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地区体检人群空腹血糖与年龄和性别关系分析
2019-09-24刘毅
刘毅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海淀地区20岁以上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分析其相关因素。 方法 将2017年海淀地区在该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人群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7组,测定空腹血糖(FPG)水平,分析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结果6 227例体检者中,30~69岁和80~89岁组中,女性FPG水平明显低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FPG数值也在不断升高。并且男女高血糖患病率均于70~79岁达到最高。 结论 北京地区20岁以上体检者FPG异常的发生率与年龄和性别明显相关。
[关键词] 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性别;年龄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a)-0031-02
糖尿病(DM)是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中,DM的患病率仅低于心脑血管病和肿瘤。若未能及时诊断DM,其相关并发症也会提早出现[1-2]。但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研究旨在调查北京海淀地区20岁以上体检者的FPG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阶段的变化,为防治DM提供有效的参考。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1—12月该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7767人,经分析判断收入分析统计的数据6 227人,其中男3 966人,女2 261人,年龄为20~89岁。根据年龄分为20~29岁(n=323)、30~39岁(n=1 223)、 40~49岁(n=1 521)、50~59岁(n=1 501)、60~69岁(n=647)、70~79岁(n=511)、80~89岁(n=501)共7组。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美国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检测。
1.2.2 标本采集 采集受检者空腹8 h以上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并于4 h内完成检测。
1.2.3 诊断标准 FPG≥6.1 mmol/L判断为FPG异常[3]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男女空腹血糖值差异比较
在30~39岁(P<0.01)、40~59岁和80~89岁(P≤0.000)、60~69岁(P<0.05)组中,女性FPG的水平明显低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FPG数值也在不断增高。见表1。
2.2 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男性70~79岁组患病率最高达21.02%,与20~49岁各组(P<0.001)和50~59岁组(P<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60~69岁组和80~89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高血糖患病率也高发于70~79岁组,与2~59岁组相比(P<0.001)和60~69岁组、80~89岁组相比(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DM患病率增长迅速,中国的DM患病率列居世界首位[4-6]。DM病程长,伴发的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防治DM及其并发症将是我国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7]。该文旨在调查健康人群中男女各年龄段FPG的平均水平、变化规律及异常情况。结果显示,在30~69岁和80~89岁组中,女性FPG水平明显低于男性(表1),男女高血糖患病率高发段均为70~79岁(表2)。分析原因考虑为受检者多为事业单位人员,男性工作压力较大,抽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高于女性,所以造成FPG水平高于女性。而70~79岁多为刚退休人员,无论男女与工作时期相比饮食习惯有所改变,活动范围及活动量也伴有明显减少,体重会有所增加,进而可能导致空腹血糖受损。并且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男性60~69岁组和80~89岁组与70~79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因此对于60岁以上的,尤其男性,体重超标,伴有不良生活方式,具有DM、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督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糖,及早发现DM[2,8],为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
[1] Beaglehole R,Bonita R,Horton R,et al.Priority actions for the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crisis[J].Lancet,2011,377(9775):1438-1447.
[2] 张景义,郭静,董钊,等.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早期诊断糖尿病的截点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7):808-811,822.
[3]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Committee International Expert Committee report on the role of alc assay in the diagnostic of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9,32(7):1327-1334.
[4]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atlas,7th Ed,2015 Update[EB/OL].
[5] 李輝军,邓玲艳,王旭,等.武汉地区22435名表观健康成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调查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6(1):94-98.
[6] 郑亚明,纪立农,吴晶.中国糖尿病经济负担研究系统综述[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0):821-825.
[7] L Heveder R,Nolan T.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J].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3,101(3):349- 351.
[8] Lyer SN, Drake A J,West RL,et al.Diabetes muscle infarcti on:a rare complication oflon g-standing and pooriy controlled diabetes mellitus[J].Case Rep Med,2011,2011:407921.
(收稿日期: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