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山大佛游览路线与场所精神初探

2019-09-28黄佳李世君祝彬

艺术大观 2019年14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

黄佳?李世君?祝彬

摘要:本文通过对乐山大佛景区的现场考察和调研,梳理了乐山大佛景区目前主要游览路线营造场所精神的过程,分析了人们对乐山大佛景区游览过程中的主观感受,查找了乐山大佛景区营造场所精神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解决相应的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乐山大佛;场所精神;游览路线

一、乐山大佛景区概况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为弥勒佛坐像,是开凿于唐代的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与峨眉山一道被命名为我国四项“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1],蜚声海外。乐山大佛景区由大佛寺(凌云山)、乌尤寺(山)、佛国天堂、巨型卧佛和麻浩岩墓等主要景点组成。其中,景区核心要素是通高71米的乐山大佛,以及周遭雕琢的大大小小几百座佛像。整个景区是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的相得益彰的典范,是融历史、艺术、文化于一体的难得载体,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文旅开发和文艺研究价值。

二、场所精神在乐山大佛景区游览路线中的体现

什么是场所精神(genius loci)呢?场所通过其环境的营造,环境内部联动升华,反映出其本质特征,人们通过活动其中,交流其中,感受其中,对场所进行不断的渐进认知,从而产生对场所情感上的認同。最终,如果引起了人们对于场所的、趋于同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么就产生了“场所精神”。[2]

当年海通法师修建大佛的是为了祛灾除害,减杀水势,守一方平安。建成后的大佛既宝相威严但并不严厉肃穆,而是体现垂怜世间万物的亲切随和,表现出“弥勒净土”的信仰,神与人融为一体,这乃是建成之初的乐山大佛场所精神。千年风雨洗礼之后,大佛的场所精神通过景区水陆两路展出了新的内涵。

一是陆上步行阅禅意人生。陆上步行始于嘉定坊终于麻浩崖墓,或凌云寺后山及东门处。在嘉定坊起始的位置,大佛博物馆详细记述了大佛建造及维护的历史,让人对佛教文化在汉韵嘉州落地开花的历程了然于胸。顺嘉定坊沿岷江而下,一路是仿明清古建的文化街区,可品尝嘉州美食,欣赏川剧表演,打卡网红小店,奢享千年来留存在岷江两岸、深受佛教文化熏陶的都市田园慢生活。穿过嘉定坊古街区林荫大道,即抵达乐山大佛景区的北门——凌云石窟山门,进山门拾级而上,是千年来朝拜大佛的古道,古道依山一侧为小佛像,因长年风化,很多已经面目全非,佛像旁有世代游客为祈愿而用手指钻出孔洞,恰是因为这种沧桑的古旧风貌,促使游人想见千年前大唐能工巧匠手下的石屑飞舞,想见彼时彼刻的文人信众面对色彩华丽的塑像感慨千年之后的沧海桑田、物是人非。行至山顶一段笔直陡长的石梯,举目可见“凌云寺”三个烫金大字,充耳可闻梵音寥寥依稀随着日光下的香火烟尘逶迤而来,佛教慈航普度的圣光就已然笼罩在亭角飞檐,让人心生安静随和、豁达坦然。来到这个与灵隐寺、白马寺并称三大佛寺,并且以灵验闻名的佛教圣地,想来生活中历经坎坷、路途上舟车劳顿的旅客,也许会如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见西天雷音的取经人一般感慨万千吧。过得此门,穿过凌云寺前的小广场,便可见到硕大的螺纹发髻。急趋向前直至山崖边,就可见到乐山大佛的宏伟全貌:体态匀称,雍容大度,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三江危坐,气势磅礴,佛头与凌云山齐,近看佛与山相连,远观山与佛同体,也难怪世人皆叹“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1021个黑色螺髻盘结在头上,是佛教文化中菩萨的象征。佛像眉似新月弯弯,眼睛细长柔和,嘴巴微抿,大耳垂肩,嘴角微微上扬,表情是一种温文尔雅的肃穆,凝思中蕴含智慧,威严中带有悲悯,仿佛每时每刻都在悉心听取人世间的疾苦,热心回馈善男信女的红尘誓愿,让人情不自禁产生崇敬与亲切之感。这就是乐山大佛这个景区核心元素给予游人感知的场所精神。

二是江上游览观气势磅礴。江上游览通常是由乐山港旅游码头和八仙洞游船码头出发(芭蕉林码头建成后将会有所调整)。随着游船驱波逐浪,游客可以悠然欣赏“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的美丽景致,感受三江汇流处浪涛汹涌的“逝者如斯夫”,隔江眺望天然形成的巨型睡佛,以及对岸乐山城区千百年来愈发繁荣的熙来攘往。特别是坐船漂到大佛眼下时,抬头仰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乐山大佛,对比大佛脚下朝拜的芸芸众生,震撼于佛之巨大,人之渺小,世界之浩瀚,沧海之横流,伴着涛声入耳喟叹水势之险恶、民生之多艰、佛法之普度,畅怀李太白“夜发清溪向三峡”的悠然过往,遥想苏门三杰临江洗砚的文豪传奇,让游客在短短半个小时的行程里,深深地浸入到大佛见证的古往今来,从而引起对佛文化的自然共鸣,触动人心灵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笔者认为,这条游览线路,能够激发出游客的历史文化豪情,引导人们追古抚今,领会到“自然文化双遗产”的场所精神。

佛家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所以能够认识色、声、香、味、触五境,但除五境外还有一个“法境”,这一境是靠“悟”来认识,即领会与想象。这里的“法境”其实就是“意境”的一种,不同的人身处其境,“悟”出大同的法界,实际上就是产生了较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了场所精神。无论是那一条游览路线,乐山大佛景区通过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五根”全方位[4]的带给人们景区内的游览体验:山路栈道神情虔诚的男女老少,佛像上下礼佛的喧嚣人群、旺盛的佛灯香火;山下阵阵袭来的游轮汽笛、汹涌涛声,寺内声声入耳的梵音佛乐、四海方言,亭台楼榭静心可闻的鸟鸣清脆、风动林梢;弥漫整个庙宇的香烛味道,随人流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通幽曲径依稀缱绻的花草清香;斋堂清新淡雅的豆花素食,临江把盏邀月的清茶滋味;手指探寻红砂岩孔洞的粗粝往昔,身体依靠崖壁、凭栏远眺的慵懒身姿。这种形式丰富的立体体验过程,让人们获得沉浸式的“五境”感知,通过领悟和想象,真切地触摸体味到古嘉州丰厚的汉唐文化、南丝绸之路文化、禅茶文化、水乡码头文化、海棠文化、市井文化等,引起人们对汉韵嘉州大好河山和地域历史文化产生认同和归属感,激发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此“悟”出“法境”,纷纷感受到整个大佛景区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

三、乐山大佛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思考

虽然乐山大佛景区的场所精神有了较好的呈现,但是经过笔者实地踏勘走访,发现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若不引起足够重视,必然会长期累积引发负面影响,成为限制景区良性发展的桎梏。

(一)场所精神感知不够充分

经查,乐山大佛景区游客人数流量近几年来一直呈现出每年递增的态势。按照《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定,乐山大佛景区人次容量为280万人/年,而早在2012年就达到303.33万人次。[5]朝圣礼佛,须历经艰辛方显心诚,心诚则灵。乐山大佛景区的核心是佛像,众多游客千里前来也是主要为了一睹大佛真容。由于旅游线路规划的缘故,山门至佛像可以说是“须臾即止”。因而各大旅游网站主推“乐山-峨眉山一日游”推荐大佛景区游览时间一般都三个小时,再加上剧增的游客量对浏览有效时间造成冲击,游客实际游览逗留时间更短。这种快餐式的游览方式,对于历尽苦难后方得解脱的这种场所精神解构无异于大大削弱,更不用说引起游客对佛文化的共鸣、触动心灵的深思了。

(二)场所精神体验不够完整

同时,由于线路的单一指向性特别明显,给予景点文化塑造的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很多具有游览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如麻浩崖墓、乌尤寺等,甚至于灵宝塔、拥翠楼等都没有被纳入游客必须打卡的范畴,导致大部分游客见到大佛以后就匆匆离开,连景区都没有完整游览,更毋谈对古嘉州历史文化有深入的感知和共鸣了。通常情况下,大佛景区的场所精神在许多游客而言还未建造巩固就迅速淡化,这也是景区难以留住人的主要根源之一。

(三)场所精神感受不够原味

近代以来,乐山尤其注重对文物的保护性修复。早在1962年的时候,乐山曾对大佛进行了全面的维修;1996年维修了乐山大佛头部、胸部、手部、双脚; 2001年大规模修缮了乐山大佛头部、面部、肩部和双手双脚等,并对大佛体表进行全面维护; 2014年至2015年开展了乐山大佛左侧危岩治理工作;2018年10月8日起对大佛进行全面“体检”,开展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工作。但是,最近的一次修复却引发了极大的争议,“面部面容焕然一新,皮肤光滑白皙,眉毛秀丽,嘴唇等细部轮廓清晰”,部分网友甚至戏谑大佛“开了十级美颜”“去了趟韩国”,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感,“使大佛的神韵荡然无存”。面对修葺如新的大佛面容,就算是再浪漫逍遥的迁客骚人,也难免从场所精神的共鸣和思索中被抽离牵引回来,对“整容式”的修复产生厌恶的情绪,更何况普通的寻常百姓了。

(四)解决问题的探索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着抛砖引玉的原则,大胆提出解决方案的方向性探索,引发更多的学者对乐山大佛景区场所精神营造的深层次思考。

1、优化游览线路,增加共情元素

保持拜佛古道的线路设置,但是大幅度增加拜佛古道的行进难度,甚至可以学习借鉴华山悬崖道路的设置方案,让游客身系安全绳索,体验唐时匠人凿岩开道、雕山成佛的筚路蓝缕、万般艰辛,同时开辟南门起步的游山道路,用近道的艰险“实力劝退”部分游客,在远道用“我来雕佛像”等文旅创意项目增强游客的共情体验,为场所精神的有效营造提供更好的外部環境。

2、加强文化发掘,串接景点链条

有效发动研究乐山大佛的学者文人,纵观乐山大佛立项、修建、维护的古今史话,对大佛景区的诸多景点深挖历史渊源,载明不同的时间节点景区景点的当时现状,以及横向上乐山、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同期发生的大事件、同期出现的大人物,通过史学、文学、佛学、地质学等诸多渠道,归纳出一条可将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将史实时空贯穿起来的链条,形成多条等特色游览线路,引导游客对景点空间上全覆盖、时间上深度游,为场所精神的成功营造提供强大助力。

3、改善维修方案,留住历史沧桑

在保护维修乐山大佛的同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修旧如旧的方针,仅仅对污损佛像眉目、影响结构安全的显著隐患予以排除,最大限度地保存住乐山大佛的历史沧桑感,从感官上巩固好场所精神营造的基本躯壳。

四、结语

乐山大佛景区除了助推乐山第三产业长足发展、创造营销收入以外,其核心要素乐山大佛更是以一种具象化的佛教元素,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向好向善,以净化自我内心为注脚,激励大家倾力回馈社会。这种场所精神的营造,超越了种族的界限、突破了时空的藩篱,是有益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精神指向的有益实践,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有益支撑。希望以此文为新的起点,引起各界学者的深层次思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印证、融合、互为促进,将乐山大佛景区场所精神的营造深深地扎根于嘉州的文脉之中,世代传承,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符霞.以游客体验为核心的景区规划——以乐山大佛景区

为例[J],四川林勘设计,2007(02):31-34+62.

[2]刘琮晓,林瑶.“场所精神”的延续——析历史建筑空间的

再生[J].中外建筑,2003(03):30-32.

[3]芶娅男.峨眉山寺庙园林的场所精神初探[D],四川农业大

学,2014.6.

[4]郭剑英.乐山大佛旅游资源的国内旅游价值评估[J],地域研

究与开发,2007(06):104-107.

[5]李文飞.建设乐山大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思考[J],中共乐

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16(06):8-10+13.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基于场所精神的棚改集中安置区景观设计研究
建筑回归生活世界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性设计研究
城市景观的场所精神初探
人类学视域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场所精神”的回归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空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