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地区2499例腹泻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2019-09-27于艳辉张钊冠毕重秀冯冲冲张晓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率长春

于艳辉,张钊冠,毕重秀,冯冲冲,张晓天*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检验科,吉林 长春13004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5岁以下婴幼儿疾病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全球约有50万例死亡病例,发展中国家尤甚,是危害婴幼儿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1]。其中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重要病原体。在各国儿童免疫计划实施后,近10年轮状病毒的感染率降低了5%-63%不等[2]。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地区差异较明显,且近年阳性检出率时有回升。为了解长春地区腹泻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本研究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地区就诊的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长春地区的轮状病毒防控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腹泻患儿2499例,年龄为8天-5岁(1.13±0.87),男童1546例,女童953例。腹泻诊断标准为: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有大便性状改变。

1.2 方法

采集新鲜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采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试剂盒检测A组轮状病毒,操作方法、质量控制及结果判读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 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2499例腹泻患儿中检出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058例,阳性率为42.3%。其中男童阳性率为42.6%,女童阳性率为42.0 % ,不同性别组患儿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

2.2 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季节流行特征

对2013年-2017年间腹泻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进行比较可见,2013年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为51.5%;2014年最低,为38.0%,各年份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6.77,P=0.000)。腹泻患儿全年均有轮状病毒感染发生,感染高峰期为11-2月,阳性率分别为55.0%、62.7%、57.5%、52.7%;感染低迷期为6-9月,阳性率分别为26.3%、20.0%、16.4%、22.3%,详见表2,图1。

2.3 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特征

将5岁以下的腹泻婴幼儿按年龄分组比较可见,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中,1-2岁组和2-3岁组患儿感染率最高,阳性率分别为50.3%和50.6%,各年龄组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5,P=0.000),详见表3。

表2 2013-2017 年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

图1 2013-2017 年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病例检出率月分布情况

表3 0-5岁腹泻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率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2499例腹泻患儿中A组轮状病毒的阳性率为42.3%,与国内外报道相符(30%-50%)[2]。国内不同地区的腹泻儿童的轮状病毒流行情况差异较大,其感染率多为30%-40%[3]之间,其中北京26.2%[4]、上海37.2%[5]、山东28.76%[6]、香港31%[7]、桂林 21.75 %[8]、南宁 18.04%[9]、成都17.48%[10]、昆明29.7 %[11]、乌鲁木齐 40.1%[12]。较之其他地区,长春地区的腹泻儿童中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可能与长春地区的冬季低温干燥,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关。本研究中,男童阳性率为42.6% ,女童阳性率为42.0%,不同性别组患儿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外部分报道相符[13]。

本研究对近5年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发现,2013年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2014年感染率最低。一项针对2011-2014年全国26省儿童腹泻病例轮状病毒流行特征的研究也发现,2013年轮状病毒检出率最高(25.5%),2014年检出率最低(20.3%),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图1,表2)[14,15],可能与2013年病毒流行增多后的疫苗接种干预及加强防治有关。腹泻患儿全年均有轮状病毒感染发生,好发于冬季,感染高峰期为11-2月,12月达顶峰,次年2月后,感染人数逐渐降低。感染低迷期为6-9月,8月最低,10月份后感染人数明显增加。轮状病毒流行季节分布情况与国内外报道一致,表明轮状病毒感染存在季节相关性,与温度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本研究发现各年龄段的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的阳性率有较大差异,1-2岁组和 2-3岁组患儿感染率最高,达50%以上,0-6个月婴幼儿及4岁以上婴幼儿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为26%-27%。各年龄段轮状病毒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国内外报道一致[16,17]。这可能与1-3岁婴幼儿失去母体和母乳的被动免疫,但自身免疫功能还未发育完善有关;该时期婴幼儿胃肠道功能较弱,处于喂养转变阶段,肠道黏膜的防御反应不良;且本年龄段的幼儿处于探索学习阶段,并未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易通过呼吸道传播、直接接触及粪口途径感染。0-6个月婴幼儿携带母体内的特异性IgG抗体,并多可从母乳中吸收分泌型抗体,因此感染率不高。4岁以上儿童通过自身免疫球蛋白的积累和免疫系统的日臻完善,感染阳性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A组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在长春地区检出率较高。病毒感染与季节因素关系密切,全年皆可发病,冬季为高发季节。1-3岁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易感人群,应在秋冬季前做好疫苗接种防御工作。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感染率长春
灵动优雅 长春花篮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腹泻患儿轮状病毒与腺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昆明地区1570例轮状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
阜阳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