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好百姓健康的“守护人”

2019-09-26

人民与权力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医药医疗心理健康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体现出我们党对人民健康重要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当好百姓健康的“守护人”。

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

互联网医院是近年来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互联网医院一方面拥有线下依托或自建的实体医疗机构,能够提供线上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医院囊括了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在线医嘱与远程医疗等在内的各类系统,可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凭借互联网医院具备的一系列优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

当前互联网医院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缺少成熟经验借鉴,既存在硬件不足问题,也存在软件不足问题,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政策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法律政策有待继续完善;二是社会资本冒进渗入,造成行业过热、无序发展;三是信息化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的基础有待提升;四是政府投入力度有待增强;五是信息安全与监管水平有待提升。为此,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首先,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各地应立足当地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明确当地互联网医院建设目标、重点任务,避免一哄而上、无序推进。其次,加强互联网医院准入管理,健全相关准入标准,严格准入门槛。在互联网医院分层分级评价、电子处方、在线医疗文书、应急预案管理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政策。再是要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医生)、患者、互联网企业等相互之间的法律责任。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政府主导,要把“互联网+医疗”纳入医改之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切实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推动医药体制改革方面的作用。要以财政投入为主,大力推进医疗、医药、医保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同时给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建设给予专项财政支持。加强引导,鼓励和允许社会资本投资公立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疗”时,应避免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医疗行业特点。

三是推进共享可用的信息平台建设。要统一信息平台标准体系。建立全国、省、市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医药、医保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网上即时结算。同时推进民政、公安等部门与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共享共通。要将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纳入互联网医院建设准入条件,设立诸如审方系统、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等关键模块建设作为必要指标。

四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试点。国家层面在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过程中,可选择部分信息化水平较好、积极性高的省市先行试点,各地也可选择部分医疗机构试点互联网医院建设。通过试点,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试点互联网医院成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以此推动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

五是强化数据安全与监管。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健全安全的管控机制,加强安全防护,确保个人隐私安全,建立完善个人隐私保护体制。大力推进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建设,与省级监管平台对接作为互联网医院运营的必备条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从事非法行医、医疗欺诈等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理事长 王静成)

推动中医药产业与现代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

中医药注重“整体观”、追求“天人合一”、重视“治未病”、讲究“辨证论治”,顺应当前疾病谱的变化和老龄化社会到来的新形势,契合“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推动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人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改善保驾护航。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统筹规划中医药服务体系、研究中医药融入现代健康服务业的商业模式,推动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医药产业与旅游、养老、移动互联等现代健康服务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实施“中医药+旅游”工程,实现中医药与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做出了规划部署,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如何推动政策落地。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局及各级政府应鼓励中医药企业开发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一批特点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文化小镇,支持具有中医药文化背景的地区与中药企业联手,创办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出台示范基地的具体扶持政策,对于示范基地在土地供给、项目建设资金筹措等方面,协调地方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给予快速解决通道。

加快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与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有机融合,鼓励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治未病和慢病人群的健康促进等方面快速渗透。以专项的形式,支持企业参与研究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行业标准,实现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二是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力实施“中医药+康复养生养老”工程,实现中医药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医药保健养生与健康养老服务相结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路径。建议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尽快研究制定养老产业与现行医疗保障机制对接的具体政策,实现现行医疗、养老保险对社会养生康体及适老设施的消费覆盖,加快培育一批名老中医和有特色的中医院、基层中医医疗机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健养生、健康养老产业建设,使中医“医养结合”的模式成为社会养老产业的主流,为推进二者融合服务提供制度支持。

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用地供给,设立专项资金,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种方法激励发展前景好、信誉好、口碑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民政部对中医药健康项目给予和国家福利机构等同的国民待遇,扶持一批民间资本的品牌企业发展成为养老养生的龙头企业,起到积极的行业示范作用。

三是工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实施“中医药+互联网”工程,实现中医药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工信部,着手推动古老的中医药诊疗技术与现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全面结合,主动探索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服务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政府牵头设立中医药互联网发展产业基金的方式,合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对中华医药宝库的深度挖掘,发挥互联网在中医药服务资源信息共享、中药质量控制及流通领域的作用,打造移动互联“中华医药”云平台,开发覆盖全国各大中医院门诊资源、特色医疗、中医保健服务在内的手机客户端,以现代科技助推古老的民族产业焕发时代生机,推动国民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缘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晚,尽管现有社区服务已经为居民办事提供了很多便利,在社区建设中也有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版块,但对具体的内容及如何操作的问题却还很模糊,一些地方照搬西方经验的做法,收效甚微。相较社会发展的时代召唤与大众旺盛的实际需求,目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发展迟缓、成效不佳,如何吸取国外经验,结合我国文化背景特点建立有效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是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议:

一要深化思想认知,提高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重要性的认识。社区是个体长期生活、活动的地方,是提升个体生活质量的平台。相较于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更加快捷便利,更能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标。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医院资源十分有限,仅靠医院资源解决精神、心理问题犹如杯水车薪,依托众多社区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持续的心理服务是一种必然选择。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将关注全民心理健康尽快纳入社区日常工作范畴,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要加强基层调研,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三级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议充分调研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并结合不同社区居民文化背景、社会活动特点、行为和生活方式,构建三级预防体系,有层次地提出针对性的工作原则和指导方法,制定相应的心理卫生措施。三级预防体系中,第一级预防是社区人群心理保健的基础,旨在通过心理咨询、健康指导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等形式,在社区推行各种促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第二级预防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社区中常见的心理不健康的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对已发现的患有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居民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以及对危机事件进行及时干预。第三级预防的工作重点是搭建为心理障碍者提供融治疗、训练、康复于一体的人性化服务机构,积极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恢复。

三要优化基础保障,确保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首先是制度保障。要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形成明确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科学的效果评估体系。其次是经费保障。调查显示,资金缺乏是制约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首要因素,建议出台相关制度以保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经费来源,同时将心理咨询和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以保证社区居民拥有稳定的心理服务购买能力。再次是设施保障。为积极有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社区需配置心理咨询室、健康活动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测评工具、情绪疏通工具等,满足多元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四要强化队伍建设,培养社区心理健康高质量、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系统应由专职心理工作人员、兼职心理专家和心理志愿者组成。要引进或培养一批心理学专业人才进社区,保证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配置至少1名专业专职的心理服务工作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医院)应有执业心理咨询师以及精神卫生专家定期坐诊等。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高校师生、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的力量,以兼职、实习、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吸收专业人才充实服务队伍。除了吸引专业人才进社区,还需要培养“本土”的人才队伍,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制定系统专业的培训计划,对社区民警、保安、居委会工作人员等基层对象进行心理学的基础培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服务意识,促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融入到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 焦新安)

猜你喜欢

中医药医疗心理健康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