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繁荣传统戏剧文化
——记全国人大代表陈澄

2019-09-26刘银珠

人民与权力 2019年9期
关键词:淮剧剧种进校园

■刘银珠

“水袖拂处听淮腔,抚琴弄笛音绕梁。”淮剧是江苏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它能文能武、能古能今、能喜能悲,声腔独特,极具艺术魅力。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澄认为,淮剧艺术在传承传统戏剧文化和推广江苏盐淮地区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新时代戏剧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将淮剧艺术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明德笃行,匠心打造淮剧艺术精品

陈澄出身梨园世家,10岁登台,如今从艺30多年的她,已是梅花奖、白玉兰奖、华鼎奖获得者,有着“淮剧公主”的美誉。近年来,陈澄在工作上重抓精品力作的创作和演出,她和爱人陈明矿联袂主演的大型现代淮剧《小镇》,直面道德危机,还原当下现实生活本真,获得了“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剧目”、第十五届“文华大奖”等荣誉。

谈到《小镇》的成功,陈澄说,最让她感到高兴的是,《小镇》推动了淮剧这个地方剧剧种走上了更高的平台,扩大了淮剧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除了获得专业舞台表演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大奖”,2017年《小镇》还入选参加了中央“新年戏曲晚会”,中央领导同志亲临现场观看。目前,《小镇》已演出179场,几乎演遍小半个中国。今年4月,《小镇》赴欧洲巡演,先后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及荷兰海牙、阿姆斯特丹等市进行展演展示活动,这也是淮剧原创现代戏首次亮相国外。巡演受到当地众多媒体及市民的广泛关注和欢迎,每一场演出都能收获一批异国“发烧友”。

《小镇》的成功不是偶然。淮剧发源于盐城,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8年,淮剧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澄介绍,淮剧是盐城的地方名片,多年来盐城在保护、传承、利用好淮剧艺术方面不宜余力,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淮剧表演人才和创作人才。如何将传统和创新有机结合,将淮剧演员的一身传统功夫转换成贴近现代生活的表演,发挥淮剧艺术在展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的风气方面的作用,是陈澄和她的淮剧同仁们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陈澄认为,只有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焕发淮剧艺术的生命力、创造力,才能担负起文艺工作者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2018年,陈澄主演的又一部原创剧目《小城》惊艳亮相,《小城》是《小镇》的姊妹篇,也是江苏省淮剧团极力打造的灵魂三部曲的第二部。近年来,她还充分发挥淮剧作为地方剧种的特色优势,呼吁继续创作一系列淮剧普法作品,配合公检法机关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用艺术的方式普及法律常识。

守正创新,大力弘扬传统戏曲文化

作为淮剧传承者,陈澄始终高度关注并致力于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传统戏曲的发展需要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如果没有人喜欢戏曲,没有人能体会到戏曲的巨大魅力,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去年陈澄曾提出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的建议,当年戏曲《小镇》进高校演出9场、“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13场。

陈澄表示,戏曲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出校园,通过进校园的活动让传统戏曲文化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让他们在感受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中陶冶道德情操,培育民族情感、家国情怀,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在由衷感叹戏曲之美的同时,愿意主动接触、了解戏曲,成为戏曲的受众群体。

在进校园的演出中,她创造性地采用名家以讲带演的方式,围绕经典剧目,为观众讲解淮剧的起源跟发展,讲解演出剧目的精华所在和创作过程,让观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学习淮剧基础知识。现场邀请学生上台进行互动,学习一小段的戏剧动作,甚至还会在演出前带领同学上台参观舞台布景、灯光,介绍相关配器。这种新颖的演出形式在学生中大受好评,演出现场热火朝天、掌声不断。很多大学生中学生因此对淮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了新的观众群体,出现了追戏现象。

2018年底,陈澄应邀参加山西卫视和著名戏曲制片人白燕升团队合作打造的“伶人王中王”戏曲巅峰会第四季赛事,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王中王称号。今年8月,陈澄和爱人陈明矿作为淮剧界的代表在湖北卫视和白燕升团队合力打造的戏曲巅峰会“中国好搭档”栏目中一路过关斩将,荣获“中国好搭档”荣誉称号。陈澄表示,对于参赛感受最深的并不是最终成绩,而是栏目对于新媒体网络以及App的结合运用给她带来的启发。“通过这样的展示平台,可以让全国观众都能关注到各个戏曲名家的每一场展示,并从中了解更多名家的剧种剧目特色,非专业人士也愿意观看,可以让更多的人,包括青年人关注戏曲、传播戏曲,戏曲也得到了更多的知音。”

她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继续地加大戏曲进校园的覆盖面,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能以更大力度推动传统性演出结合新媒体的宣传形式,进一步扩大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播与推广。

守望传承,呼吁保护戏剧领军人才

“淮剧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江苏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几十年来,我见证了淮剧的繁荣时期,不景气的时期,以及在国家政策扶持以及行业积极自我调节后,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的各个阶段。”陈澄说,在这一过程中,有人走、有人留,剧团曾经长达十年之久,招不上人才。即使是现在,也依然有一些剧种的戏剧名角由于一些体制改革后遗症的问题以及前进过程的迷茫过早地“逃”离了舞台,或是被迫离团成为个体艺术经营者。

传统戏剧领军人才的流失,令陈澄非常担心。在2019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她提出了《关于保护激励领军人才,更好促进优势发展最大化的建议》。“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振兴传统戏剧,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陈澄认为,在领军人才保护方面,当前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激励领军人才和优秀文艺家机制不健全,久而久之优秀人才留不住;因为一些改制后政策遗留问题迟迟没有解决,一些行业中的佼佼者连起码的工资待遇也享受不到;对于戏剧人才在创作开辟的独特风格宣传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有些地方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现状。

“这个事情是要提前做,等到断层了就来不及了。”陈澄建议,对获得“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曹禺剧本奖”等重要奖项的艺术家们进行配套性奖励,对师带徒或自发性义务教戏传戏给优秀青年后辈人才的文艺家进行课时补贴;对一些正在改制过程中或已经改制的戏曲团体里获得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领军人物进行全额财政保护政策;对大师级名人工作室和艺术家传习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到有场地、有经费、有计划,提供良好创作环境;对各剧种中行政表演双肩挑的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杰出人才给予实质性的关怀、关心、包容和保护。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作为。陈澄说,“我来自江苏盐城,铁军精神是家乡最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戏曲演员这个行当很辛苦,但身处这个伟大时代我觉得很幸福。我们淮剧演员对于党、对于人民、对于艺术同样要有坚贞不渝的铁的信念。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必须去爱它,爱到骨髓,融入血液,在舞台上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以精品力作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猜你喜欢

淮剧剧种进校园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优秀剧目进校园
关于淮剧进校园工作的几点做法和设想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