome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J]. Brain Behav Immun,2014,38:1-12.
[2] MAYER E A, KNIGHT R, MAZMANIAN S K, et al. Gut microbes and the brain:paradigm shift in neuroscience[J]. J Neurosci,2014,34(46):15490-15496.
[3] DINAN T G, CRYAN J F. The impact of gut microbiota on brain and behavior:implications for psychiatry[J].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2015,18:552-558.
[4] TALLEY N J, HOWELL S, POULTON R.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communty:is there a link?[J]. Am J Gastroenterol,2001,96(4):1072-1079.
[5] 冯文林,伍海涛.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脑肠轴作用的经脉视角解读[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2):2970-2971.
[6] 胥婧,刘齐雨,李可,等.肠道菌群通过脑肠轴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7):886-889.
[7] 李沁芮,韩颖,杜军保,等.肠道菌群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6,47(5):365-368.
[8] 陈士奎.变革“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中医脑科学理性发展的前提条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14-15,62.
[9] 许国振.心脑共主神明论[J].新中医,1991,23(10):6-7.
[10] 李峰,毛萌,马捷.心脾相关理论及其应用——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列(6)[J].中医杂志,2012,53(15):1265-1268.
[11] WINGATE D, HONGO M, KELLOW J, et al. Disorder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towards a new classification[J]. J Gastroenteral and Hepatol,2002,17(Suppl):S1.
[12] 林家茂.溫补心脾、逐瘀行水方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13] 覃佩兰,成泽东.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针灸对肠道菌群调节的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1):2712-2714.
[14] 邓铁涛.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 5(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