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在他乡为异客北京会馆游

2016-01-12

时尚北京 2016年1期
关键词:戏楼芜湖会馆

求学、旅游或是出差在外,人生地不熟,如果有一个同乡的大本营,不仅能安抚在异乡孤寂惆怅的情绪,也能因为是同乡从而在生活上甚至是事业上有所互助。其实古人早在明朝的北京就成立了这样一种会馆。北京城文化名人荟萃,很多人最早来北京的落脚点便是各地在京设立的会馆。

会馆在北京的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推动过北京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今天,大多数会馆已经面目全非,在城市的改造中,不少馆舍被夷为平地,园林被毁,碑碣散失。少数会馆被当作历史文物,得以保存下来。今天咱们就去逛逛往昔的会馆,追忆曾经的故事。

求学、旅游或是出差在外,人生地不熟,如果有一个同乡的大本营,不仅能安抚在异乡孤寂惆怅的情绪,也能因为是同乡从而在生活上甚至是事业上有所互助。其实古人早在明朝的北京就成立了这样一种会馆。北京城文化名人荟萃,很多人最早来北京的落脚点便是各地在京设立的会馆。

会馆在北京的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推动过北京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今天,大多数会馆已经面目全非,在城市的改造中,不少馆舍被夷为平地,园林被毁,碑碣散失。少数会馆被当作历史文物,得以保存下来。今天咱们就去逛逛往昔的会馆,追忆曾经的故事。

北京会馆

芜湖会馆

中国“会馆之父”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不久,一家“京都芜湖会馆”在皇城根下的前门外长巷五条胡同内挂牌面世,算起来,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这是当今历史学者们公认的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会馆。会馆有东西两院,各矗立着一株高大的香椿树。正厅有3间,各式厢房小屋16间,沿街铺面房屋7间,灰棚房6间,面积约1111平方米,规模在当时十分了得。而如今长巷五条7号墙外挂着芜湖会馆的牌子,但会馆已被岁月磨砺得残破不堪,早无往日的风光。

这位创建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家会馆的人名叫俞谟,安徽芜湖人,字克端。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以选贡的身份任南京户部主事,相当于现在财政部的局级干部,迁都北京后转任工部主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航政等。

迁都北京后,随之政治经济中心北移。芜湖商人纷至沓来,寻求俞谟的帮助。芜湖举子入京会试照例要拜访京都的芜湖籍官员,冀望他们能在食宿上提供方便,在京的一批芜湖籍官员远离家乡千里之远,也迫切需要通过聚会来祭祖敬贤或排解思乡之忧。这就促使了经济实力较为强大的俞谟萌生出创建会馆的念头。于是,他自掏腰包,在前门外“置旅舍数椽,并基地一块”,把“京都芜湖会馆”推到了历史的平台上,一个伟大的创举就这样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诞生了。据研究会馆史的胡光明教授等人说,“京都芜湖会馆”挂牌之后,“各州县在京官商,纷纷效仿,慷慨乐输,京中会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形成北京特有的人文景观”。

之后的数十年间,各省在京师纷纷以建会馆为时尚,这些会馆大体有三类:一是为官绅乔寓之馆;二是既为官绅又为科举士子住居的馆所;三是专门为赴科士子住读之所。一、二两类在北京内城,第三类建在京师外城。

北京会馆

河间会馆

会馆的规矩

要在会馆里相安无事、和谐共处,就得有个规矩,一般各家会馆都订有住馆的规章制度。位于果子巷69号的河间会馆,保存下来了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住会馆客寓规条》,可以从中窥见这类条规的大体内容。

《规条》的住宿规定:“会馆原为乡、会试寒士及候补、候选职员而设,此外别有事故者概不留寓。”永远不得携住家眷,并且遇乡试、会试之期,所住补选者均应移让。对乡试、会试及第,等到分发官职者分别规定不同的捐款数额,“以为寒士卷价及周则同乡忧戚事故之用”。到后来,这些规定也逐渐废弛。会馆同住户最终形成了房主同一般的房客的关系。这也正是后来的鲁迅、沈从文们同会馆之间的关系。

北京会馆

南海会馆

会馆里的变革

北京宣南地区的会馆以文人试馆林立而著称。明清时期,宣南聚集了大批来京赶考的试子和读书人。清代科举达到全盛,试子们从南方旱路公车进京,必走卢沟桥进广安门,于是为他们服务的地方会馆大量地在宣南产生。据统计,宣南会馆数量占北京地区会馆总量的70%以上,在宣南产生了独特的“士乡”现象。从现存会馆碑记拓片中尚可看到宣南会馆当初的盛况。

北京宣武门米市胡同43号的南海会馆,可能在中国所有会馆中最有纪念意义。南海会馆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是广东南海籍京官所捐资购置。以后不断扩建,到光绪三年(1876年)已发展成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面积有5600平方米,由13个小院组成的大会馆。光绪八年(1882年)康有为来京应考,居住在北跨院的中间院子里,因院中有七棵树,所以又叫“七树堂”。康有为在南海会馆创办了宣传变法思想的报纸《万国公报》,写过很多维新变法的诗文,并创立“知耻会”。断断续续加起来,康有为在这里住了十六年。

南海会馆当时是维新派的重镇,康有为常在此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共商变法。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有名的“公车上书”的万言书是康有为在这里起草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密使人将让康有为迅速逃走的衣带诏送到南海会馆。“戍戌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也是从南海会馆被捕走的。

当年,会馆中13个院落既独立又有高丈余的木质走廊相连,内有假山、花回、凉亭。而今,会馆一片破败,居民私搭乱建的小房密密麻麻,七树堂的七株古槐也仅剩一株枯桩。

北京会馆

湖广会馆

推动中国戏曲发展

明清时期,经济的繁荣带动各种戏曲的发展,但是当时能供市民观赏的公共剧场很少。为了能使全国各剧种能来北京演出,会馆的戏楼就有了大显身手的余地。据统计,北京会馆中有17个建有大小不a等的戏楼,其中正乙祠、湖广会馆、安徽会馆、阳平会馆的戏楼尤其有名,被称为“四大戏楼”,蜚声京城。一时间,汉剧、豫剧、蒲剧、粤剧、黄梅戏等许多剧种,在有关会馆中竞相上演。以致清嘉庆年间的查撰曾有,“长安会馆知多少,处处歌筵占绍兴”之叹。这些戏楼为各种地方戏曲在北京演出提供了条件,促成了乾隆末年的“四大徽班”进京,终于形成了融合各个剧种的皮簧戏,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由此诞生。

坐落在宣武区虎坊路3号的湖广会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张居正捐私宅修建了全楚会馆,后来成为私人住宅。清朝文学家纪晓岚也曾在这里居住过。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成湖广会馆,总面积达43000多平方米。道光十年(1830年),会馆里修起了大戏台,湖广会馆是目前北京仅存的建有戏楼的著名会馆之一,也是按原有格局修复并对外开放的第一所会馆。

会馆戏楼对外开放,打破了地区的界限,使京剧能采各剧种之长,由地方的上升为民族的文艺形式。许多梨园泰斗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等,都曾在湖广会馆的戏楼演出献艺。会馆戏楼在繁荣北京的文化生活,推动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97年9月6日,湖广会馆作为北京戏曲博物馆宣布成立。

猜你喜欢

戏楼芜湖会馆
一岩九饮会馆
芜湖滨江天际线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及其戏楼考述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介休城内五岳庙及山门戏楼考略
修武一斗水关帝庙戏楼及其碑刻考述
四川屏山县禹帝宫会馆戏楼及戏雕考论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镇远·两湖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