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2019-09-27李丰羽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五四精神五四运动

【摘 要】 本文阐释了五四运动丰富的精神内涵,分析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弘扬爱国精神,积极投身爱国实践;坚定进步信念,不忘初心探索发展;发扬民主精神,认真践行民主实践;坚持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爱国精神;民主精神

1919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年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这一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青年一代的呐喊与实践,这场运动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

一、五四运动丰富的精神内涵

1、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即个人对祖国的一种最为深厚的情感,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五四运动时期,爱国精神表现的最为炽热,不仅在情感层面爱国护国,由学生带头,最后全国各界人士都团结一心,挺身而出,开展全国统一的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成功集结了社会各界人士,组成不同的爱国团体,将个人情怀与国家意识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他们的爱国精神在对国家忠诚的基础之上,更表现出不顾个人安危、上下一心、决不妥协的豪迈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2、进步精神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北洋政府内部为了达到所谓的“政治顺畅”,不惜将山东各项主权对外转让,正是他们这种不求进步的妥协心态,彻底激怒了当时追求理想、追求进步的青年一代。五四运动的精髓就是追求进步,这里追求进步是在爱国主义支撑下的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是主权的独立,是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清末以来,中国曾受到各国列强的不断掠夺,但是在与各国周旋的同时,我国的工商业也已经有了初步发展。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各国无暇东顾,中国的工商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喘息,商界工业救国的热情非常高涨,这也是五四运动中工商人士积极参与运动的关键所在。不仅青年一代要求思想上的进步,工业、商业、科技、生产的进步热情也非常高涨,进步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要精神。

3、民主精神

五四运动之前,国人对民主精神的理解还不充分,那一时期国民对民主精神的理解还停留于精神层面。相对于那个时期的政府专制,他们对民主的认知还有所保留,希望得到民主,但是还不懂如何发扬民主、争取民主,五四运动为国人深入了解民主的实质,接受民主思想,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五四运动之后,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没有间断,他们通过罢工、政治斗争等方式不断争取更加稳定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五四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理论传播到了工人阶级中,为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此外,五四运动后,女权组织为女性的独立做出了很多贡献,为女性争取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和社会地位都有所提升。五四运动将民主精神由理论发展到实践,由少数人的民主,扩展到多数人的共同民主,五四运动中民主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4、科学精神

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与民主精神是相互相生的关系,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既表现在它反帝反封建的一面,又表现在以科学的观点來认识社会、探究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科学的一种创新,是对科学精神的进一步发扬。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将探索从简单的自然科学领域扩展到社会科学层面,有一种坚定不盲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理性精神。

二、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国内军阀混战,各种政权此起彼伏,国外列强虎视眈眈,国耻情绪、权系斗争,不仅没有令青年一代丧失斗志,而且让他们受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影响,青年学生积极发扬开放进步的思想精神,进行积极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而且发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这场运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五四运动精神应当继续发扬,并赋予其全新内涵。

1、弘扬爱国精神,积极投身爱国实践

爱国精神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精神内涵,同时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头永恒不变的信念基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需要从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来发扬爱国精神。

当前海峡两岸的经济呈现繁荣之态,对话交流也日趋紧密,但与此同时一些鼓吹内部独立、企图分裂国家统一的外部因素也在暗处不断活动。因此,青年一代要积极拥护国家统一,为维护两岸和谐,推进“一国两制”积极努力。青年人要坚定信念,投身国家建设,将个人的爱国意识融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身体力行去践行五四精神,让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生动体现。

2、坚定进步信念,不忘初心探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科技推动之下,中国的经济、科技、国防、军事、农业、工业、信息技术产业都取得了骄人成绩,中华民族又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也正因此,很多人出现了骄傲、自满、懈怠等心理,表现在大学生身上则是很多人滋生了享乐心理,不求进步,只求安逸。

进步,是指事物向前发展。进步当是社会发展的常态,中国今天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不是等待享乐促成的,是一代一代人不断探索,才得以有今天的成就。如果我国止步不前,不仅很快会被别国超越,还有可能追赶不上别国的步伐。当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要树立基本的民族意识、进步意识,牢记五四精神之内涵,艰苦奋斗,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而不断努力。

3、发扬民主精神,认真践行民主实践

民主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一百年前我国还不存在民主。五四运动期间,在青年一代的带领下,他们从消灭特权阶段入手,将少数人的民主扩大至多数人的民主;后来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随后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公民道德法治建设等多项工作,使得现在公民可以自由选举代表、行使权利,实现了最大限度的人人参与、自由公正。

今天的民主社会是先贤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而青年生来就可以享受于此,因此社会必须要做好巩固民主、发扬民主的基础工作,认真践行民主共进责任。青年要从身体上、精神上做一个完整的人、独立的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推动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4、坚持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应用它来处理中国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精神共建和谐社会,是每个公民所具备的基础能力,同时也是国家民主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作为大学生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要把自身知识投身实践,采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发扬科学精神,以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成实践,在创新创业方面下功夫、深钻研,以五四运动科学精神为指导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结语

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成长于新时期的大学生要以“五四精神”为指引,弘扬爱国精神,积极投身爱国实践;不忘初心,探索发展,彰显进步之信念;巩固民主,发扬民主,认真践行民主共进之责;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精神共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安雪玲. 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刍议——以五四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 改革与开放, 2014(20).

[2] 尹洪炜. “五四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启示——基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 2017(5).

【作者简介】

李丰羽(1993—)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五四精神五四运动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养浩然正气 为青春导航
“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浅谈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精神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性研究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