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实验课探究式教学法浅议

2019-09-28沈小惠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沈小惠

摘 要:化学实验课作为中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科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的寻找全新的教学方法,旨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探究式教学法作为适合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之一,在中学实验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5-106-2

新课改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式方面由原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演变为探究式教学法,中学化学实验由原来的讲实验逐渐演变为探究性实验。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新课程理念还有一定的差距。基于这种情况,本研究通过对中学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据新课改理念与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积极性差。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中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上积极性较差、参与度较低。教师在进行实验课教学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或者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完全照做,忽视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2.验证性实验是课堂的重要组成。目前的化学实验课堂的教学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仅能对旧知识进行验证,而实验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实验考核方式不够完善。传统的考核方式,设置的考核内容多为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在实验课上更重视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提升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导致实验课的教学重点严重偏离方向。

二、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设置教学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已有的经验也就是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驱动性的、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从而维持和促进探究活动的展开,达到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我是这样创设实验情境的。【故事情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几名士兵和一名军官闯进波兰一位化学家的实验室,要求化学家为他们服务,化学家誓死不从。军官恶狠狠地指着桌上的一瓶浓盐酸说“如果不同意就把它喝下去!”化学家从容地拿起浓盐酸倒在一只大烧杯里,说:“反正是死,还是死得更快些吧!”说着又拿过来另一瓶液体也倒了进去,搅拌了几下,一饮而尽,然后躺在地上等死。德国士兵哈哈大笑,扬长而去。他们走后,化学家又站了起来,继续做他的实验。你知道为什么化学家没有死吗?他拿来的另一瓶液体可能是什么?【猜想】学生大胆猜想,畅所欲言。【问题】化学家对药品间的反应把握得非常准,你不能随意效仿,因为你不知道两种药品是否正好完全反应。但是我们借助什么试剂就可以知道酸碱混合时发生了变化呢?什么时候两者正好完全反应呢?【猜想】①用PH试纸测试②用石蕊做指示剂③用酚酞做指示剂④酸碱等体积混合⑤酸碱等质量混合。【学生探究】学生分小组研究制订,教师指导。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探究什么时候两者正好完全反应。【交流与评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有关的分析说明。

2.注重方法的传授。化学教师在上实验课的时候,不应该仅仅着手于教材,按照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传授实验的步骤、内容以及结果和原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懂得化学实验的本质原理,更好的为学习打下基础。

如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取过氧化氢的分解时对催化剂的选择,通过实验比较使用和不使用催化剂对双氧水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再如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实验的装置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是探究式教学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根据实规划好的教学目标,提前进行探索步骤的设计工作。让学生都能够在实验课上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和观察,与同学展开探讨和交流,并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建立起自信心,除此之外,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后所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和深刻,使得学生的智力被充分开发出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推动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4.增强实验的创新性。在初中化学教材中,许多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实验的旁观者,结果的接受者,学生的思维往往被牢牢的束缚,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同时,由于思考的被动性,对于部分实验细节无法全面去感知,准确描述。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创新实验,为学生创造实验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促进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大胆质疑,发散思维。例如:再讲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只做酸和石蕊试液的反应,学生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因为酸溶液中有H+,Cl-、SO2-4、NO-和H2O等粒子,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石蕊试液变红?学生始终处于茫然状态,只是机械的去死记现象。最终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我在讲授这节课时先让学生按课本上的实验做然后提出问题,紧接着给学生提供了下列试剂,H2O和NaCl、K2SO4、AgNO3的溶液、稀硫酸、稀盐酸,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氢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变红。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不但能把学生很快从迷惑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彰显了化学实验神奇的功能,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5.注重练习和实践。探究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实验课程结束以后,能够为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这种办法不仅能够有效的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智能结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扎实。

6.及时反馈课堂的探究效果。怎样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关注每一位学生真实的学习动态,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又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激励,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呢?及时地反思与交流能够尽可能地让大多数学生参与,缩短个性差异。实践表明:在学科教学中注意科学方法的教学,可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开阔、更敏捷,解决学习问题的手段也变得更多、更灵活。

综上,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防止将探究式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对立起来,又要防止将探究式教学方式与其它教学方式等同起来,更要防止不管探究的内容和目的,不管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探究水平,一味地让学生探究,只追求探究的形式,忽視探究结果的教学。总之,教师要努力使探究式教学同其它教学方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

猜你喜欢

探究性实验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利用多媒体促进物理教学的三点体现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功能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