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史文结合的经典
2019-09-24张家新
张家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的《过秦论》,是西汉奇才贾谊的作品。它既是一篇上书汉文帝的奏疏,又是一篇雷蟠电掣、辞采飞扬的绝美散文。《过秦论》运用的对比排偶、铺陈夸饰、先扬后抑等艺术手法在他人的文学作品中也很常见,为何此文能产生如此强烈的渲染效果?笔者认为,这与作者的史学视野有关系。《过秦论》的史学视野对其文学手法的生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使文章虚实相间、错落有致
在文学创作中,古人讲究虚实结合。一篇文章,如果只有飞扬的文采而无具体的事实存在,就会流于虚无空泛。相反,如果只有具体的事实存在而失却铺陈渲染的文学手法,就会流于刻板拘泥而无灵动之气。只有史文结合、虚实相生,才能使文章摇曳多姿、错落有致。
《过秦论》的历史事实为其铺张扬厉、纵横捭阖的文学表达提供了基础。《过秦论》是一篇上书汉文帝的奏疏,也是一幅从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至秦王朝灭亡(公元前206年)的近156年中,中华大地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文章涉及众多的历史人物:有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秦二世;有“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的战国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有著名的六国将领,“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还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氓隶之人”陈涉等。
与以上历史人物相呼应,文章对当时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做了真实的陈述,使自己的情感评判有了具体的依托:为了对付强大的秦国,诸多弱小的国家合纵,与以秦国为主的连横形成直接的对抗。合纵部队虽名将如云,但当他们联手“叩关而攻秦”时,在强大的秦国面前终遭惨败。文章用了夸张的手法记述了这一发人深思的历史场景:“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治其弊,追亡逐北,浮尸百万,流血漂橹。”到了秦始皇,“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南设桂林、象郡二郡,北修长城;在思想文化上焚书坑儒,销金铸人,加强中央集权。“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但事与愿违,帝业到了秦二世手里,貌似强大的秦政权却在陈胜、吴广的起义下不堪一击。
刘向在《汉书》)中说:“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这是对他擅长将历史书写和文学渲染融在一起的高度赞扬。
二、使文章比中有比、错综复杂
贾谊所处的时代是表面上看起来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但他以敏锐的政治穿透力,看到潜藏着的中央集权与地方、统治者与下层百姓之间的种种矛盾。贾谊深以为患,写了《过秦论》给当时执政的汉文帝,以秦的兴盛与败亡之旅为例,警醒为汉文帝。鲁迅说《过秦论》“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就是赞叹它汪洋恣肆、雄奇奔放的艺术风格,对读者产生了一种狂风暴雨式的裹挟和冲击。这种文风的形成,与其比中有比、错综复杂的巧妙对比手法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
《过秦论》中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不同国家之间的对比。如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逐渐强大起来,与六国形成对比;六国合纵组成庞大的队伍形成泰山压顶的气势,与秦独自一国形成多对一的对比;秦国开关延敌时,六国军队却逡巡不敢入,军威气势形成一对多的对比。
同一国家之间的对比。秦孝公与秦始皇执政方针和策略的对比:秦孝公顺应时代的需要,鼓励耕织、铸造武器,使秦国逐渐走向强盛,而秦始皇却不顾及时代的变化,没有意识到战争已经让国家面临极度危险,没有调整国策让百姓休养生息,反而越发严苛,最终将秦国推到崩溃的边缘。外界对秦国态度的对比:秦孝公及后面几代国君执政时,六国“争割地而赂秦”,而秦二世时,一介匹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一个庞大的帝国瞬间倾覆。
一人与多国之间的对比。秦强时,先是山东“六国会盟而弱秦”,后是九国部队浩浩荡荡杀向秦国,结果是“从散约败”;秦弱时,“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的陈胜,轻而易举地撼动了秦帝国的根基。
以上不同国家之比、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之比、一国与多国之比等,是与历史时空互相交错纠缠的人物和事件相联系的。多种对比相互穿插、勾连又彼此影响,形成一种连锁复合式结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多声部大合唱一样,共同造成一种惊涛飞瀑、一泻千里、不可阻挡的雄奇文气。
三、使文章先扬后抑、发人深思
刘熙载称赞《过秦论》曰:“贾生谋虑之文,非策士所能道;经制之文,非经生所能道。汉臣后起者,得其一支一节,皆足以建议朝廷,擅名当世。然孰若其笼罩群有而精之哉!”这段话说的就是贾谊这种起于史而止于文的绝妙之笔法。
《过秦论》从秦孝公写起,开篇起势就高,犹如开了闸门的江水,汪洋恣肆;到了惠文、武、昭襄继承霸业,“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格调继续上升;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格调变为平稳;到了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格调再次陡升且升至最高點;到“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格调迅速下落到零点。
在展现了“蓄势——倾覆”的事实之后,作者紧接着回归到奏疏的最终目的——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过秦论》上中下三篇的重中之重。作者从地形、地位、武器、军队、谋略等方面,用了极其激愤的语气对山东之国和陈胜进行对比,然后逼问:“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最后直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段作者用秦王朝覆亡的事实揭示了一个历史真理:攻势和守成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尤其是统一天下之后,一定要对老百姓施行仁义,注重教化。这一主张,曾被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中大加赞赏:“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
《汉书·贾谊传》曰:“文帝谦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据说,汉文帝很认可贾谊的才华,想把他提升为公卿,但遭到朝中势力权贵的反对,后来听信谗言又把他贬到当时的蛮夷之地长沙。虽然如此,但从当时律令的改革来看,汉文帝还是采纳了贾谊的部分建议。由此可见,《过秦论》一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很多类似《过秦论》的政论文、散文,以及咏史怀古的诗词、赋等,如《论贵粟疏》《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阿房宫赋》《赤壁赋》《咏史》等。这类作品兼具文史,且多起于史而止于文。虽然可能因为体裁的不同,其史学成分会有或多或少之分,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文本的历史视野对文学的生成作用,搜集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还原历史事实,然后再回归文本进行文学观照,则是相同的,也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九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