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难点与方向
2019-09-27段玉珍
段玉珍
摘 要: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背景下,如何促进农业的绿色以及健康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政府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难点和方向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相关领域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关键;难点;方向
2015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其改革重点为“补短板、降成本、去库存”,即: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增加急需农产品的年生产量,通过分工制度提升农业效益,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速农业规模化发展,降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通过改革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一、高成本是改革关键
1.规模不经济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采用细碎化以及小规模经营方式,导致农户生产成本较高,盈利空间较小。想要突破这一困境,我国政府在1984年就出台了一号文件,鼓励农户加速耕地流转,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改革,虽然小规模经营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但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
2.劳动力转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耕地人口严重缺少,人工成本快速增加,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3.土地成本增加
农地流转是导致土地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通过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在1994年到2018年之间,在粮食生产成本构成中,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最高。虽然农地流传可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但是也提升了生产成本。
4.分工不足
新时期下,农业经营途径呈现多元化,扩大土地生产规模、提升经济效益,是规模化生产的路径之一,其本质为专业化与分工。但是当前,我国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存在分工不足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农业生产中,农户的生产行为以“自给自足”模式为主,“小而全”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成本高昂;第二,农户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对规模生产缺乏专业知识作为指导,致使经济效益难以提升。
二、土地成本是改革难点
1.禀赋效应
土地成本与农地产权特性具有密切关系,首先,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生产资料的双重功能,农地是农民的人格化财产,这一特点在赋权下得到进一步增强;其次,农地流转以农户承包权为依托,没有集体组织成员权,农民就没有经营权和承包权,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不变,是确保农民拥有土地的重要基础;最后,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和界定,以宗地使用权为基础,任何想要使用农地进行经营生产的主体,其都拥有产权垄断特征。
2.空合约与关系型交易
禀赋效应意味着土地流转的发展与发育,在推进土地流转中,需要综合考虑当地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同时还要保证流转交易的契约化和规范化程度。如果不考虑当地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会导致农户出现抵触心理,而不考虑流转交易的契约化和规范化程度,则难以改变分散化以及小规模化的经营格局,农民的经济效益难以提升。但是当前,在土地流转中,存在契约不规范以及关系型交易等问题。
三、分工经济与家庭经营是改革方向
农业供给侧改革所面临的“三本齐升”和“三量齐增”问题,看似是成本问题,到实际上是成本和效率的双重问题,而想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承恩,需要加速改革进程,分工经济与家庭经营是改革的发展方向。
首先,分工經济,专业化与分工发展是农业发展的源泉,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农业分工难以做到像工业分工一样精确,这是导致农业生产始终落后于工业生产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分工存在天然性障碍;其次,家庭经营,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和生命性,其在生产中产生的信息不仅不规则,并且流量较大,需要结合生物需要和生命节律做出灵活性和灵敏性处理,导致生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家庭经营在行为相应和灵活决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符合农业生产规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农业发展也历经了不断的演变与发展,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探索分工经济与家庭经营模式,是改革的重要方向。但是在具体改革中,需要重新认识分工经济和家庭经营的概念和性质,鼓励当地政府带领农户进行改革探索,通过延伸家庭经营实现分工经济,进而推动改革进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三农”问题成为了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供给侧改革为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思路,对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卫星,刘刚.青海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研究[J].青海金融,2019(04):11-15.
[2]帅婉璐,尚永辉,魏君英.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收入效应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南方农村,2019(02):30-35.
[3]陈祥升,向云.农产品滞销、政府干预与农业供给侧改革[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03):76-80.
[4]凌利,贾亚力.农业供给侧改革下优化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和实施策略[J].德州学院学报,2019,35(0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