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竹编织 曲艺杂技蜚声中外的博白名片
2019-09-2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如果说广西博白县是南流江畔的一颗明珠,那芒竹编织、杂技艺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颗明珠中最亮眼的一部分,这些本是行走江湖、养家糊口的手艺,在博白人手中渐渐演变成了一座城市的名片,成为博白人代代相传的共同记忆。
与芒编技艺交错的一生
在博白海拔较高的山地、丘陵和荒坡原野,常常能看见成群生长的芒草,一米多高的叶柄上长着许多长穗伏花絮,秋风一吹,从根到花絮就都变成了枯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煞是好看。除了用作观赏,聪慧的博白人也将芒草作为编织工艺的主要原料,是驰名中外的“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
博白县民族编织工艺厂董事长莫承振出生在一个芒竹编织世家,历经4代传承,目前已经有100多年的编织历史。小时候,父亲坐在煤油灯下编织芒竹工艺品的场景一直让他印象深刻,1974年高中毕业后,他便师从父亲学习芒竹编织工艺,勤奋好学的他手艺日渐纯熟。1977年,他成为了县外贸样品开发制作小组成员,主要研制开发动物造型的芒竹制品。
1979年,莫承振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在广州举行的进出口产品交易会,习惯了祖父辈肩挑手扛式售卖方法的他一下子被展销式的销售方法所吸引,决心把芒竹编织事业做大做广。次年,他利用自己的积蓄,带领50多名青年一起成立了莫屋编织厂,在全县十几个乡镇成立了编织点、代收点。为了让编织工人更快地熟悉编织手法,莫承振晚上在厂里根据外贸订单要求研究、制作模具,白天就把模具发到农民手中,每天往返路程达180公里左右。“艰辛的创业之路不断磨砺着我的意志,也为我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时至今日,莫承振依然感谢自己的这段经历。
广交会是编织厂打开外国市场的重要渠道,从1983年起莫承振就坚持每年亲自参加,除此之外,1986年编织厂还在广州、深圳等地设立了办事处,主要面向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公司洽谈国际业务,从此订单量大幅增加,设立的编织点也从区内拓展到区内外各地。
芒竹制品结实耐用、简洁美观,是如今很多人购买家具、摆件的首选,但为了提高芒竹制品的耐用性,做到防虫防霉防变形,莫承振摸索了十多年的时间。大多数编织厂在产品加工成半成品时才会进行相关的处理工序,而莫承振的编织厂在对原材料进行处理时就会预先进行加工,二次工序处理能够保证即使在潮湿的梅雨季节也丝毫不用担心,这是莫承振对自己产品质量的信心,也是其产品能够获得众多国内外客商信赖的原因。
2007年8月莫承振获得了当时广西芒竹编织行业唯一的“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不仅仅源自于他对编织工艺的不断探索,还源于他对芒竹编织工艺传承的坚持和执着。同大多数工艺大师只在家族内传授技艺不同,莫承振为了让更多人学会芒竹编织工艺,首创集编织工艺培训、样品陈列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培训模式,培养了刘林新、莫志军等5名玉林市工艺美术大师和13支编织工艺设计、制作经营队伍。
另外,除了利用芒心、丹竹等原材料制作编织手工艺品,莫承振经过多年的摸索,还研制出了利用藤、草、麻、木等天然植物编织成工艺品的技术,变废为宝。现如今,莫承振从事芒竹编织工艺美术设计、制作工作已经42年,民族编织工艺厂3000平方米的芒竹工艺品展厅陈列着3.1万多件套编织教学样品,形成了年接待3万人次参观学习的芒竹工艺特色文化传播格局。
谈及成就,莫承振感慨地說:“博白编织历史悠久,是博白人在独特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民间工艺,既是地域文化长期沉淀的产物,也是博白人适应环境并逐步个性化的结果。我想把这门手艺好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博白的记忆。”
百年祠堂里的新一代
爬杆、晃梯、压腿、下腰、倒立……这一项项基本功对于博白县杂技艺术团的孩子们来说还只是热身,从每天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半,除去午休的时间,还有更多的高难度项目等着他们去练习。
早在明朝,杂技艺术就已经根植于博白民间,并日渐成为一项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今的博白杂技在国内外拥有很高的声誉,在国内外年均演出达3000场以上,上千万观众观看,2014年中国杂技家协会授予博白县“中国杂技之乡”的称号,成为目前长江以南地区唯一的杂技之乡。
博白县杂技艺术团位于北街口巷的刘氏祠堂内,祠堂是抗法民族英雄刘永福回博白省亲时所建,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博白县少有的姓氏祠堂,也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白县杂技艺术团自1957年建团后就一直在祠堂内训练,一批批学员从这座历史悠久的祠堂出发,一步步走向了国际舞台。
博白杂技艺术团成立之初只是一支仅有20名多名演员的小队伍,经过一个甲子的发展后不断壮大,成为县城杂技艺术团中的国际传奇,不仅在桂林成立了分团,还曾经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演出,成为国外观众熟悉和喜爱的“文化大使”。
1995年,黎玉华成为杂技团的一名学员,如今已经是副团长的他曾经到过30多个国家演出,目前负责杂技团的日常训练和招生工作。比起曾经大家挤破头到杂技团学艺的盛况,他坦言前几年杂技团曾出现过人才断层的情况,现在在团里训练的学员大多来自于各乡镇的贫困家庭,通过选拔后免费招收他们学习杂技,通过两到三年的学习,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改变自己的命运。
黎玉华副团长介绍,目前杂技团的学员大多都是十三四岁左右的小学员,平常除了各类基本功的训练还需要兼顾文化课的学习,虽然辛苦,但孩子们都学得很认真并乐在其中。庞天生、庞天华、庞天润三兄弟因为家庭条件不好,2016年8月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到杂技团学习,经过半年的学习已经在博白扶贫慈善晚会、博白春晚等大型晚会中表演过节目,“我很喜欢练杂技,我会好好练习,争取早点学成,让家里过上好生活。”作为大哥的庞天生坚定地说,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谈到杂技团的未来发展,黎玉华老师说,博白杂技艺术的传承,未来要依靠这些孩子,目前他正在积极申请技术扶贫的相关事宜,不仅仅是为了杂技艺术的传承,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习技艺、完成学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