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策

2019-09-27魏宇航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对策

【摘 要】 该文简要阐述了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特点,围绕当前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传承和保护的策略:即展开文化挖掘工作,实施文化抢救措施,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和搞好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化开发等。

【关键词】 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魂魄,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认识,我们都必须立足在这种信仰和力量之上,以一种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是我们认识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视角。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在现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在这样的问题意识上探索解决对策,才能够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行动导向。

一、独特的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俯瞰

1、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积累

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莫过于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1]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的民族,内蒙古民族文化以当地人民独特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内蒙古民族文化在我国各个民族文化中都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在长久的民族共同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生活习惯和民族生活习性,如易于装拆搬迁的“蒙古包”,以肉食、奶食为主的“手扒肉”、“烤全羊”、“蒙古奶茶”、“马奶酒”,到蒙古族家里做客会“献哈达”、“递鼻烟壶”,音乐娱乐有“马头琴”,服饰上蒙古靴、蒙古袍、腰带是常见打扮。

内蒙古民族在历史上属于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草原文化为内蒙古民族文化注入了活力,这种活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使得内蒙古民族的文化生活展现出了豪放、粗犷、奔放的个性。这种独特的文化个性,赋予了内蒙古民族文化獨特的视野和文化意蕴,正如有人曾评论:“这种与中原地区文化经过长期交流与碰撞、吸收与融合形成的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起, 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头”。[2]认识内蒙古民族文化必须从内蒙古民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上来进行,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是立足在民族长久的习惯性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之中,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内蒙古民族文化也典型体现了这种文化规律。

2、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

从社会学上来说,人文景观指的是在某一个地域或某一个地区生活的人们,由于长久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逐渐趋同,所形成的某种文化同化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衣冠冢——成吉思汗陵,北方游牧民族画史——阴山岩画,《狼图腾》的取景地点——锡林郭勒草原等,深刻展示了蒙古族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独特的人文景观,赋予了内蒙古民族文化活力和生机。

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内蒙古民族文化始终有一种内敛和豪放相互结合和相辅相成的文化发展样态。内蒙古民族文化既具有某种内敛的个性,也有在这种内敛个性基础之上的豪放个性。这种文化个性不仅体现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在长久发展过程中所展示的文化发展方式和文化发展样态,也典型地体现在了内蒙古民族文化内容的方方面面。

3、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文化

蒙古文化最大的特点或者给人的第一文化感官就是草原文化,拥有国境线一千多公里的呼伦贝尔草原、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的科尔沁草原、距离北京最近的贡格尔草原、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区的乌兰布统草原、蒙古语意为“寒冷的高原”的辉腾锡勒草原、蒙古语意为“避暑胜地”的葛根塔拉草原等草原文化所带来的绿色生态文化,是蒙古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蒙古人民长久的生产中,深刻认识到与草原的紧密关系,草原赋予了当地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感官。从这个角度看,蒙古文化必然包含了某种绿色生态文化,这种绿色生态文化,最大的直接文化诱因就是草原文化。在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的今天,内蒙古独特的绿色生态文化,显然又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来,这也是其他民族文化必须努力学习的一种生活方式。换言之,认识内蒙古民族独特的文化,我们就必须认识内蒙古独特的绿色生态文化,这是我们全面认识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二、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1、客观上物质文化载体遭到极大破坏

前已述及,蒙古草原文化的重要基础是绿色生态文化,而绿色生态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草原”。蒙古草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彰显载体;蒙古文化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蒙古文化的绿色生态文化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近年来。随着人为破坏的加剧和人们对草原的不断掠夺,使得草原的文化意蕴逐渐减少,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面积不断萎缩,正是因为草原面积的不断减小,使得蒙古的这种独特的绿色生态文化受到了严峻挑战。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影响,如大召寺、成吉思汗陵、喀喇沁亲王府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古建筑受到影响和损坏,这些具有物质文化载体性质的破坏,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

2、主观上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受到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某种经济和物质的富有,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这种社会现象的冲击也影响了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内蒙古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过分的注重物质生活和经济发展,忽略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以就直接导致了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自觉性受到了极大冲击从而使之降低。因此,内蒙古自治区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戏曲折子戏、优秀唱段展演”等活动。从某个角度上讲,在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今天,需要培养的是我们这一代,加大未来文化教育中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意识,逐渐培养和唤醒这种文化觉悟。这样才能够使民族文化真正得到某种有自觉意识来进行引导的保护。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人们的自觉行动,而人们的这种自觉行动受到冲击之后,就显然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受到影响,也使得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真正的精神意蕴难以恢复和重构。

3、人、财、物及政策保障的缺失与不足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人、财、物及政策的保障。从当前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障实践来看,人力资源没有真正得到满足和利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需要众多人力资源相互建立和不断聚集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现今,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障和传承中,人力资源的缺乏使得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难以真正达到理想状态。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是保障文化能够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在当前的实践阶段,缺失了相应的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国家政策的引导对于民族文化的保障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政策的鼓励是保护文化的重要手段。内蒙古民族文化在当前的保障中,缺失了相应的政策鼓励措施,使得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文化的传承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综上所述,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过程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政策鼓励保障措施都没有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这也是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主要策略

1、文化挖掘

文化挖掘指的是对一个民族和地区中特有的文化因素进行提炼和萃取的过程。内蒙古的民风和社情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特点。无论在民族文化的延续和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的民族文化都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魅力。具有这种典型特点的民族文化需要以一定的文化挖掘措施来进行,必须要注重文化挖掘的方式和手段,如用草原文化与相关产业相结合、以文化发展打造影视业、也可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等。真正使得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特色特质体现出来,并得以延续和传承下去。

2、文化抢救

文化抢救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一种保护手段,只有抢救方式和抢救策略得当,才能够使得文化的保护成为可能。在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如蒙古族对即将消失的姓氏“台吉乃尔”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工作。把文化抢救的方式和策略,正确的运用到文化抢救中,才能够使得文化的保护具有可能性,也才能够真正使得文化以一种健康的方式来发展。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现有的或现存的文化进行某种抢救式的传承和保护。文化不同于其他物质表现形式的事物,文化的抢救必须要注重时效性。在当前阶段,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文化抢救中必须要及时的总结和概括出当前内蒙古民族文化所存在的危机或者内蒙古民族文化有哪些存在危机,这些都是必须明确的。明确相应的抢救策略和抢救措施,明确相应的抢救责任,这样才能够使得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抢救达到应有的程度。

3、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只有一种文化具有传承性,才能够使得这种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護中,符合文化规律和基本特点的,也更加符合当前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本质属性。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护离不开文化的传承,那达慕大会、哈达、蒙古服饰等特色文化传承既是保护文化的一种手段,也是使文化具有生命力的内在驱动力。内蒙古民族文化在当前的阶段而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传承手段作为其保护的策略,只有让文化得到传承,才能够使得文化的保护成为可能。一个不具有传承性的民族文化,不可能具有长久的发展动力,也不可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在当前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障中,尤其应当使得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常态。这是保护内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战略,也是保障内蒙古民族文化具有延续性的内在机理。

4、文化开发

文化开发指的是在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护中,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对文化以经济手段或者艺术手段进行开发。文化开发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扩大文化的影响力,让文化以一种众人皆知和人们习以为常的形式存在。如电视剧《胡杨女人》则是以蒙古族文化作为题材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将蒙古族女性、蒙古族老人以及蒙古族的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文化开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化开发的目的是要把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这是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在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文化开发的作用不可小觑。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当以文化开发的形式来进行,这样才能够使得内蒙古的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彰显。需要指出的是,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文化的特点、特质和文化发展的规律。同时,文化开发也应当结合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以一定的政策作为宏观指导且以一定的政策作为鼓励手段。这样才能够使得文化开发有章可循,也才能够使得文化开发健康顺利进行。

四、结语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当遵循文化的相应特点和特质。文化的特点和特质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内蒙古民族文化在当前保护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内蒙古民族文化保护提供有益的策略,使得内蒙古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取得实质性效果。

【注 释】

[1]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99.

[2] 王景峰、王刚.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草原文化,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01.52-53.

【参考文献】

[1] 田志馥.中蒙俄经济走廊视域下内蒙古文化产业的转型[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6.

[2] 白军胜、姚毅奇. 内蒙古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法制保障的对策要论[J].法制与经济,2017.3.

[3] 刘春玲.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路径选择——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山西档案.2017.1.

【作者简介】

魏宇航(1992.7—)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湖北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河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研究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关于扬州口头文学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初探河南新乡锣鼓乐“小咚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