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和忧郁——浅析电影中所蕴含的法国民族文化特色
2019-09-27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昆明650000
⊙陈 娇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昆明 650000]
在世人的眼中,法国总代表着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他们享受生活,不愿被工作压力主宰;他们尽情品味美食,对快餐文化嗤之以鼻;比起繁忙复杂的都市生活,他们更偏爱乡村时光的缓慢步调。
然而,在一份全球希望与幸福调查表中,法国位列54个受访国家中的倒数第二位。法国《解放报》官网近日报道称,只有30%的法国民众对法国未来感到乐观。盖洛普咨询公司(Gallup)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根据受访者前一天是否多次欢笑或微笑,或者是否做了有趣的事,制作了一份全球“积极体验指数表(positive experience index)”。在这一调查采访中,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法国的表现显得不够幸福。其受访者的“愉快经历”少于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瑞典、加拿大、挪威、荷兰、奥地利和比利时等国家。
难道我们通常艳羡的法兰西生活方式不只拥有浪漫、休闲的一面?不妨让几部讲述法国南部生活的电影带我们探入法国民族文化的深处,看看这份法式忧郁来自哪里?它又如何融入当今法国人的生活、希望和浪漫之中?
著名作家彼得·梅尔在其普罗旺斯系列作品中以诙谐细腻的笔调描述了在法国南部生活的喜闻乐见,几本畅销书成为备受全球追捧的法式浪漫乡村生活的代名词。2006年,其作品《美好的一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讲述了伦敦银行家麦克斯在突然失业后,意外继承了其远在法国的叔叔留下的葡萄园。职场失意的麦克斯本打算尽快变卖葡萄园,却没想到迷醉在法国南部有点落后却堪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中。法国的风土人情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普罗旺斯淳朴的民风、温情的社交圈,庄园、美酒、美食、爱情,简直就是法式浪漫的浓缩,整部电影在法国南部拍摄,全片的人生哲理就是探讨关于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成功人生。
再看2014年让·雷诺主演的《普罗旺斯的夏天》,讲述居住在法国南部乡村的老人保罗和久未见面的外孙、外孙女度过的夏天。保罗的性格固执霸道,认知的代沟以及和女儿的疏离让保罗很难和这三个年轻人顺利相处。影片的前半部分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和家人长辈间的差异和隔阂随处可见,而缺少交流又让这种代沟总是以争吵的形式彰显。影片后半部分,当危险真正来临时,保罗骑上许久没骑的摩托车,背上长枪,前去营救孙女,让我们看到矛盾重重表象下家人对彼此的重要。后来,在每一天的相处中,一老三少互相理解,依赖之情油然而生,来自巴黎的孩子们慢慢发现了普罗旺斯夏天的美,这种美,是法国文化追寻的核心:阳光毫无保留的倾泻,空旷的公路环绕着橄榄树、杏树,小野花点缀其中;羊群、马儿慢悠悠穿梭, 蜿蜒的河流泛着粼粼的光泽。农庄里,一把摇椅、一束阳光和一颗安静的心就是整个世界。集市里,人们在街角闲聊,玩滚铁球,挑选当日鲜花和美食。在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和酒馆里,好友们小酌一杯,他们相信自己在普罗旺斯永远年轻。微风拂及之处,皆是温情。
两部电影,从不同的情节入手,却都选择法国代表性的南部乡村作为描写展开的背景,主角们汇聚在此,两部影片都从人情温暖的角度来诠释生活的真谛。当一帧帧美得醉人的画面叙述着感人至深的人情关系;当韵味悠长的生活点滴随着影片倾泻而出,法国文化的浪漫情怀跃然眼前:哪怕生活出现变故或者家人一时不能互相理解,我们也要看到活着的美好,发现其中的乐趣、 快乐和情怀。要懂得欣赏美,懂得爱,懂得放弃,懂得把握。
在法国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和这两部电影类似的主题不胜枚举,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描绘着法国民族积极的一面:要生活,而不只是活着的价值观。这种根深蒂固的情怀或许是法国长久以来作为欧洲大国、殖民霸主地位的体现,海外扩张带来的优越生活条件,一改中世纪的贫困局面,奢靡享受之风吹拂了长达几个世纪。随着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势力的衰落,这种生活习俗及其背后的价值观悄悄隐藏到了现代法国人的血脉中,又在对浪漫脱俗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得以释放,于是,我们窥见了法兰西民族享乐派的一面。大势已去后的法兰西,对于享乐的定义也从追求物质的丰富转向了追求内心的享受,即放慢生活节奏、关爱家人、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牵绊。正是这种转变,造就了现代法式浪漫,感动和吸引着所有向往法国文化的人群。
然而,也有不少影视、文学作品反映出法兰西民族的另一面:忧郁。
2006年的剧情片《香水》依据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同名小说改编,描述一位孤僻内向、嗅觉却异常灵敏的天才格雷诺耶为了保留世上最完美的香味而不惜杀人的故事。格雷诺耶生于鱼市,生下来就被母亲丢在一堆鱼腥上等死,但却意外存活下来,之后,在孤儿院又险些被争夺生存机会的大孩子们杀害,最终凭着惊人的运气和意志成为巴黎的一名调香师。之后,对追逐名利不感兴趣的他,最终来到了法国南部的小镇格拉斯,一心寻找保存香味的最佳方法。
整部电影充斥着悲伤压抑的色调和死亡的阴霾,结尾却用格雷诺耶生命的毁灭反衬了一个纯洁灵魂对爱和归属感的不懈追寻,人性的冷漠和利欲熏心正是对现代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香水,这一全片的主旨,似乎象征着富人和穷人的社会隔层,香水,是上流社会肮脏行径的掩盖,也是底层求生者可闻不可及的存在。
2018年的票房黑马《至爱梵高》讲述的也是一个孤独的天才追寻天赋所在,在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勒渴望爱、渴望存在的故事。影片以动画传记的形式,讲述了邮差儿子阿尔芒为把梵高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从而踏上寻找画家生活轨迹的旅程。在阿尔芒与居民们的聊天中,他仿佛看到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逐渐鲜活起来,也慢慢理解了这个悲剧疯狂天才的一生。
两部电影的主人翁都出身贫寒,却天赋异禀,他们没有选择在俗世生活中随波逐流,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走上了追求极致艺术的道路。虽然方式不尽相同,但追求艺术的旅途中,他们流露出来的都是对爱人与被爱的深切渴望。可悲的是,他们那对人情关怀的浓烈需要,最后也化作让他们生命忧郁,走向崩溃和毁灭的缘由。这份忧郁直击人心,两部影片不仅在法国,在世界范围都引起过巨大反响。感动观众的或许就是两个天才悲剧一生背后对生活的执着,对不能随便活着的固执坚持。这份忧郁,看似是法国民族消极的一面,然而其根源都是源于一个初衷:即对丰富内心世界的向往、对爱与被爱的向往。这样看来,似乎忧郁和浪漫不再是两个对立面,而是一种统一的民族特性。
从历史上看,法兰西民族经久不衰的忧郁和浪漫来自法国近代史上的两个时期,分别以大革命和“二战”为起点。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旧制度瓦解,直到1814年的二十五年间,这个民族推翻了一代君主,经历了“恐怖时期”,失去了一个帝国,从欧陆大国退居世界一隅,忧郁难平。此后,以波德莱尔和肖邦为代表人物的浪漫主义运动,表达了一种包含着对旧时代的怀念,又滋生了法国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感情和文化基调,在历史的进程中缓慢融合,融入当今法国人的特性之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法国人浪漫积极的一面,也会时不时惊叹他们的忧郁消极。法国民族经历了从欧陆强国到集权衰弱,从欢欣接受理性主义和资产阶级价值观,到怀念曾经的法兰西骄傲。白乐在其文章中指出:“浓厚的自我批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法国人的忧郁气质,怀疑精神便是法国哲学思想中首要的本能意识。”
历史造就着经历它的人,又把经历中的情绪、情怀融入这些人们的血脉之中,代代延续。浪漫也好,忧郁也好,交汇统一的主题,永远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