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CT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检出效果及诊断价值研究
2019-09-24刘铁山赵继军王国兴孟庆波
石 犇, 肖 静, 刘铁山, 赵继军, 王国兴, 孟庆波
遵化市人民医院 1.CT室;2.介入室,河北 遵化 0642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动脉狭窄或闭塞促使脑部缺氧、缺血,导致脑组织梗死,是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1]。致病因素包括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及大脑前、中、后动脉狭窄等局限性脑缺血[2]。患者发生受损脑细胞控制区域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方式[3]。头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是一种无创、简单易行的检查技术,不易受血流速度影响,可清晰显示头颈部血管狭窄位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4-5]。本研究旨在探讨头颈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检出效果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64例,女性148例;年龄41~78岁,平均(59.46±11.05)岁;距发病时间6~34 h,平均(21.09±12.61)h。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6]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为局限性脑缺血;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或肾功能异常者;心肺功能不全或自身免疫障碍者;年龄>80岁患者;心源性脑梗死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Optima 66064排螺旋CT机(美国GE公司)行CTA检查。患者采取仰卧位,忌吞咽,平稳呼吸,从主动脉弓向头顶方向进行扫描;5 ml/s的速度将60 ml碘海醇(350 mg/ml)、40 ml生理盐水经肘部静脉注入;设置管电流280 mAs,管电压110 kV,层厚1.25 mm,进行螺旋扫描。运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显示及多平面重建对数据进行处理,观察血管直径,计算动脉狭窄率,观察责任血管及斑块分布情况。
1.3 观察指标 动脉狭窄诊断标准[7]: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狭窄分级法,对血管断面最狭窄部位及远端正常血管直径进行测量。结果分为5个等级:无狭窄,狭窄率为 0;轻度狭窄,狭窄率<30%;中度狭窄,30%<狭窄率<70%;重度狭窄,70%<狭窄率<99%;闭塞,狭窄率100%。斑块性质诊断标准[8]:根据CTA图像测量斑块密度将斑块分为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非钙化斑块CT值<60 HU,混合斑CT值介于60~129 HU,钙化斑块CT≥130 HU。
狭窄率=(1-血管横断面最狭窄部位直径/远端正常血管直径)×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责任血管分布情况 患者动脉狭窄检出率为79.5%(248/312)。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的患者最多,占42.0%(131/312),椎动脉占17.0%(53/312),基底动脉占4.2%(13/312),颈内动脉34.9%(109/312),大脑后动脉最少,占1.9%(6/312)。
2.2 患者血管狭窄情况 患者血管狭窄共计859处,其中,颈总动脉分叉处狭窄最多,占21.30%(183/859),基底动脉狭窄最少,占2.56%(22/859),血管轻度及中度狭窄显著多于重度及闭塞。见表1。
表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不同狭窄程度分布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2.3 患者斑块分布情况 患者血管斑块共计554处,钙化斑块检出率为60.29%(334/554),显著多于非钙化斑块的31.59%(175/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钙化斑块以大脑中动脉最多,占30.29%(53/175)。钙化斑块以颈内动脉颅内段最多,占59.58%(199/334)。
3 讨论
头颈CTA通过血管注射对比剂结合大规模扫描技术实现三维成像,可清晰显示头颈处动脉的情况[9]。多平面曲面重建加强了与正常脑组织的对比度,有利于及早发现颈动脉血管疾病,方便对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评估,明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病变情况[10]。
约70%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可发现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11]。有研究表明,未发生动脉狭窄的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0~4.3%,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发病率为0.2%~2.8%,动脉狭窄程度介于50%~75%的患者发病率为2.5%~4.5%,动脉狭窄程度>75%的患者发病率为1.8%~10.5%[12-13]。CTA检查可准确判断患者的责任血管范围及其狭窄程度,便于尽早掌握患者实际情况。本研究使用CTA对患者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进行检查,动脉狭窄检出率为79.49%(248/312),多数患者出现血管狭窄或闭塞现象,其中,大脑中动脉为责任血管的患者最多,大脑后动脉为责任血管的患者最少。此外,共计发现血管狭窄处859处,其中,颈总动脉分叉处狭窄最多,且血管轻度及中度狭窄显著多于重度及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可加重动脉狭窄进程,同时,伴有内膜破损,严重可导致脑组织缺氧死亡[14]。本研究发现,血管斑块554处,其中,钙化斑块多于非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主要分布于大脑中动脉,钙化斑块主要分布于颈内动脉颅内段。头颈CTA检查直观呈现出斑块性质,钙化斑块危险性小于非钙化斑块,不易脱落,通过CTA检查便于对斑块类型进行分辨,利于预防斑块脱落、出血。
综上所述,头颈CTA可准确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责任血管、血管狭窄程度,判断患者斑块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