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2019-09-25刘艳华
摘 要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关键。 56个民族和谐发展和边疆稳定有着密切联系,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模范自治区,长期以来在巩固边防、增进民族团结、促进世界交流都做出了积极贡献。文章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阐述,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特点,最后提出了现阶段加强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途径。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地区 民族团结进步
作者简介:刘艳华,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205
目前,筑牢我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开展的重心。在新时期,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国家认同感、文化自豪感,促进各民族之间情感交流。内蒙古自治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成分和传统文化在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现阶段对共同体意识进行全面探究,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根本
我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具有多样性、多元性,但同时也产生多变性的矛盾,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只有牢牢的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内涵,才能充分弘扬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就是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根本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
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开拓过程中,要充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才能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近年来,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文化富强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树立中国意识、国家意识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共同铸就中国梦,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方向。
(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首先,应该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需要增加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多元一体的统一意识。其次,还要在文化交流交汇过程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注入新鲜活力。最后,要创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它是在发展过程中以信仰、信念、动力支柱作为支撑。全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推动民族文化治理体制的建设 。
二、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特点
(一)民族关系与内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过程中,应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各族人民精神的内涵,也是全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基础。内蒙古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区域。在整体上来看,全国各区域民族关系发展都是和民族地区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目前,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愈加重视,实施民族政策的同时,各民族间的交往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交往也日益频繁。鄂尔多斯市在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呼和浩特市也是自治区首府,在各个区域发展过程中包容并蓄,凸显民族特色 。
(二)内蒙古民族关系的格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内蒙古经过70年发展过程中,尊重主体民族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和文化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格局,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实际上增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感情,文化方面的交流、吸引、互相影響、形成了和谐的局面。目前,随着政治交往、经济文化日益频繁,推动着各民族群众关系日益深化,其主流和总趋势都是民族团结,民族间的隔阂和分离越来越少,各民族和平共处,经济频繁接触,文化交流贯穿整个内蒙古区域发展 。
(三)内蒙古民族文化认同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民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过程中,应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以正确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全面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更好的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之一,在这里有蒙族、汉族、回族、鄂温克等49个民族共同居住。各民族结成了多元互动的文化关系,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从而实现相互交融的状态。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群体和个体对本民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传承和继承,在民族群体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本民族的自我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将这一理念深入个人价值观,为后续行动进行指导,在文化上进行相互交融,形成对自身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 。
三、现阶段加强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途径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融合的成果,能有效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进行民族区域自治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族事务的方针和主张,融入民族管理和发展的实践经验及智慧。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实现的区域,它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促使内蒙古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全方位的把握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有多民族形成的统一国家,在我们生活在神州大地上,是由不同的民族,历经岁月磨难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我党民族工作,早在建党初期就培养了少数名族党员、锻炼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还有,早在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就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基本的指导原则,提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式和策略 。
(二)转变发展思路,加大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加快少数民族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坚持五个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过程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过去农牧粗放经营模式,挖掘和传承主体民族传统经济特点,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以农养牧,走精加工、细加工,高附加值与现代化手段紧密结合,增加内蒙古农牧民和其他各族人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农牧协调发展,城镇有序发展。把各民族区域生产发展力作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任务。自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在新时期应该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缩小内蒙古和东部发达省市之间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内蒙古在基础教育方面,重建农村牧区中小学,大力提倡蒙汉合校、汉授与其他各民族的合校,给各民族的青少年提供互相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创造平台,文化历史的学习了解是增进文化认同,增进感情、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
在考核干部方面,要求汉族干部在工作生活的区域内必须学习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能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一项考核标准。鼓励干部积极主动学习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与现状,成为民族团结的标杆,这有利于干部能够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深入基层,了解基层,融入基层团结群众,做群众的工作,做群众真正的利益的代表者,急群众所急,来落实国家政府的大政方针,谋地区的发展。
(三)与时俱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时代应该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发挥各民族群众的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道德基础,可以激发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弘扬共同体价值目标,通过不断强化意识,强化各民族人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强化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目标,激励各族人民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进而实现各民族人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的树立,这样才能在最大范围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着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共同价值的理念,这样更好的持续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民族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不断实践,民族关系呈现出平等、互助、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而内蒙古民族关系的良好发展,为自治区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社会事业等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现阶段需要针对当前环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有效实现我国各民族团结。
注释:
陈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京津冀各民族共有资源建设的调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5):10-17.
张学敏,石泽婷.民族教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建设的内生逻辑 ——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及其政策回溯与前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4):5-18.
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3):9-13.
代建明.内蒙古70年经验与启示——第40期内蒙古发展改革论坛综述[J].北方经济,2017(6).
史诺.民族团结视角下的新时代内蒙古那达慕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J].记者观察,2018(3):143-145.
李仁虎,殷耀,任会斌,等.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J].半月谈,2017(15):51-53.
董波.蒙古族敖包信仰仪式中萨满教与佛教文化交融现状的根源探析[J].世界宗教研究,2018(3):180-186.
包钢党委宣传部.红色包钢不忘初心 守望相助共同发展——包钢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