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性”识字:找准低年级识字的支点
2019-09-24卜婧婧
卜婧婧
【摘要】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的起步支撑,如果儿童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是提升儿童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支架性”识字,是基于儿童年龄特点和学习刚起步的情况而探索的一种适合儿童识字的教学方法,它能较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提高儿童对识字的兴趣,理解所识记的汉字。
【关键词】支架性;小学识字;低年级;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的起步支撑,如果儿童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是提升儿童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支架性”识字,是基于儿童年龄特点和学习刚起步的情况而探索的一种适合儿童识字的教学方法,它能较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提高儿童对识字的兴趣,理解所识记的汉字。
一、当下小学低年级识字困境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现在的小学低年级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大都能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教学做法。据平时调查,我发现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还是存在“困境”的,有教不得法,有缺乏教学计策,有教学手段落后等情况。这些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缺乏“童趣”导致“困境”。兴趣是提高儿童识字的原动力。教学认字,要考虑儿童的学习心理,低年级孩子那么小,对什么都好奇,老师就要采取能够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孩子觉得认字很有意思,教學效果才会好。
第二,缺少“情境”导致“困境”。“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叶圣陶先生说。识字入“境”,方得其意明其形。很多汉字有其特有的含义,教师倘若只知道将汉字教给学生识记,然后死记硬背,那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差。
第三,缺少“方法”导致“困境”。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没有“活”的教法,只能教出“死”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选择一种适合学情的教法,才能让识字教学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第四,缺少“差异”导致“困境”。照顾差异,采取因生而教的方法方能使每名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学生之间的差异表现为智商、情商、学力、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自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学得一样达标。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困境”,我们都要客观面对,同时研究采取何种方式来“变革”教学方法,让识字教学来得“更合理、更科学、更贴近儿童”。
二、“支架性”识字的现实诉求
“支架性”识字,就是在教与学之间寻找一个支点,借此支点促进识字教学有效性、高效性,并透过这个支点“撬起”整个识字系统,帮助儿童更便捷地识字,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文字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找一个教学支点让教师更科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因为儿童人小,还没有很多汉字作铺垫,因此在识记汉字的时候会出现困难。那么,教师就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能够消除儿童识字慢、难以记忆和理解的困难。唯有如此,教师教学识字时才会更科学,更容易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找一个识字支点让学生更想学。学生容易情绪化,一旦觉得识字很难,就会有畏难情绪,就会感觉识字没有意思,滋生一种逃避识字的想法。如果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给儿童识字设一个支架与支点,那么儿童识字兴趣自然会很高。
综上所言,“支架性”识字方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教师设计识字情境,采取“支架性”识字教学策略,能够促进识字教学质量上一个台阶。
三、“支架性”识字的实施策略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斯霞指出:“要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幻灯片、录音、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手段,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儿童的脑海里;还要引导儿童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参与获得新知识的活动,瞧一瞧,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做一做,有时候远远胜过单纯的听、记、背。因为这样做,强化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符合儿童爱动、好奇,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结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经过几年的探索,我认为以“根、形、音、意”以及“图、演、吟、拆”为支点,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
1.以“根、形、音、意”为支点帮助学生识字
(1)以“字根”为支点,让学生掌握构字规律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挑战、爱游戏,爱问为什么、爱探索未知,因而他们一定喜欢有趣味性的事物。教学“清、请、睛、晴、蜻、情”时,我就抓住“青”这个字根,通过卡片进行换偏旁游戏。通过字根与偏旁换位置交朋友,会组成一个新的字。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不仅发现了汉字的构字规律,还会理解不同偏旁的表意作用。
(2)以“字形”为支点,让学生掌握借形识字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教学“日、月”时,首先让学生说出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再结合日、月二字的由来讲一个“微故事”。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听后豁然明了,并因这些字的形象性强而产生出浓厚的识字兴趣。借形识字不仅使学生理解深刻,识记得牢固,还能让他们举一反三,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3)以“字音”为支点,让学生掌握听音识字
教学“妈、棋、桥、站”等字时,教师可以借助偏旁来帮助学生识字。因为这类字的偏旁的读音和这个字的读音基本相同,学生抓住支点会提高识字效率。虽然,一字认半边不怕错上天,但我们在教学时还是要提醒学生并不是都这样,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出现。
(4)以“字意”为支点,让学生掌握知意识字
“珍、珠、琳、环、琼”等都以“王”为偏旁。教师可以将这些字的意思串起来,而串字的支点就是“王”为偏旁。“王字旁”看似与“王”相关,其实作为偏旁时,“王”表示“玉”的意思,玉是非常稀有和珍贵的,所以得到古时帝王的喜爱。
2.以“图、演、吟、拆”为支点帮助学生识字
(1)以“图”为支点,让学生“借图”识字
山、日、云、马、鸟等汉字的教学,教师不妨由实物图逐步演示到现代简化字,将一幅幅有关联的图像通过“演变图”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慢慢提升。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汉字的由来,还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欲望,培养孩子从小热爱汉字,乃至中华文化的品质。再如教“炙”时,就可以出示照片:烧烤炉上放肉烤的图,引导学生观察,进而了解炙的上部表示肉的意思,下部是火的意思,这幅生活图使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且理解了“炙”就是用火烤的意思。这样贴近生活的做法,使得汉字学习变得容易多了。
(2)以“演”为支点,让学生“借形”识字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语文課程标准》)教学“看”的时候,学生不明白,而且容易把下面记成“日”,少写一横。于是,我就设计一个情境:阳光刺眼的时候,学生站在操场上观看一个足球,为了保护眼睛又要看清楚,要用“手”放在眉上遮阳,才能看清楚足球。“看”上面表示“手”的意思,学生已经认识“手”,下面用眼睛看,眼睛就是“目”的意思。如此教学,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显著。
(3)以“吟”为支点,让学生“借吟”识字
儿歌是儿童特别喜欢的形式,尤其将识字与儿歌、跳绳结合起来,效果会非常好,可谓一举多得。如教学“己”和“已”时,这两个字像“孪生兄弟”比较难分,很容易出错。我编了段“己不出头,已出头,自己不要强出头。”顺口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这个顺口溜还向学生传递了“凡事要量力而行,不可自不量力,事事都强出头”的意思。再如,教学“烧、浇、绕、晓”这组形近字,编“有火才能烧,有水才能浇,用丝来缠绕,有日见分晓”,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和儿歌,配合有节奏的跳橡皮筋吟唱出来,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而且避免孩子使用汉字时稀里糊涂、张冠李戴。
(4)以“合”为支点,让学生“配对”识字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田本娜指出:“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汉字很多是“组合型”的,教师可以采取“配对”的游戏方式,让学生通过游戏识记新字。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些生字,通过拆分组合的方式尽心教学:“白、口、木、西、苗、马、它、日、目、才、各、员、奇”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学生经过思考,纷纷出示“团、圆、椅、柏、驼、骆、晒、瞄、困、材、相”等字。在这样的富有意思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对知识的习得是自我的一种发现,充满了识字乐趣。
(5)以“牌”为支点,让学生“玩牌”识字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将一些汉字设计成扑克牌,配上一些图,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汉字,比如教学“打、搭、推、拉”等动作的词,教师就可以配上简笔画,让学生阅图识字。游戏的形式识字,学生往往兴趣很大,几次下来就记住和理解了。
总之,崔峦曾说过:“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我国的汉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一个字一个故事、一幅画、一片景,内涵博大。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喜欢识字,实现有效识字,成了所有低年级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拘一格采取适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法,通过设计和组织识字教学,营造精彩、有趣的课堂,并加以合理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识字教学就会吸引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实现轻松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