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鹭》教学设计

2019-09-25孙静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白鹭

孙静

【教材简析】

《白鹭》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郭沫若创作的一篇散文。课文紧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生动地描写了白鹭外形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

全文共10个自然段,条理清楚,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叙写。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语言朴实无华、流畅传神。作者巧妙地将文字化为图画,突出美感;运用比喻等修辞,使全文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1个生字;理解“适宜”“铿锵”“嗜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

课文。

3.细致品味语句,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含义,懂得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美。

4.初步体会作者采用比较的表达效果,以及借物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

诗”的含义,懂得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比较的表达效果,以及借物抒情的手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整体观照,通读单元

1.浏览第一单元,看看包含哪些学习内容。

指名汇报: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一个语文园地。

2.观察单元封面,联系四篇课文的内容,你了解到什么?

预设:

单元主题:一花一鸟总关情。

单元学习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感受。

课文内容:关于动物植物的。

【设计意图:从单元入手,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整体结构意识。从单元视角下看一篇课文,了解编者的意图,更好地把握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二、看图激趣,揭题导入

1.(出示挂图)观察,指名说样子:认识这种鸟吗?

教师简单介绍:白鹭,体长50厘米左右,全身的毛雪白。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鱼等水生动物。

大诗人杜甫还曾经写过它—— 齐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郭沫若先生也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课《白鹭》。

(板书课题,齐读。)

三、检查预习,落实初读

1.同桌互读互听,协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争取做到字字响亮、句句通畅。

2.出示生词。

嗜好   清澄    镜匣

长喙   蓑毛    韵味

(指名读,齐读。提醒“澄”是多音字。)

3.看图理解“蓑毛”“喙”。

预设:为什么把白鹭的羽毛叫蓑毛?“蓑”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出示图片)白鹭身上的羽毛又多又长,就像披了一件雪白的蓑衣一样,所以说是雪白的“蓑毛”。

4.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预设:第1自然段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2~5自然段写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

第6~8自然段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

第9~10自然段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字词句的朗读检查、理解等环节落实初读。对于难理解的词语,通过看图等方式,建立具象和抽象之间的联系。划分

段落实则也理清了全文的写作顺序。】

四、学习外形,感悟精巧

1.浏览课文,找出能概括全文的句子:“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反复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喜爱、赞美)

2.读了这两句,你产生怎样的疑问?

预设:明明是动物,怎么能是诗呢?

请学生谈谈对“诗”的理解。

预设:美、具有画面感、有节奏、短小精悍……

3.这节课我们先来体会白鹭的外形是如何精巧如诗的。(出示第2~5自然段,指名4人分读。)想一想作者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白鹭外形的?

(出示第2自然段:“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理解什么叫适宜。

4.作者是怎样合适而详尽地告诉我们白鹭的颜色搭配和身段大小的?

细读文本,想一想作者怎样写出了白鹭色素配合、身段大小的适宜?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适当批注。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汇报。

预设:

(1) 第3自然段为什么要把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

引导思考,在对比中,白鹭有其独特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这是身段大小的适宜。

(2)第5自然段是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巧夺天工!

看图,教师相机点拨:

我们来看,白鹭全身只有三种颜色,不多,也不乱,显得很素雅!再看,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你又想到了什么呢?

“流线型结构”:线条非常流畅,显得很柔和。

“增之一分”“减之一分”:增一点儿,太长了,就显得怎么样?(瘦弱。)减一点儿,太短了,又显得怎么样呢?(笨拙。)也不好看!

“素之一忽”“黛之一忽”:太素了,没有颜色的对比,美吗?(不美。)太黑了,黑不溜秋,就不雅致了。可见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恰到好处,完美无瑕,的确非常精巧,如诗般凝练、精巧!

(3)如果改成“不长不短、不白不黑”,好不好?(组织学生体会比较)

点出郭沫若对白鹭的描写是借鉴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的写法。出示下面一段话:

东家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说说感受。(突出颜色、身段的适宜。)宋玉用排比铺陈写出了美人之美,郭沫若迁移这样的句式,写出了白鹭外形的适宜,如诗如画般精巧。

5.指导朗读。

白鹭的“精巧”我们体会出来了,那如何通过朗读把这种精巧给表达出来呢?

指导朗读,发出内心的赞叹。评价:这就是我们语言的魅力!

【设计意图:从课文对白鹭外形的两方面描写入手,读中体会白鹭外形的美丽。着重紧扣第5自然段具体描写白鹭外形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在图文结合中,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白鹭美在“色彩搭配和谐”,美在“身段大小适宜”。这样,学生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就不难理解了。】

6.内化语言。

出示填空:白鹭的确是一首精巧的诗,你看它                        。

(联系课文内容,学生填空说话。)

五、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嫌”“澄”: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并提醒笔画。

2.教师适当范写,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3.反馈评价。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写完生字。

2.背诵课文的第1~5自然段。

3.进一步自学后半部分,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课时

一、回顾所学,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嵌入   适宜   白鹤   嫌弃   嗜好

玻璃框   镜匣   望哨   清澄 韵味

2.回忆: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鹭的?

3.检查背诵第1~5自然段。

二、品读文字,感受韵味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那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有着怎样的画呢?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的第6~8自然段。学生仿佛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说一说。)

2.自读第6~8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给每幅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写在相应的段落旁边,如果觉得有困难,也可以跟同桌讨论。

已经取好名字的,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结合课文内容和画面内容讲一讲取名的理由。

反馈取名情况。

预设:可以是钓鱼图、望哨图、飞翔图,也可以是垂钓图、望哨图、低飞图,还可以是栖息图、飞行图,主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是否反映主要內容。也可以利用课堂评价让学生说说哪个更合适。

3.品读文字,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下标上记号。

4.汇报交流。

(1)出示“钓鱼图”。

①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白鹭明明是在“捕鱼”“啄鱼”,作者为什么写它是在“钓鱼”呢?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再联系生活实际想想钓鱼给你的感觉。

“钓鱼”一词写出了白鹭的悠闲安静,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精当啊!

②进一步琢磨“玻璃框”“镜匣”,体会水田的清、环境的美。

③总结:通过琢磨关键词,看出了白鹭与环境的和谐,让语句显得如诗如画。

④想象并朗读白鹭钓鱼图,指导背诵。

(2)出示“望哨图”。

①指点关注“绝顶”,体会白鹭所站位置的高和险;关注“像是不安稳”“却很悠然”,体会白鹭超然物外的淡然之韵。

②课文最后写“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是在望哨吗?”很能引起读者的思索。此时,白鹭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是在瞭望,白鹭在望什么呢?(指名答)

如果它不是在望哨,那它可能在干什么呢?

教师总结:其实,连作者都不清楚白鹭究竟是在干什么,这时候所有的语言都及不上最后这一个问句来得妥帖和恰当。语言的留白往往是最美的,它能够使文章更加耐人寻味!

③有感情地朗读本段,尝试背诵。

(3)出示“低飞图”。

①白鹭飞行,又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呢?(舒展、轻缓、自由自在、很轻松。)

②放映白鹭飞翔的视频片段,理解“清澄”“具有生命了”。

③指导朗读体会黄昏天空中白鹭低飞的美。

5.齐读第6~8自然段,感受韵味无穷的诗意。

同时出示以上三幅图,思考这三幅图排列的顺序。(由静到动,动静交融,如歌一样韵律起伏,如诗一般优雅梦幻。)

看图背诵。

总结:白鹭的每一个时刻,每一种姿态,都如曼妙的诗歌,给我们无穷想象的空间。

【设计意图:读悟结合,读思结合,图文结合,读中领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教学中抓住三幅画面,引导学生读中品味,并根据画面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对“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回归整体,总结学法

1.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

就是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2.理解“铿锵”。追问: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为何还说太铿锵?

3.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

出示第10自然段文字,说说对“诗”“散文诗”“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认识。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出示填空:白鹭的确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你看它。

(联系课文内容,学生说话。)

生齐读,发出内心的赞叹——白鹭的确就是一首诗,一首有形、有情、有韵律、自由洒脱而又给我们带来无限遐想的诗。白鹭是这样,郭老的文章也是这样。

(引导发现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写法。)

4.总结:作者就是这样,借助白鹭这一寻常事物,抒发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回顾全文的学习推进层次(方法):(1)写了什么;(2)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情感的。

四、总结全课,拓展练习

1.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2.课后练习。

(1)背诵全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拓展阅读郭沫若的《杜鹃》、郑振铎的《鸬鹚》。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延伸,可使学生增加阅读积累、语言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使书面语言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形成语言表达的特色,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白鹭
白鹭停息的时光
为什么鸟飞的时候要把脚收起来?
水上舞者
白鹭
黑龙潭
山青水绿白鹭飞
小蟹报仇
找不同
简笔画白鹭
吃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