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单元化教学设计
2019-09-28胡爱武
胡爱武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时下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将美术教学与单元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分析了单元化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阐述了核心素养融入到单元化设计的特点与优势,并简述了核心素养下互动式单元化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单元化教学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养成的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所具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随着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教育界的学者开始提出在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单元化教学中。美术是义务教务十分重要的阶段,其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无形之中给美术教学和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单元化教学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育部在2014年末陆续颁布了课程建设标准,明确提出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建设标准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而且要求从思维和创新层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从认识和理解基础图像出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绘画形式提升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力,促使学生将艺术之美转化为个人的内在素养。
核心素养的确定有助于授课老师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明确教学目的,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单元化设计能将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分析。在教学设计时,此方法可将整体教学设计与教学知识充分联系起来,将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阶梯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在课堂上,此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还能丰富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单元化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一)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单元化设计的特点
授课教师在美术课堂运用单元化教学时,应对授课内容进行分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对其进行完善。要想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美术知识,授课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强化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在美术课堂运用单元化教学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美术教学时应将教学内容与目标统一,培养学生单元化的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对本学科的知识有着整体的认识。2、授課老师必须明确美术学科知识体系构成部分之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理论进行系统化的完善。3、授课教师对授课内容进行单元化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整体的实际情况对所授课程从易到难,进行阶梯化设计。4、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优化创新,根据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
(二)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单元化设计的优势
1、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思维发展。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的弊端在于对学生的想象力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单元化教学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对单元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向进行及时调整,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基于心素养的单元化教学不仅能完善教学体系,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其开展个性化引导,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2、有利于丰富教学形式。美术教学对教学器材和教学环境的要求较低,其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是多样化,这有利于授课教师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便于学生感受周围环境,提高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识,提升艺术创作层面的修养,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学生从学习基础绘画技巧逐渐向自身人格发展转移。
3、满足被教育者多元化素养的需求。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单元化教学还更加重视教学内容的理解。美术实施单元化教学时以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契机,通过传授美术技巧引导受教育者进行美术创作,不仅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而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核心素养下互动式的单元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核心素养的整体内容是个人能力和人格素养的综合描述。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到单元化教学设计,再到课时的具体安排,这是美术授课教师日常的教学步骤。确定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也就确定了,授课教师才能基于此进行教学设计。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美术教学有着教导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授课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并确定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通常可从以下三方面去了解学生:1、在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与期望形象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不足之处加强培养;2、对学生个体的需求进行了解;3、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差异。例如:六年级学生心理的特征是:开始出现个人意识,群体意识逐渐增强,而童心未泯,自我约束能力差。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思维能力虽然得到加强,但理想或升学压力开始增大,厌学情绪逐渐凸显,自我的管理能力出现两极化等。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性格特点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设置六年级的课程时,可通过小组合作或趣味的实践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应符合师生的发展
当下,学生性格鲜明,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授课教师在课程设置时更应注意因材施教,给全体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表达自我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不同授课教师对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存在差异,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授课教师获得的教学反馈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根据师生特点制定符合师生发展的教学策略。选择教学策略时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法。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艺术作品鉴赏的教学中,可直接让学生欣赏名家的作品,在课前或课后让学生对名家的生平进行了解,然后在课上分小组进行整合汇报,一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学生乃教学之本,授课教师选择教学策略时要对授课群体的年龄阶段、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意识也开始萌芽,活动的设计应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不同学生的对知识接受能力不足同一水平线上,授课教师应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难易程度进行调整,进行个性化教学。
3、选择教学方法是应结合自身教学特点。由于教师的个人魅力、性格特点不同,在教学实践中,适合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因此,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将自身和学生的特点统一考虑,制定与适合自己的教学形式。
(三)采用互动探究式进行教学活动
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方法是以互动探究式组织教学。互动式是指授课教师将香港馆课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个讨论过程,教师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学生拥有部分的自主权,这样的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探究式教学是指授课教师对互动教学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寻答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探究式教学符合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也符合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主导的教学理念。
四、总结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化教学设计不仅能突出美术的教学目标和发展方向,而且还能强化对美术课程的整体认识。开展单元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授课教师要将授课群体的特点和美术课程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用教学理论作指导,切实培养和全面提升学生在美术学科上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刚.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J].新教育,2018(1):42-43.
[2]尹少淳,段鹏,黄露,et al.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J].新课程评论,2019(2):7-13.
[3]陈水长.基于核心素养下学生美术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J].艺术科技, 2019(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