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2019-09-25孙静
孙静
【教学目标】
1.认识“搂”“腼”“腆”等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情境下不同人物的语气。
2.通过文本细读,理解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对于成长的不同意义,学会正确理解、判断和对待来自父母以及他人的表扬和批评。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交流预习 疏通文本
因为是我所带的班级,所以一上课没废话,我直接板书课题,带领学生齐读,然后敲敲引号,学生们立刻喊出来:“引用文中父亲母亲的评价语,所以要加引号。”我提升了一下:“看来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围绕这两句评价展开的了。”然后话锋一转:“先来看看你们的预习情况吧。”
学生们纷纷打开练习本,看着投影出来的拼音写词语。我巡视着,除了一两个像小康那样记忆困难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在顺利地书写着。
三分钟后,我让学生停笔。在投影仪上出示了正确的答案:糟糕、巴迪、搂着、自豪、誊写、位置、公司、美妙、出版、慈祥、歧路、谨慎。按惯例,学生对照答案同桌互改。两分钟后统计结果。12个词语中有4个词语容易写错,错字集中在“誊、歧、祥、慎”,其余词都对;全班49人,16人写的有错,33人全对。我只讲了“誊”和“歧”这两个字。“誊”底下是“言”,上面像一个人两只手趴在桌上抄写,“誊”就是把自己写的话再抄一遍。至于“歧”,借助字源的解释——“止”,是脚趾的象形,表示“脚”的义,右边的“支”则表示与主干相对的分支、支流。连起来,“歧”表示人走到了岔路口,难以分清哪条是正路(主干路),哪条是支路(歧路)。其余的错字学生自行互教,各自订正。
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对的,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重新默写了。原先设计的背诵后二次默写的环节放弃。
接着让学生同桌互查朗读课文的情况,一人读一人听,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当堂举手统计,44人做到了正确、流利。
紧接着,我出示需掌握意思的词语“腼腆”“一如既往”“得意扬扬”,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通过自学已经弄明白的词语的意思。当然,除了交流我出示的,还可以交流其他自己弄懂的词语。但同样要求不能单纯地讲词意,而是要结合文中的句子来谈,并及时修订自己的预习成果。(小组长此时在这里起着组织、过关的作用。)
五分钟后,我再问学生还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基本上没学生举手。
第二板块 聚焦核心,讨论交流
然后我继续投影,出示核心问题。我分两步,第一步出示:对巴迪第一次写的诗,父亲和母亲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举手的学生那叫一个多啊。我先喊了小越,她说:“母亲夸巴迪写得精彩极了,父亲说巴迪写得糟糕透了。”至于为什么,她说不出来。
立刻有学生很不满意,认为她连第一个问题回答得都太简略,简直有偷懒嫌疑,举手要求补充。我说:“那这样吧,你们先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尤其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看看是不是都比较完善了,然后推举个发言人来汇报。”
我还没巡视完两圈,就有小组要求汇报了。
妍宇说:“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当得到我的点头承认后,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当爸爸回家后,母亲又迎上去说:‘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这个小姑娘真的很注意逻辑的完整啊。
我趁机引导学生一起看这三处句子都是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学生立刻联系以前学过的写人文章的知识,点出了是语言、动作,还有神态,还具体说了是怎么写出母亲赞扬时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的。
“是啊,看到自己的孩子,七八歲,也就是像你们上一年级那么大的时候,竟然会写诗,母亲多兴奋啊。”我既是总结也是暗示。
“父亲呢?”
小勇磕磕巴巴地读:“‘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小勇考试经常是倒数,可他们小组成员丝毫没有歧视他,常让他发言,让他找到自信。这帮孩子真让我感动。
“怎么会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评价呢?”我追问。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哇啦哇啦一片。我赶紧喊暂停,请代表发言。
翔宇说:“母亲说了,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可见,母亲说精彩极了是鼓励巴迪的。”
“你的意思是母亲说谎?仅仅为了鼓励才夸精彩极了?”我不失时机。全班哑然。“那我们再看看父亲为什么评价糟糕透了。”我说。鹏兹发言:“课文里说巴迪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而且从后文说的‘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可以看出父亲说的是真的,是实事求是。巴迪的确写得很糟,所以父亲评价糟糕透了。”
“哦,你的发言更证明了父亲说的是
真的,母亲说的是假的……”我故意把水
“搅浑”。
“不对,不对……”学生明显感觉到我的“狡猾”,但是他们现有的答案又不能支撑他们反驳我,所以要求我再给他们几分钟时间紧急磋商。几个性子急的甚至离开座位凑到了一起,还不让我听。
几分钟后,“知道啦,知道啦!”一阵欢呼声袭来。妍宇钻出脑袋,两眼放光,小脸通红,激动得都有些语无伦次:“不一样,不一样的!”“什么不一样?”“巴迪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刚才孙老师你也说了,一般也就是才上一二年级的样子。记得我们当时上一年级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更不要说写字、写诗了。你看看,巴迪都能写诗了,母亲能不激动吗?母亲夸赞巴迪精彩极了是针对他能写诗这个事情本身说的,不管巴迪写得怎么样,在母亲眼里,他能写出来就是精彩极了!母亲没说谎!”她稍稍平静了一下,接着说,“父亲评价也没错,想想也能猜得出啊,七八岁的孩子写出来的东西能好到哪儿,肯定是一团糟啊。所以,母亲是针对写诗的行为评价的,父亲是针对诗句水准评价的,他们都没错!”说完,她骄傲地坐了下去。全班学生屏息听完后,“对、对!”声不绝于耳。
我的天啊,当时我笑着对全班说:“孩子们,我被你们打败了……的确,看似两极的评价,实则是两个层面、两个维度上的。所以,看似矛盾,实则和谐。”
“那你们赞成母亲的态度还是父亲的?”我又“不怀好意”地问。这时候思维火花已经点燃起来了,如果中断进行朗读训练真是败兴的事情啊,所以我相机调整了设计中的顺序,把这个问题拎上来,让思维连贯。
文瀚说:“如果是我,我需要父亲的做法。一味地表扬,会让人不认识自己是谁。父亲的警告、提醒,会让我清醒地成长……”
话音还没彻底落下,第四组一片嘘声:“反对反对。光挑刺,谁受得了?母亲的鼓励和赞扬不能少!”
雨龙很守纪律,再激动他都能举手发言:“一个都不能少!我一直在写作,因为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文中也有句子证明——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可以说,母亲的爱和鼓励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支撑着我一直走下去。但是一味只是写,也不一定成功,说不定还会被赞扬冲昏头脑,所以父亲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我还有个严肃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所以啊,作者才会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少了谁都不行,真幸运啊,一个都不能少!”
我第一个带头给他鼓起了掌。
这时候,小不点嘉易又来补充了:“我也能找例子证明啊。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不满十二岁。 能从七八岁坚持到十二岁,甚至是成年后,谁的功劳?母亲的。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说明我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谁的功劳?父亲的。”
“是的呀,快看文章结尾,‘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作者吹来。作者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两股不同方向的风才能让船平衡,只有一股风,说不定船就一边倒了。”快嘴小奇插话道。
大家笑声一片。完全是紧张的智力挑战成功后释放的快感。
就在这时,下课了。
第三板块 批注揣摩,角色朗读
下午第一节课又是语文课。正好接着
上完。
“上午我们光忙着解密了,课文没练习朗读吧。”
“糟糕透了。”调皮鬼陈旭挤眉弄眼。“这是孙老师提醒我们读书呢。”
哈!这么快就会现学现用了?一群小
猴子。
“怎么才能读好呢?首先要把握父母当时的心理状态,他们的语气、表情,同时不要忽略‘我的心理状态啊。”我很自然地引导他们关注“怎么写”这个问题。
“‘我不就是急嘛!”他们不以为然。
“可是,为什么急?怎么急的?‘我的心里就是从头急到尾?……好好回到文本中去。”我也摆出了严父的架势。
学生又一次沉到文章当中去,结合自己预习时候的批注,又进行了二次阅读、批注。
随着各个小组长的汇总,答案渐渐明晰起来。
童馨、小媛、晨宇他们抓住了句子里的关键词来分析,“迫不及待”对照“整个下午”的漫长,“认真誊写”“画了一圈花边”里含着期盼,“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有一遍遍地看时间,度日如年之感。这些真是我没想到的,学生的力量不容小觑。
“除了急切感还有吗?”
“有有有。”第二小组的代表子晗说到了“紧张”和“伤心”。“父亲终于回来了,在等待父亲给评价时作者紧张极了。他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他觉得他父亲读了很长的时间。当父亲宣判糟糕透了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父母甚至为他争吵起来,他再也受不了了,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真是百转千回啊。”
到底是女生,“百转千回”这个词用得真熟悉。
“好吧好吧,既然都找准定位了,赶紧练读吧。觉得自己水平不错的时候,前后几个人再聚在一起分角色朗读。看谁读得最像!”我拍拍手。
第四板块 联系生活,升华主旨
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后,我请了几对最神似的在全班朗读。
学生略有些紧张后的松弛,他们的面部表情在告诉我该结束了。我告诉他们,关键的在后头呢。
听闻此言,他们个个睁大眼睛。
我课件出示: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際:“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这里的‘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谁说的?”
“爸爸妈妈。”
“真的吗?我们联系上文看,连起来读读看。”我缓缓朗读:“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哦,不只是父母,应该是那些读者、影评家、导演、剧评家,说不定还有他的同行作家!”学生们七嘴八舌。
气氛渐浓。
我出示课件:是不是生活中所有的“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评价都是源于爱?如果不是,那有可能是源于什么?
“有的人表扬就是拍马屁的。就像我隔壁那家养的狗丑死了,可是因为它主人是什么局的局长,我不止一次听见来他们家的人夸狗漂亮得不得了!”
听了名煊的发言,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有人说糟糕透了,也是动摇军心的。说不定巴迪写得好,但是他同行嫉妒他,故意说差劲透顶。”馨怡很细心。
那么,这篇文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课文的结尾是被改编过的,随即出示真正的结尾:
岁月流逝,很多年又过去了。我成了个“著名”作家,书店里在出售我的小说,舞台上在上演我的戏剧。今天,当我被无数“歌颂”和“批评”包围着时,我又想起了“我的第一首诗”和它引起的小插曲。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精彩极了”的母亲,又有爱说“糟糕透了”的父亲!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首先我得不惧怕批评,不管这些否定意见来自何方,也不管这样“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赞扬声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些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风帆。
“哦!”他们喊起来了,“原来是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
我说:“是啊,当你走上社会的时候,一定也会有‘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种声音向你吹来,你又该如何面对呢?拿出你的笔,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的,写写吧。”
学生个个若有所思,埋头写了起来……
剩下的十几分钟就在刷刷的写字声中过去了。
我没有忍心打断他们,悄悄地放出了最后一张课件:将来,你面前都会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条路。记住:你接受表扬,但不要被它迷倒;你接受批评,但不要被它打倒!你要把握好你生活的小船,向前驶去。这就是文章教会我们的。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