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女性主义视角谈性别差异带来的学校教育问题

2019-09-28岳瑛

关键词:性别平等学校教育

岳瑛

摘 要:21世纪的今天,我们周围仍然存在对女性的歧视。产生的原因多为社会传统观念对女性的误解、偏见。在传统的研究中,有关性别差异的研究也多是基于男子的理论,而把女性仅仅当成男性性别的参照现象来加以研究。本文阐述了男女性别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并提出要尊重性别差异,关注两性各自的优势与弱点,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关键词:性别平等;两性差异;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5-112-1

女性主义思潮秉承“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不公义都是对所有地方公义的威胁(In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这一理念,而性别差异带来的学校教育的问题研究同样必须要建立在性别平等的基础上进行。那么,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在学校教育中两性之间的差异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又如何基于性别差异,给予男生和女生最适合、最恰当的教育?这是我们探讨的重点问题。

一、男女大不同:客观存在的两性差异

男女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优于男性,而男性在视觉空间能力、算术和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表现得明显强于女性;二是男女两性在情绪识别、情绪记忆、情绪易感性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一般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情绪影响;三是在行为倾向性维度上,男女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比如男性攻击性较强、活动水平更高、更爱冒险。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性别差异问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教师性别差异话短长

男女教师由于性别上的先天差异,导致潜在的自我角色定位必然存在区别。总体来讲,男教师普遍比较理性,而女教师则情感丰富;男教师善于掌控自己的个人情绪,而女教师在工作中则更显人性的关怀。至于在其他方面,与广泛的主流观点不同的是,笔者认为,女性由于对社会、对周遭环境的关注面和兴趣更为广泛,就知识面来讲,女教师未必弱于男教师,甚至在生活方面的知识储备要远远多于男教师。这也是导致女教师的教学成绩总体优于男教师的原因所在,她们更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侃侃而谈,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工作中各有所长,这是毋庸置疑的;各自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男教师相对而言通常缺乏耐心;而女教师则易于感情用事,缺乏独立、客观地处理事务的能力,有时还过于敏感和顺从。男教师与学生相处容易走极端,要么过于亲近、称兄道弟,要么过于疏离、出现僵局;而女教师又容易事无巨细、包揽一切、讲话唠叨啰嗦,从而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师生关系。男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上更显主动,而女教师则稍示被动等等。

按照上述分析,女教师应该受到学生的喜爱,然而,美国东北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本杰明·M.施密特在个人网站上发布的互动化教评研究工具显示,学生倾向于给男教师更高的评价。当男女教师做了同一件事时,学生可能会在教评中盛赞男教师,却对女教师提出批评。学生的评价更关注女教师的外表和性格,却着重关注男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智慧。比如,在所有学科中,男教师比女教师更易获得学生“天才”“聪明”“智慧”“才华横溢”“幽默风趣”的赞誉,相比之下,学生在评价女教师时更愿意使用“粗鲁”“严苛”“颐指气使”等词汇。由此可见,教评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尽管女性主义和性别平等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数百年,由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和问题在教育界却依然悄无声息地存在着,即便是在经济比较发达、思想比较先进的国家也是如此,需要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

三、学生性别差异教育的必要性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反复强调过两性差异的客观存在,也分析了在学校教育中由于教师的性别差异带来的一些教育问题,而我们教育的主体:学生,同样因为性别差异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会遭遇种种难以避免的问题。

性别其实是任何人与身俱来的重要的身份特征,对于性别的认识将会对每个人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只是,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似乎过于追求性别平等而忽略了两性之间的差异教育,学生无法通过学校这一正规的渠道获得关于性别的知识,学校也无法真正针对男女生性别差异去做到因材施教。比如说,男生不论是在身理还是心理上,发育得都要比女生晚,然而国家法定的入学年龄对男女生却是一视同仁的同一条线。这势必导致男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比女生遭遇更多本可以避免的挫折,或者通俗的来讲男生“跟不上”教师教学节奏的几率普遍比女生要高的多。如果学校教育能正视男女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并可以推迟男生的法定入学年龄,那么是不是会更有利于男女生各自的全面发展呢?是否也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当下高等教育中日益明显的男女比例失衡的不良社会现象呢?

此外,笔者在数十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男女生注意力集中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注意力集中状况较高于女生;但是女生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又要明显长于男生。男生相对来说更关注物体本身,喜欢摆弄物体并探索物体的奥秘,且持续时间长;而女生则更关注人与周遭的环境,喜歡探索人生。这与女性的感受性较强分不开,她们一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敏感,对人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男生。基于此,我们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关注男女生注意力的差异,从而区别对待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切的教育,帮助他们顺利成人成才?

综上,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到尊重性别差异、保证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也要关注两性各自的优势与弱点,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充分发挥出男女教师各自的优势来挖掘男女学生巨大的潜能,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性别平等学校教育
中国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问题分析
中国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问题分析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双性同体意象及其嬗变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从伊甸园故事看男女性别和身体的处境
欧内斯特·卡伦巴赫生态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和性别平等
社会转型期的性别平等:问题原因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