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项目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2019-09-24王松光
王松光
【摘要】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我们的课堂属于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可替代,学习的个人经验不可复制,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学生作为一个学习的个体,他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培养时代需要的素养,以新的认知和思维方式面对一个全新的21世纪,他们当然需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方式。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思维培养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新。
【关键词】微项目;深度学习;策略
一、研究背景
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基础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点是明确和固定的,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分配到每个课题中的任务是很重的,时间相对有限。在这样的矛盾中,很多教师选择最经济最快捷的教学方式——讲授。
我们做了初中生课堂学习效率问题的问卷调查,发现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一节课可以不走神地完成学习,56.9%的学生认为每节课集中精力不走神的时间能达到一半以上。上课完全是游离状态的学生达到10%以上。我们可以想象,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神,学生的注意力这么差,何谈课堂效率,哪能提升能力,更不用说课堂思维对话的完成了。
二、微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意义建构
项目式学习是从真实问题为出发点设计项目,融入至少两个科目,让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整个项目。研究者非常认同项目式学习对学生发展之价值,但对于初中生来说,拿出几周的时间用几个学科协同工作的方式作项目式学习,还存在执行难度,特别是当项目式学习在初中低年级学生中实施时,学生对项目式学习模式的适应力较弱,且加工资源能力和交流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本课题组尝试小步子推进的策略,提出了微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即每个学科每个学年开发一个小型的项目式学习方案,只在某一个学科内开展,基本不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所开发的项目式学习方案,课堂用时限定在4节课以内,学习人数限定在8~10人以内。评价在学科内部进行,得分计入该学科的总评分数。我们把这种操作称之为微项目式学习。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的微项目式学习的课例研究
研究要点:以课例研究为抓手,归纳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的微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流程,形成课例库。
2.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的微项目式学习 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要點:以各学科应用微项目教学为研究点,归纳提炼各学科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微项目式学习教学策略,并逐步形成具有一定普适价值的教学策略。
3.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的微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研究要点:撰写各年段教学评价标准,形成有落点、有延续、有监督的评价模式。
四、微项目式学习研究的过程
1.学习内化,理解课题内核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课例研究,运用课题论坛、专家报告会、课题研究课、专题活动等方式,组织引导学校成员积极参与,探索各学科中推进项目式学习的方法、策略、模式及评价方法。课题研究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深厚的研究功力,还需要教师丰厚的知识底蕴。研究中,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课题相关的理论,为了解决教师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困惑,拓宽教师研究的视野,学校邀请专家进行关于课题研究培训;组织了系列项目式学习的校本培训,对项目式学习的内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现实诊断,探寻问题症结
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学校课题组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层面设计了项目式学习的调查问卷,完成了翔实的课题调查报告。
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两大问题。
(1)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学习,可以说是学得快忘得快,为了应付差事而学习的学生大有人在。
(2)课堂学习单向输入较多。教师讲,学生记,处于孤立地存储信息的浅层学习,思维缺乏深度与高度,学生不愿尝试,课堂少有生成,师生不自觉地做了知识的搬运工,整体教学水平在低层次徘徊。
这些现象要求我们将课题研究与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学习的实践体验,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设计项目式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走上深度学习的道路,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基。
五、研究成果综述
1.构建微项目式学习运行模型
2.形成微项目式学习运行策略
(1)不同学科的不同设计
微项目式学习之所以定位为微,就是基本放在一个学科范畴内实施,出于对各种办学因素和学校被评估考评因素的考量,遵循着小步子探索前进的原则,我们设计的各科微项目式学习推进策略如下。
第一步:各学科每学期将10%的课程用于项目学习设计,项目以一个为宜。
第二步:各学科均建立递进式微项目式学习系列,在初中六个学期中实施,每个学期一个;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根据学生的能力增长和视野扩大,逐步增加选题的难度。
第三步:每个学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反馈,收集案例,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2)时间地点的灵活选用
各学科的教学进度不同,学生一个学期内知识能力的达成度不尽相同,想要进行项目式学习的时间地点也不尽相同,所以给各学科以自主安排的权力,只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并展示成果即可。许多学科不约而同选择了期中考试后的一段时间,既是给学生的放松,也是对前段知识的另一种梳理应用,效果较好。
(3)设计学生项目式学习的进阶路径
第一步: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一个现实问题——这是项目学习的起点。
第二步:学生提出的问题已经具有探究价值,为项目而酝酿。
第三步: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找出核心问题,为项目而思考。
第四步:学生为解决核心问题而设计了一系列子问题,为项目而分解。
第五步:学生为解决核心问题而组建问题系统,为项目而建构。
第六步:学生能够为完成项目而设计学习任务,为项目而提升。
第七步:学生能够为完成项目而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为项目而操作。
第八步:学生能够进行作品展示或是问题解决陈述,为项目而展示。
3.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微项目式学习方案的设计一定是包含了学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思维。学习学科特定的思维方法可以优化知识结构,精致认知结构,提升思维能力与品质。首先学科之所以存在就是有培养学生的独特价值,而在解决独特问题的同时,会得到一般性思维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养,所以每一个学科的项目有其独特价值,我们要发掘其价值,同时我们还要把其作用提升到学生成长的普遍意义来看。我们在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科思维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无论哪一学科的项目式学习都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主动探索世界的精神力量,同时也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追问中寻找和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它从根本上说是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
對深度理解和迁移能力的考核,课题组目前的研究还不可能完全明确地逐一列条表述,但可以通过一些现象进行评估,课题组设计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评估。
(1)第一个维度是解释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概念进行解释,对过程进行概括、推理和归纳出自己的结论,或者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传递给身边的同学。
(2)第二个维度是阐释
学生能借助思维导图、构建模型来阐释,能使用所掌握的数据文本作为其说理的支撑。
(3)第三个维度是应用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到真实的场景中解决问题,同时还结合情况变化而调整解决策略。
(4)第四个维度是洞见
学生能把一个局部问题放到一个整体问题中去考察,看到系统的大图景,并洞察到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也会产生抓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解决的洞察力。
(5)第五个维度是多角度认同
由于经验和经历不同,不同的人对问题关注点不同,思维方式也会有差异。学生能理解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会用不同结论或是不同看法。要汲取其结论的合理性一面。
(6)第六个维度是元认知
在每个项目结束后学生要对自己和本小组的学习经验进行总结,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丰富的元认知策略,在自我认知方面更加客观,从而能培养一个理性和自律之人。
不是每门课的项目式学习必须达成六大维度,在某个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至少用到其中的两三个维度。例如理化生的项目式学习,建议评估学生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的能力,并希望他们通过研究数据的过程,得出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所必须遵守的实验原则。在历史课的项目式学习中,第一、二、五点是不可少的三大维度。总之,基于条目仔细观察,至少要求或是发现学生有几个方面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