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类课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2019-09-25孙静
孙静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庄子》中有《寓言》篇,“寓言”二字即始见于此。外国寓言作品中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还有古印度的寓言。
那么何为寓言呢?在传统的文论中,认为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所谓“寓”,即“寄托”之义也,寓言就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一种简短的故事。谭达先在《中国民间寓言研究》中指出:“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叙述和描写时,很少用繁冗松散之笔;语言非常准确、精练、生动,在一篇故事中有的语言还具有特殊的幽默感、风趣性和寓意性。” 关于寓言是否是一种有益于儿童阅读接受的文学样式,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有过关注和探讨。不管怎样,寓言已经走进了教材。但是,当寓言进入教材的时候,情况也并不容乐观。
现状一:教师的文体意识薄弱
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无视文本作为寓言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一味抓字词、抓朗读,美美地读、深情地体会等,模模糊糊一大片。如下为一位教师执教《狼和小羊》的片段。
师:谁能读出大灰狼凶恶的语气?
(生朗读)
师:这只大灰狼凶恶吗?
生:(齐)不凶恶。
师:那谁再来试试看,要把“恶狠狠”“扑去”等词语强调出来!
(生再读。师不满意,一直训练到下课。)
作为体会人物形象手段之一的朗读,不是不可以用,但是不能作为主打,甚至是唯一。在这节课上,教师主要以“优美的朗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这就是说,教师默认这篇文章“值得教”的是朗诵,它的文本价值在于其优美的语言文字。但是,寓言是在故事中穿插道理的一般文学形式,寓言的教学价值是在呈现其文体的一般特点。现在不少教师对语言文字有一种误解,认为优美的文字才是语言文字的价值。但事实上,独特的叙事结构也是一个文本的价值。一个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具体的语言几乎时时发生着变化,但为什么这个故事仍然是这个故事,它不会消失?因为这类文本的价值,一定在于它的叙事结构上。很可惜,大家往往忽略了这些,文体的意识极其淡薄。
现状二:教学过程的机械简单
还有一类与上一片段中提到的恰恰相反,他们牢牢抱着寓言的寓意,教学过程中一切的一切均为了寓意而来。看起来好像重视了寓言文体,实际上是机械、简单的,甚至是粗暴的。如下为一位教师执教《揠苗助长》的片段。
(生熟读完课文后)
师:“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生:拔苗,帮助它生长。
师:“揠”就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在批评什么样的人呢?
生:批评过于急切的人。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以后做事要有耐心。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中要有耐心,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否则会事与愿违。
在寓言教学中,有的教师生怕学生难“明理”,很少给学生自己判断推理的机会;更怕学生想远了收不回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思维刚一出格,就立即制止,结果学生的思考唯老师所想是瞻,养成直线的、单一的思维模式。现在不少寓言教学都是四段式:熟悉故事—理解内容—推测道理—揭示寓意。其实,在文学作品中,文本既是客观的,又是开放的;接受是主体的接受,却又离不开客体的制约和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儿童文学的接受有其特殊性,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状况。在创作层和阅读层都介入了很大程度的成年人因素,致使分量占优势的成人观念难免会与儿童本位的审美取向发生碰撞与冲突。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的教化和塑造的指导作用,还要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并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当的价值观引领和指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寓言的魅力,就是让寓言复活,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讲的不是狐狸和狼,而是我们自己。
既然寓言一般都是假托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达到讽喻劝诫的作用,那么,寓言故事入选课本作为教材,它的语文价值就是呈现寓言的结构,一般特点就是借助故事说明道理,即从原初情境到寓言本身,再从寓言本身到普遍情境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教学寓言时有几点是必须要关注的。
一、基于文本结构——由内而外,重现故事
寓言故事一般高度凝练,极少铺陈细描,但它却得以世代流传,那么恒定不变的是什么?就是故事的结构。比如《狼来了》,版本众多,有的版本中说的是放羊的孩子赶着羊很无聊,于是想出了恶作剧,喊狼来了;有的版本中说是他想看看人们惊慌失措的丑态,于是喊狼来了;有的版本说他喊了三次,人们再也不愿去帮他了;而有的版本写到了第二次人们就不相信他了。这些细节的出入并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讲述,关键就在于,开头——放羊娃喊“狼来了”说了假话;发展——人们几次三番被戏弄,然后不再相信他;结局——说谎者自食恶果。所以,相应的教学策略就是复述故事、重现故事。
复述课文,不是单纯地把课文重复一遍,而是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习用自己的话讲一个故事,这也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是对故事情节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复述?
一是可以采用“结构树板书法”,依据主要情节把故事结构形成树状板书下来,让学生借助板书有所依,进行回忆、复述;二是可以采用“关键词提示法”,在故事几个重大的转折处提炼出关键词,学生围绕关键词开展复述;三是可以采用“多画面重现法”,投影故事画面或出示文中插图,像连环画似的,学生看画面、忆情节、说故事。如果学生能够完整地、绘声绘色地复述出故事,就基本上理解了故事内容,也为提炼寓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人物价值——由表及里,丰满形象
寓言的价值在于寓意,也就是在于它所说
明的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然而,寓言故事的寓意往往包含在它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正如寓言作家陀羅雪维夫所说的那样:“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因此,寓言故事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指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形象。
为了刻画形象,寓言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有语言描写,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自说自话,“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正好揭露了它以此掩盖自己无能为力的本质。有动作描写,如狐狸“转身离开”、蝉“扔”下树叶等等。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语言、动作、神态,通过朗读、复述等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形象,在复述过程中巩固形象。
还可以采用一种叫“角色自居”的方法,把学生带入文中,感受人物所言所行,体会其背后的潜意。比如在寓言《狐狸和葡萄》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揣摩狐狸的心理:“各位狐狸,你们现在已经是饥肠辘辘,突然看到葡萄园里那一串串硕大的葡萄,会怎么想?”学生纷纷答:“太好了,马上就有吃的了!”“这下我的瘪肚子可以好好地美餐一顿了。”“真是心想事成啊!想要吃东西,东西就来了……”反正是一派兴高采烈。
“可是当你们到葡萄园边发现门关起来了,锁得严严实实,篱笆墙也很牢固,压根钻不过去,肯定没法子吃到了。你们又会怎么想?”这下“小狐狸们”个个义愤填膺:“怎么回事?命运怎么这么捉弄我?难不成让我望梅止渴?”“天啊,闻得着葡萄香,吃不到香葡萄!太惨了……”“受不了了,肚子叫唤得更厉害了,我要饿昏过去了。”
教师假装疑惑:“那你们后来为什么都要说这是酸葡萄呢?你看,你们都闻到葡萄成熟的香味了!”学生们,也就是“小狐狸们”立刻说:“看得到吃不着,再不来点自我安慰,我就要郁闷死了!”
你看,变身为故事中的人物,参与到文本创设的故事情境之中,把握其言语、心理,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共同对话中,一个“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的形象就凸显了出来,也自然而然地揭示了寓意。
三、基于现实链接——由此及彼,彰显寓意
法国著名的寓言作家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这提示我们,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寓言中所讽刺、批评的真正对象,是现实生活的人或者现象。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
从文章本身看,为把道理说清楚,故事中常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遣词用句极富表现力。所以,首先可以采用“表现手法分析法”让学生回到文中,看看文章是运用了哪些词句、哪些手法进行描写的,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体会体会,并做批注。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理解、提取、分析、概括信息找出问题的答案。不仅揭示和理解了寓意,同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其次可以采取“联系实际迁移法”。一则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就像橄榄一样令人回味无穷。实际上,现实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的,寓言不过是现实生活的折射。现代社会纷繁复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寓言故事,切实帮助学生去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将规律内化为自身的心理与认知模式。比如学了《揠苗助长》,引导学生观照自身,平时生活中有没有“欲速则不达”的时候呢?有没有为了快速得到最终结果而做出了蠢事呢?彼时是怎么想的,此时如果遇到同样的情形,你又会如何做呢?通过一系列与现实、与自身的联系,让寓言和自身的生活打通,适时激发学生的再创造。
事实证明,连接寓言的文本空间与儿童的经验空间,将寓言置于学生不同的经验视界中,能够使学生在与文本、与教育者的平等对话中产生心灵的碰撞,引发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走入寓言描写的情景之后,自主思考该情景下的思维规律与行为规范,无形中形成自身的道德意识。
教,是为了不教。要使学生将课堂上习得的观念、方法、相关经验及时储存并强化,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机联系增强学生对寓言的有效理解,达到扩大知识积累、提高理解能力的目的。基于此,低年级通常是表演和续写故事,到了高年级,则可以进行对课外的同类型寓言作品的自主评析。通过挖掘故事形态的差异性、隐喻运作的类似性及寓意的关联性等多方面因素,引导学生由基本的“体验”向高级的“体悟”循序渐进地发展,最终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与生活有机对接。这样,便衔接了课程体系内的寓言课文要求,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阅读审美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形成的道德视界及哲学思辨能力,也为学生逐步从封闭的课程走向开放的生活做好了准备,为其日后开展社会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礎。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