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9-28公民
公民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时间(2.03±0.25)d、切口愈合时间(2.52±0.44)d均短于对照组的(3.48±0.37)、(4.37±0.6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为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块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患者较为满意, 具有较高的美观程度, 手术之后恢复速度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临床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乳腺良性肿块;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021
临床上乳腺肿块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 大部分是良性肿块,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 此种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发病人群也趋于年轻化。现如今临床上治疗此种疾病主要是利用手术治疗, 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 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慢, 疼痛较为明显, 具有局限性[1]。因此, 本文对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年龄30~45岁, 平均年龄(36.22±3.46)岁。观察组年龄31~46岁, 平均年龄(36.25±3.48)岁。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 手术之前将软垫放在患者患侧肩胛位置, 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 使用1%的利多卡因展开局部麻醉, 在乳晕周围做弧形切口, 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 顺着乳腺进行皮瓣分离, 暴露肿块之后展开皮下潜行游离, 将肿块切除之后止血, 冲洗, 逐层进行腺体、皮下组织等缝合之后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 术前准备、麻醉以及肿块切除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区别在于此种手术方法保留切除残腔, 将其进行冲洗后对残腔表面展开处理, 进行止血处置, 避开淋巴漏, 放置好引流管, 仅对皮肤组织与皮肤进行缝合[2]。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满意度。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主要包括血肿、病灶残留、感染、积液等;手术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 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手术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时间(2.03±0.25)d、切口愈合时间(2.52±0.44)d均短于对照组的(3.48±0.37)、(4.37±0.6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为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乳腺良性肿块作为一种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常见疾病, 随着人们身心压力的不断增加, 此种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现如今此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仍未明确, 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治疗, 容易增加乳腺癌的发生几率, 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现如今, 临床上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 有助于将肿块病灶切除, 减少疾病损伤率[3], 可是由于现代人们不断提高对外观审美的要求, 在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 还要提高乳房外形的美观程度。
乳腺区段切除术及其改良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有利于保持外观的美观程度, 传统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放射状切口, 即在手术中充分将肿块暴露, 操作简便, 给乳腺导管带来损伤小, 可留下永久性瘢痕, 直接对患者乳房美观程度带来影响。乳腺区段切除术及其改良手术采用乳晕弧形切口, 乳晕皮肤颜色深, 可作为手术中优先选择的切口, 且此处不易产生瘢痕增生, 具有一定的切口隐蔽效果。此外, 利用这样的切口方式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手术治疗费用, 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时间(2.03±0.25)d、切口愈合时间(2.52±0.44)d均短于对照组的(3.48±0.37)、(4.37±0.6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为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较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效果更好, 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为了更好的提高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要从下面几方面入手:①要做好心理辅导。患者对乳房肿块通常会存在不良的心理, 从发现乳房肿块到最终的病理报告, 整段时间中都处在焦虑恐慌中, 担心患有恶性肿瘤, 其实大部分乳房肿块都属于良性, 因而, 要为患者展开有效的术前心理辅导工作, 使之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手术前要从患者的实际身体以及心理情况出发,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 抚慰患者的心情, 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多种问题, 让患者对手术有充足的心理准备[4]。②准确定位手术区段范围。通常来讲, 比较大的乳腺纤维腺瘤、肿块的位置可以利用触诊进行掌握, 定位起来比较简便, 可以快速的将手术区段范围进行明确。不能利用触诊定位的患者, 要有效利用手术前的超声、X线片等检查来对手术区段的范围进行确定[5, 6]。通常来讲, 手术区段范围定位较为
容易。
总之, 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块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具有较高的美观程度, 患者较为满意, 术后恢复速度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临床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高锐星. 分析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33):28, 30.
[2] 刘兴志.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21):75-76.
[3] 季峰. 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治疗时实施乳腺区段切除治疗的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13):90.
[4] 刘跟华, 胡立春, 熊建宁, 等. 乳腺区段切除術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8):1518-1519.
[5] 哈恒勇. 用改良的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评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3):36-37.
[6] 高金亮.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