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城事
2019-09-25覃颖敏
覃颖敏
“今夜出门到如今,衫裤着烂几下身,一心赚钱归家使,不知惹债又上身。”当年,中国沿海一带的渔民就是哼着这首音调简单的《南洋吟》如蒲公英一般漂洋过海,散落在南洋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这首歌承载了当年下南洋先辈的艰难困苦。如今,即使是闲坐家中的小娃娃嘴里偶尔也能呢喃出几句,那段下南洋的风雨飘摇记忆就这样在吟唱中绵延着。
不过,背井离乡的先辈们并未间断与中华故土的连接,他们以抱团生存的方式在他乡繁衍生息。千百年前的南洋印记便镌刻在当年他们落脚的国度和城市里,无论是新加坡、马六甲还是槟城,那些蕴藉着华人旧时光记忆的房屋、庙宇、会馆,无不蕴含着精彩纷呈的南洋往事。
前奏:华人在南洋的第一道脚印
要追溯华人在南洋的痕迹,得回到郑和下西洋之时。
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而当时的“西洋”是指今文莱以西的海域。1405年,明朝三保太监郑和奉旨率船队出使“西洋”,曾经五次登陆马六甲三宝垄市,他用带去的瓷器、丝绸、金银和铜铁器换取当地特产,开展和平贸易,原本袅无人烟的偏僻海岸渐渐有了人气。后来,广大华侨以及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大航海家,马六甲古城便有了三宝街、三宝庙、三宝亭、三宝井、三宝山……
当地的导游在向游客们介绍郑和与马六甲的故事时常会这么说:“马六甲是一棵树名,这棵树是马三宝发现的,没有马三宝就没有马六甲。马来西亚600多年的历史,是从马三宝开始的。”
三宝庙前的三宝树枝繁叶茂,庙内的香火烟雾缭绕。来祭拜郑和的人群里,难以从面貌上分辨是华人还是马来人,亦或是远道而来的印尼人,然而大伙儿都秉持着同样的敬意与怀念。郑和不仅成为了倍受当地敬仰崇拜的人物,他在南洋留下的脚印,也成为了后世华人下南洋的一盏指路灯火。
主歌:别样的南洋混搭魅力
在广西梧州,在海南海口,在中国南方沿海城市时常可见这类老建筑——骑楼,事实上,那是下南洋华人带回国的产物。在新加坡,骑楼有个更通俗易懂的名称——店屋,即是集居住与商业活动两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物,店屋的起源与一位名为莱佛士的总督有关。
在英国人规划新加坡时期,英属东印度公司的雇员莱佛士担任苏门答腊岛的总督,彼时的华人社区人口膨胀十分迅速,被划分为华人居住的区域日渐拥挤,出身英国寒门的莱佛士自己也只能住在木房子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到新加坡,他不得不重新规划移民者的住处。
于是他开始规定店屋的建筑标准,如楼层高度、地基材料、牌匾位置等。按照规定,店屋的临街面要留出五英尺(Five Feet)的公共空间,也就是著名的“五脚基”。为了预留五脚基,店屋的一楼后缩,只留下两根柱子来支撑上层的楼房。各家店屋的五脚基连成走廊,从街道的一端直通到另一端。在炎热多雨的热带,走廊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雨,成为不受天气影响的商业通道。
由于超高的实用性,店屋被大量采用。在新加坡的移民们会根据自己的风格,装饰出形式各异的店屋。华人在店屋的正面挂起牌匾和灯笼,在墙上刻上松、竹、梅、龙和麒麟;伊斯兰教徒在房顶绘出星月和植物标志,在房檐挂起木饰;马来的木雕、希腊罗马式的柱头和拱圈、殖民风格的盾牌和勋章,爬满了店屋的正立面;百叶窗、推拉窗、滑窗、玻璃窗竞相登场。不同风格的民族元素混在一起,共同装饰着一间店屋,具有别样的混搭魅力。
提到南洋混搭,少不了要提起15世纪在南洋海峡殖民地所衍生的独特文化——峇峇娘惹文化,峇峇娘惹(Baba Nyonya)是指中国移民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男性称为 “峇峇”,女性则称为 “娘惹”,他们又被称为海峡华人或土生华人。峇峇娘惹既保留了一定程度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接受了一些马来土著的习俗,在英殖时代,也融入了英式的生活习惯。
在各种文化的交汇下,峇峇娘惹形成了十分独特的民族特色,并且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这一族群文化现今几乎失传,我们也只能从马来西亚槟城的侨生博物馆内想象当年峇峇娘惹的辉煌历史了。
那是一幢浅青色外观建筑,2011年被“Lonely Planet”评为世界十大豪宅之一,它原本是槟城华人领袖甲必丹郑景贵的故居及办公室,建于19世纪末。后来,这座豪宅被一名开发商买下,出于对历史与文化的保护,他并未将之开发,而是致力于还原已被岁月摧残的文物。除此之外,他还从马来西亚及世界各地搜罗相关的文物展览于此,渐渐形成一座高度还原峇峇娘惹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峇峇娘惹文化的精髓在这座豪宅里一览无遗,当年华人富商所使用的中国木雕、英国进口瓷砖,欧洲家具和艺术品;从家居用品,家居摆设,到峇峇娘惹服装、饰品;豪华的起居室、贵气的闺房、气派的宴会厅、立体浮雕装饰的廊道,各种各样的娘惹古董文物彰显着当年槟城富裕华人的奢华生活,百年豪宅风华至今不减,令人大开眼界。
桥段:会馆,支撑起远在海外的华人情
19世纪,大量华人移民下南洋,初到异地的华人们会依血缘、祖籍聚在一起,促使各个籍贯的宗乡会馆应运而生。会馆为初来乍到的华人提供住所,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捍卫同乡福利和联谊彼此,会馆给予的温情为华人团体在南洋站稳脚跟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有一处标志性的华人庙宇,是集合妈祖文化、佛家、道家及儒家思想的中华民族文化旅游胜地——乐圣岭天后宫,又称吉隆坡天后宫,由雪隆海南会馆筹建,于1987年建成。
乐圣岭天后宫的建筑主要为岭南式与华北式的结合体。大殿屋顶可见岭南风格的龙、凤、魚、虾等瑞兽;旁殿、牌楼屋顶则可见到华北式的各种脊兽;庙宇内可见到彩梁、斗拱、雀替、栏杆、藻井、龙柱、琉璃瓦等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结构。
庙内主祭天后妈祖、观世音菩萨和水尾圣娘,每逢神诞、春节、卫塞节等道家、佛家及华人节庆,天后宫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有趣的是,乐圣岭天后宫还是婚姻注册处的所在地之一,每年有众多新人在这里注册并举行集体婚礼。香客、新人和游客络绎不绝,已成为乐圣岭天后宫的常态。
比起雪隆海南会馆,许多南洋会馆的前景并不乐观,在会馆的定位早已淡化式微的今天,老一辈或许有感情牵绊,新生代却难与会馆产生联系。然而在吉隆坡的百年茨厂街,会宁公会却以另一种方式在社会发展洪流中找寻到了新生命。
吉隆坡茨厂街,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且留有华人移民开埠历史记载的地方,其旧街区上还藏有许许多多的隐蔽式咖啡厅和艺术空间。五层楼高的雪隆会宁公会就在旧街区戏院街(Jalan Panggung)上。
在房租楼价日渐上涨的区域,能找到一处地方开辟为艺术空间实属不易。雪隆会宁公会放弃了高额的商业租金收入,将会馆租借给文艺青年们。会宁公会“搞好整条文化街”这一期望,让年轻人备受鼓舞。公会优越的位置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原本暮气沉沉的公会也因文艺团体的注入,重新焕发生机。
在会馆的顶楼有一家无头体天台艺术空间,字面解读为“没有头的体系”,意指无人管的区域。无头体的创始人们利用天台打造了生态种植区,种的菜除了自己吃,多余的还会送给附近邻居或卖给餐馆。它极其低调,即使在入口处就悬挂着吊牌,若没人给予正确的导航,很难发现这个隐藏的艺术空间入口。 一直以来创始人们都在做独立音乐、展览、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非商业化的经营模式让他们并不想大肆宣传,来这里的顾客都是寻着细微的“风声”而来的。
然而很多人甚至媒体都会误认为这里是一个隐蔽式咖啡厅,或许是因为有提供酒水或轻食的关系吧。事实上,这里没有固定餐单,别以为会像一般咖啡厅般,有人会为你递上餐牌,为你介绍菜单等等。如果对这里任何事或展品有疑问,你必须主动试着跟每个人交流。
看看四周独特的人和物,与旁人聊聊这个艺术空间,在拉近自身与艺术距离的同时,无形中也拉近了青年一代与历史悠久会馆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