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秋瑾诗词中的女性意识

2019-09-27刘东旭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名作欣赏 2019年23期
关键词:秋瑾女权女权主义

⊙刘东旭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

自古以来,对于女性来说只能以夫为天,活在深闺之中,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还有一种声音则坚信女子不会不如男,《花木兰代父从军》便说明女子也可以如男儿般上战场,严歌苓的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 《第九个寡妇》等都是对女性的正面看法。秋瑾是一位诗人,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诗词。在这些诗词中我们能看到她的文采、她的信念、她对女权的追求。她不愿意被封建制度束缚一辈子,她希望女子可以和男子一样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奋斗。处在一个女权主义薄弱、社会混乱、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秋瑾以诗词为武器,坚持女权革命。一个小小的女子,身体里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如此令人佩服的女性写出的诗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研究她的诗词是必定要看到她的生活、她的作品以及她作品的影响力。

秋瑾生于官宦家庭,从小就跟随兄长饱读诗书,她喜文史,好诗词,擅长骑马击剑。因为性格豪爽,所以才能写下“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如此豪迈的诗句。秋瑾的婚姻逃不过封建传统的媒妁之言,在父亲的安排下她与王廷钧结为夫妻,但秋瑾不同于一般闺阁女子,她会因为丈夫是一个游手好闲没有抱负的人而写下“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表示不满的诗句;她依旧会读书,会与志趣相投之人谈诗作词。但对于胸怀爱国情怀的秋瑾来说,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渴望如男子一般为国战斗。她多数诗词都倡导女性勇于跳出封建制度的牢笼,引领更多的女子投身革命,为女性、为国家奋斗。秋瑾虽已离世,但她的诗词,她所坚持的女权主义精神却是永垂不朽的。

一、秋瑾诗词中的女性形象

秋瑾的诗词基调是豪放的、激昂的,这与她豪迈的性格密切相关,但时代的局限让她的诗词充满了凄凉、悲苦和孤独。如果说前期作品是秋瑾个人情感的流露,那么后期的作品更倾向于把思想升华到国家层面以及她对女权的追求上。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会将重点放在秋瑾诗歌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上,在她的诗词中你会看到一个女革命家的成长史。鲍家麟、刘晓忆在《秋瑾的生平和诗词》一书中分析了秋瑾的诗歌中体现出来的斗志和理想。她热爱国家,身为一名女子依旧愿意为国家“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作为一个女性她对全民族的女性斗争充满斗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娥媚。吾骄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充满了对女性的维护以及坚信女子能强大的信念。笔者也试图从秋瑾的诗词中分析她眼中的那个时期的女性形象。

(一)闺中女性的柔情形象

还未参加革命的秋瑾,只是那个时期普普通通的女子。年轻时的秋瑾也和当时多数的女性一般,想要和姐妹们一起开心地相处,也会想要有能与自己交心的好姐妹。《月夜怀古人》书写的便是多数女性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看着时间匆匆流逝,岁月在自己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身为一名女子,如何会不感慨呢,又如何会不忧伤、不忧愁呢?《踏莎行》 便是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与忧虑。“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不同于深闺中女子的缠绵悱恻,秋瑾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刚强傲骨的女子性格。通过秋瑾前期的作品,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晚清时期大多数女子的状态,她们处在深闺之中,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们会因为自己的生活而忧愁,但只是悲己。虽然她们会感慨,但以多愁善感为主,她们从未想过争取男女平等的权利,这就是秋瑾前期作品展现出来的悲己的富有柔情的女性形象。

(二)革命女性的英雄形象

参加革命让秋瑾的诗词变得更加成熟,她不再单纯地感慨自己的人生,她开始书写她所坚持的女权主义。而在这些诗词中,女子的英雄形象被展露无遗。“如斯巾帼女儿,有志复仇能动否。多少须眉男子,无人倡议敢排金。”这首《题动石夫人庙》是秋瑾在途经嵊县天姥山动石夫人庙的时候写的,相传这里的夫人大显神威,把山石滚下,让到此的金兵死伤无数。她感慨巾帼英雄,这是她一腔爱国情怀的展现,也体现了她的女权主义,认为女子也是可以和男子一样参与斗争而且能力不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一首《对酒》让人不禁想到在秋风秋雨中慷慨就义、热血化碧涛、洗了百年耻的英雄女子。秋瑾这个奇女子,让清代的诗词充满了侠气,让更多的女子敢于革命,勇于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改变,更让晚清的女子受到尊重,让女性的地位更上一层楼。“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寻知音。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一首《鹧鸪天》让多少人被秋瑾的英勇折服,一腔热血让多少心中爱国却没能做出行动的热血蓬勃之人内心沸腾,她霸气地告诉当时社会的所有人:女子也能是英物,不要对女性有偏见。“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为民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秋瑾亦是还在纠结中女子的榜样,她的行为无疑让更多的女性不再躲在深闺之中等待丈夫归来,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她们迈出了封建社会对女子束缚的牢笼,她们开始为自己做主。这也和秋瑾诗词中倡导的一样,她呼吁更多的女性加入革命,比男子更加英勇地为国为民族做出贡献。秋瑾后期的作品更多的是雄浑刚健、遒劲豪放的诗词,和一般女子的“胭脂文学”截然不同。在秋瑾的诗词中看到的是她相信女子有超越男子的智慧与能力,多次说女子也能成为英雄。在笔者看来,真正做到“唤醒女界”的是秋瑾的弹词《精卫石》,是这一阶段秋瑾最突出的作品,它标志着弹词小说“振兴女权”思想上升到新的高度。

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不难看出晚清每一个时期女性的模样以及社会对女性的态度。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的各种各样的女子模样,包括闲时感慨、咏物愁春的闺中女子形象,但是这时的女子并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她们只是局限在社会给予的范围中度过一生;亦有不甘被封建制度束缚,敢于跳出牢笼,为女权做斗争的英雄女子形象,这些女子让社会给了她们不一样的看法,她们也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尊重。

二、诗歌中表达的女性感情

在晚清封建制度达到高潮的时期,有很多女子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而是嫁给婚前从未谋面的男子,然后一辈子处在深闺之中,以夫为天,一生只为丈夫和孩子而活?同样处在晚清的秋瑾,亦逃不出封建制度的媒妁之言,她听从家中的安排,嫁给了志向、喜好与自己毫不相同的男子。在这样的婚姻中秋瑾写下“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还有“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以及“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等诗词,为的就是表达自己不能为自己婚姻做主的愤懑之情以及身为女子深受封建礼教束缚、不得自由的愤愤不平之情。她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也因此崭露锋芒。在她前期诗词中描写秋天的景物特别多,《秋雨》 《梧叶》都是借用秋天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忧伤。而这份忧伤多数来自于自己的婚姻和令她不满不快的封建制度。秋瑾会用诗词表达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定是因为当时社会上女性社会地位都很低,女子等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得不到她们想拥有的自由。她试图跳出封建的牢笼,要求社会对女性要平等对待。

三、诗词影响下的女性意识

国内国外对秋瑾诗词的研究不计其数。《秋瑾事迹研究》 《秋瑾文学论稿》 等就是国内对秋瑾成长环境、妇女解放运动以及诗词创作方面进行的研究。日本研究学者则肯定了秋瑾诗词的影响力。武田泰淳先生在他的著作里,就曾多次引用了秋瑾的诗作,比如咏刀剑一类的诗歌,并给出了“她的诗和散文感情与她的表现,生活态度,不,她的整个生与死,都献给了为摆脱封建的桎梏而进行的斗争”的评价。秋瑾已经过世多年,但是她的诗词却依旧记在人心,可见她的诗词对人们尤其是女性的影响是很深远的。秋瑾的好友徐蕴华便是典型的例子。同样是一名诗人的徐蕴华和秋瑾是好友,少不了诗词文学上的交流。徐蕴华在秋瑾言语和诗词的影响下,开始励志成为一名女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后来同姐姐徐自华帮助秋瑾起义以及与姐姐还有陈去病创作秋社等。像徐自华、徐蕴华姐妹这样受秋瑾诗词影响从而走出闺阁开始为国奋斗的女性很多。秋瑾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多数是她对个人的忧愁、对国家民族的斗争精神,最为重要的是她对女权主义的倡导。她想要社会对女性的地位给予肯定,追求男女平等。在她诗词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革命,参与了女权解放运动。

在笔者看来,如今的人们更多的是感慨秋瑾诗词中的英雄主义,身为一名女子,坚信女子不会不如男,也因此她对很多男同志都畏惧的革命活动斗志激昂,甚至拥有“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决心。同样的,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女性,做出这样一番普通女子无法做到的爱国行为,对当代女性地位以及社会对女性的看法有了转变。并且她用自己的诗词和行动呼吁倡导更多的女子争取自己的权利,让社会对女子的看法能因此发生改变,并受到社会的尊重,为自己而战,为民族而战。

四、结语

秋瑾短暂的一生十分精彩,她留下了二百四十余首诗词,这些诗词是秋瑾对革命对女权主义斗争的体现。她说“莫重男儿薄女儿”,因为她也可以“夜夜龙泉壁上鸣”,“谁说红颜不封侯”。秋瑾亦可“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秋瑾的诗词中有对时间的感慨、对友情渴求以及闲时感慨、伤春愁春的女生形象;也有对封建社会不满,不甘就这般被束缚的女子形象;还有抛头颅洒热血地追求男女平等、为民族奋斗的女性意识……秋瑾对女权的追求,说明当时社会对女性并不认可,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下,女子处在深闺之中以男子为天的现象甚是普遍,但是有越来越多的女子加入到革命的行列,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这就是进步。

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⑩[12][13][14][15] 秋瑾:《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第76页,第105页,第57页,第59页,第 98页 ,第116页,第 57页,第 85页 ,第112页,第112页,第81页,第57页。

⑦ 刘 东:《近代名人文库精粹 宋教仁 秋瑾 黄兴》,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82页。

[11] 金 满楼:《晚清原来是这样》,现代出版社2017年版,第141页。

猜你喜欢

秋瑾女权女权主义
向警予的女权思想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这样的“女权”
A Study on the Far Wake of Elliptic Cylinders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秋瑾年谱的几个问题
114年前,女权先锋与两则征婚启示
《可敬的夫人》的后现代女权主义角度解读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