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在医院-社区产后访视模式中的建立与应用

2019-09-28方红芳章晓峰方巧琼尹月娥罗宝珠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5期
关键词:社区医院互联网

方红芳 章晓峰 方巧琼 尹月娥 罗宝珠

【摘要】 目的 分析建立基于互聯网的信息技术平台应用于医院-社区产后访视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300例本院分娩产妇, 按照产后社区访视方法不同分为传统访视组和网络访视组, 每组150例。传统访视组进行传统访视, 网络访视组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访视。比较两组产妇健康结局及产后访视各项评分。结果 网络访视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2.67%、乳腺疾病发生率2.00%、产褥期感染发生率0、营养性贫血发生率2.00%均明显低于传统访视组的14.67%、12.67%、4.67%、9.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访视组产妇角色适应水平评分(52.14±4.89)分、产妇泌乳量评分(2.72±0.56)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4.32±4.54)分均高于传统访视组的(40.06±中1.38)、(1.59±0.21)、(88.43±2.1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并应用于医院-社区产后访视中能够改善产妇健康结局, 让产妇更快适应分娩后角色, 提升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医院-社区;产后访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109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in hospital-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 mode   FANG Hong-fang, ZHANG Xiao-feng, FANG Qiao-qiong, et al.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Houji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52394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clinical value of 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in hospital-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 mode. Methods   A total of 300 partur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postpartum visit modes into traditional visit group and internet visit group, with 150 cases in each group. Traditional visit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visit, and the internet visit group received visit mode of 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The health outcomes and the scores of postpartum visits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ternet visit group had incidence of poor uterine involution as 2.67%, incidence of breast diseases as 2.00%, incidence of puerperal infection as 0 and incidence of nutritional anemia as 2.00%, which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14.67%, 12.67%, 4.67% and 9.33% in traditional visit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ternet visit group had higher maternal role adaptation score as (52.14±4.89) points, maternal lactation score as (2.72±0.56) poi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as (94.32±4.54) points than (40.06±1.38), (1.59±0.21) and (88.43±2.14) points in traditional visit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in hospital-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 mode can improve the health outcome of maternal women, help them adapt to postpartum roles more quickly,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Hospital-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

分娩是女性一生中重要的过程, 分娩后产妇由于生理和分娩后角色发生转变因此产后访视一直是临床妇幼保健重要的工作, 通过医护人员对产妇分娩后开展访视及早发现问题, 可以预防产后并发症出现, 帮助产妇适应分娩后特殊的生理与心理变化, 促进了母婴健康[1]。传统的产后访视主要是由护理人员开展家访, 但是产后访视内容相对单一, 无法解决在一段时间内产妇遇到的各种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使得产后访视模式得到了飞速发展, 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平台进行产后访视可以解决传统访视中服务深入不够以及访视工作中的不合理情况, 提升了临床产后访视服务质量[2, 3]。本研究分析了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并应用在医院-社区产后访视中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11月在本院产科分娩产妇300例, 纳入标准:①产妇均在本院顺产或者行剖宫产分娩;②产妇均具有基本的阅读书写能力, 能够畅通交流、有手机、电脑等上网工具;③均获取知情同意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脏器功能异常产妇;②有产科合并症或并发症;③新生儿异常。按照产后社区访视方法不同分为传统访视组和网络访视组, 每组150例。传统访视组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8.46±3.67)岁;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39.64±1.32)周。网络访视组年龄23~34岁, 平均年龄(28.32±3.59)岁;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39.51±1.37)周。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

1. 2 方法

1. 2. 1 传统访视组 进行传统访视, 具体如下。产妇在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母婴出院由医院将母婴的分娩信息转介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医护人员在产后7、14、42 d上门进行随访和指导。

1. 2. 2 网络访视组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访视, 具体如下。采用“健康教育宣教平台”进行产后访视, 在住院期间通微信扫一扫“健康教育宣教平台”的二维码, 填写床号、姓名、住院号, 申请成功后护士向其发送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知识。产妇出院后系统按照设计时间, 定时自动推送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产妇如有疑问系统会自动提醒, 由专科护士在平台及时解答。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健康结局及产后访视各项评分。健康结局指标包括子宫复旧不良、乳腺疾病、产褥期感染和营养性贫血发生情况。产后访视各项评分主要记录角色适应水平评分、产妇泌乳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 角色适应水平评分越高提示产妇产后适应越好;产妇泌乳量评分得分越高提示产妇乳汁分泌越充足;采用自行拟定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产妇满意度情况, 满分为100分, 评分越高提示产妇满意度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健康结局比较 网络访视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乳腺疾病发生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营养性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访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产妇产后访视各项评分比较 网络访视组产妇角色适应水平评分、产妇泌乳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访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产后访视是妇产科重要的工作之一, 可以为产妇提供健康指导, 确保产妇和家人正确护理新生儿, 产后访视重点关注母乳喂养、产后恢复以及产妇的心理健康[4]。传统的产后访视主要由社区医院负责, 但是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方面专业的妇幼医护人员人力资源匮乏, 缺乏全面、合理、针对性的访视人员, 因此造成了访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偏低,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5];另一方面专科知识储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访视中有所欠缺, 护理人员缺乏专科评估和全面性指导, 而且访视的时间相对固定, 产妇存在问题时可能无法及时和访视人员进行沟通, 造成了访视满意度偏低, 虽然通过增加护理人员和产后访视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通过医院与网络公司的合作, 在常规产后随访的基础上, 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融入产后延伸服务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分析了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平台应用于医院-社区产后访视中的效果, 借鉴现有的网络随访机制, 医院通过与网络公司合作, 建立“健康教育宣教平台”, 让产妇在住院期间通过微信扫一扫“健康教育宣教平台”的二维码, 填写床号、姓名、住院号, 申请成功后, 护士向其发送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知识,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有研究通过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延续护理平台, 最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达标率和满意度[4]。通过平台随访一方面可以实现社区医院与上级医院、主管单位之间资源共享, 实现本社区与上级医院之间的联动, 可以根据产妇居住位置, 采取区域划分、就近原则开展, 实现了规模化、系统化的操作, 优化产后访视工作服务性和开放性, 整合形成完整的系统[5];另一方面该模式对“个人对个人(P2P)”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延伸, “线上”要着重加强保密技术的攻关, 对母婴隐私资料进行加密处理, 保护好用户的个人隐私, “线下”则对随访护士进行综合素质培训, 提升随访护士专业素质和素养。

综上所述,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并应用在医院-社区产后访视中能够改善产妇健康结局, 让产妇更快适应分娩后角色, 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单涛, 徐挺玉, 郭建军, 等. 基于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的医院信息中心工作平台构建.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6, 32(8):610-612.

[2] 丁娟, 刘延锦, 刘阳阳, 等. 基于手机和互联网的社区干预对婴儿期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中国护理管理, 2016, 16(4):527-530.

[3] 沈波, 陈小娣, 杜和平, 等. 微信公众平台在基层医院术前访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21):1963-1964.

[4] 沈松英, 刘志婷, 肖晚晴, 等. 产后延续健康管理对中国产妇纯母乳喂养和产后抑郁影响的meta分析.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 27(4):301-306.

[5] 李海苗, 林嫦梅. 产后访视人员对母乳喂养核心技能掌握情况调查. 护理研究, 2016, 30(15):1919-1920.

猜你喜欢

社区医院互联网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影像社区
萌萌兔医院
2015影像社区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