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09-25彭红梅于似芳赵玲玉
彭红梅 于似芳 赵玲玉
(一)
《四季之美》是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有《古诗词三首》(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张继的《枫桥夜泊》,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有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有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鸟的天堂》、贾平凹的《月迹》。
这个单元,古诗词与写景散文自由组合,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让学生跨越时空(从唐代到清代到现当代),跨越国界(从国内到国外),领略诗人、词人、作家笔下的景物之韵味,体悟作者寄情于景的那份情思,品味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对生命独特的灵性与热爱。因此,本单元的阅读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优美语句的反复品味,想象语言所描绘的意境美,体会作者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同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经验结合起来,尝试写自己身边的景致,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生活、生命的热爱。
《四季之美》选自日本著名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作品《枕草子》。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清少纳言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期的三大才女。她的随笔作品《枕草子》被后世誉为“日本散文鼻祖”,执笔于在她宫中供职的时候,成书于离开宫廷之后。作品记叙了作者在宮廷里的所见所闻。作者出身于中层贵族,这部作品虽然反映了社会等级之间的不平等及其对时代的忧虑,但是着力渲染的还是对日本天皇皇后定子的赞美,对日本贵族社会的肯定。在这部几乎可以说是凡事必录、被作者戏言为“笔也写秃了”的作品中充溢着作者本人所感受到的四季变化的微妙之美,以及属于平安时代的斑驳的风俗世相、复杂的人情世故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的瞬间之美。
《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全文四个自然段,春、夏、秋、冬各为一段。300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后面语句作者就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语言简洁,仿佛一位邻家女孩娓娓道来,娴静委婉,韵味不尽,值得再三品味。在清少纳言的眼里,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是最美的时刻。四季之美在四时:春天的黎明,鱼肚色的天空与红紫云彩交融;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着实迷人;秋天的黄昏,点点归鸦、比翼联飞的雁群,传递着回家的温暖;冬天的早晨,火盆是和谐的保障。字里行间,作者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单位:四川遂宁市大英县隆盛镇石门小学校)
(二)
《四季之美》是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安排的课文有古诗,有词,有散文。单元导语“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景物描写多见于诗歌、散文,小说中也随处可见。所谓的静态美,即在某一个时空范围内相对静止的状态,突显事物本身的特点给观赏者带来的感受。而动态美则突显事物变化的情况给观赏者带来的情感冲击,包括行为或状态的变化。两者共同的特点是观赏者都需要主动去建构事物之美,这需要观赏者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力。因为“美”并不是事物自身必备的属性,而是人的心理反应。《四季之美》一文的标题体现了作者(观赏者)以四季为观察对象,在四季本身及其变化中建构自己的美学感受。用“之”而不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的”,突显了其后的“美”。“美”是个人的心理感受,同个人观点一样,也是可以成为主题的。
《四季之美》是散文文体,作者采用了排比构章——四个季节平均用力,并无开篇的铺垫和结尾的总结——是典型的排比模式。既然是排比构章,则各段中
必有相似的构式:每段的首句构式都是“A最美是B”,A是四季之一,B则是一天的某个时段。
例如:
春天最美是黎明。
夏天最美是夜晚。
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此构式的作用便是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该季节某个特定的时段。不同季节审美的时段不同,这本身亦是一种变化。
首句过后,便是对此季节此时段的描写,除春天外,后面三个季节末句都是对美景的感叹。区别在于,唯有春季是描写的静态之美,后三者均是呈现动态之美。
春季的黎明,作者建构了朝霞之美。其中叠词的使用“一点儿一点儿”“红紫红紫”蕴涵了情感。“鱼肚色”是一种鉴于白色和淡粉色之间的颜色,近似于鱼腹部的颜色。
夏天的夜晚采用了对比,“明亮的夜晚”与“漆黑漆黑的暗夜”,用“固然……也有……”来突显后者。将焦点集中在萤火虫上,然后再用“即使……也有……”来进一步渲染(从“无数的萤火虫”变化到“一只两只萤火虫”)。这里的动态美有两层含义:一是萤火虫的飞舞是动态的,这是行为之美(突显萤火虫的行为,局部);二是夜雨中萤火虫由多变少后的空灵之美,这是状态变化之美(包括环境,整体)。
秋天的黄昏,再细分为两个时段,一是夕阳斜照西山时,二是夕阳西沉时。前者光线尚明,可见飞行中的留鸟和候鸟,突显动态的视觉之美;后者则夜幕降临,突显各种声音之美。
冬天的早晨,再次运用了比较,不过采用了另外的构式“当然……就是在……,或是在……,只是到了……”。这是多重比较,采用一个复杂长句一气呵成。与前面不同,此段中事物的变化与心情紧密结合起来。比如:“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作者单位:河北承德市隆化县隆化镇第一小学)
(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一方面要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情感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使每一次教育行为都能让学生在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时领略各地的风光,开阔眼界,丰富人生阅历。五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写景课文,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学习写景文章必然离不开感受、情感,所以体会“情”很重要。因此,“读”是这类课文教学的精髓,更是这类课文教学的生命线。新课标指出,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让学生多读多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四季之美》一课课后习题一就提出了“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诵课文”的要求,只有让学生用心、用情地去读,读出语言文字的灵动,才能教出本单元阅读文本的个性与特色,才能充分将本阶段“读”的目标落实到位。
一是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预读习惯。到了五年级,虽然已经过渡到了高段,但字词仍然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需要继续重视。本篇课文要求会认读“窠、凛”等六个生字,会正确读写“黎、漆”等10个生字和“黎明、红晕”等16个词语。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量不大,而且他们也掌握了很多学习方法,在这块的学习上,应该放手给学生,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识字经验和熟识的语言要素,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识字,在預习中完成。对于个别难理解的字词,则可以采用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运用,最终达到会写好生词及会理解的目的。这些都属于语文学习的基本保障,都应在教学中得到落实。解决好字词,再做进一步要求,把每篇课文认真读3~5遍,难读句段反复读,特别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朗朗上口。能用一定速度默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做上记号,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积累,借助字词典初步理解词句意思。在预读中搜集相关资料,并做好整理。
二是营造氛围,让所有学生都读得动起来。学生读的过程也就是用声音、动作、情感实施思维的过程。要把学生引进读的情境,让所有学生都读得动起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出来。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惜时间让学生多读,也可以教师范读。读书要充分,课文不读熟不能开课。第一遍初读让学生感知课文大意。初读如打桩,只有这个“桩”打结实了,阅读教学才有深厚的“底子”。第二遍是精读,着眼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全面把握课文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去读课文,那就是第三遍潜心品读,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读也就是潜心会文品神韵。写景文章大多文字优美,词汇丰富,用语精当,有色彩,有声音,有个性,有情感,给人以美的想象,情的渲染,意的激发。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品读要品词析句。品词可以结合图画、生活经验、语言环境、动作等来完成。文学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教师引导学生品析句子,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揣摩语言的精妙。第四遍就是诵读意境美妙的文章,让学生反复诵读,面对面地与文本进行交流,给学生带来无限的精神滋养,以至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注重迁移、强化拓展“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循环,也包含了学习语文的方法、过程和目的。课后设置了一道选做题——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习作中也安排了运用积累的表达方法,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感受世界的奇妙与美好。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不断地模仿和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在教学后,应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周围景物的独特魅力。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观察的过程,也是选材、构思的过程,同时更是学生情感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习作的情感会随着活动不断深入,在通过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言语丰富的内涵的基础上,逐渐升温,直到情绪饱满地诉诸笔端,在运用中提升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四川广元市旺苍县普济镇中心小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