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文化视野中的空间意象
——温捷强建筑设计作品探微

2019-09-24李晨光武月清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纪念堂建筑

李晨光 武月清

(1,2,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的先辈创造出了绚丽璀璨的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条件、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的不同,产生了文化现象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文化产生不同的集体意识,不同的集体意识又促进不同栖居空间的产生,不同的栖居空间造就不同的建筑形态和场所认同感。

处在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近些年涌现出的建筑作品受到国际和国内广泛关注,其中的建筑师温捷强先生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和很高的知名度,这是因为他创作了大量成功作品,获奖甚多,成就斐然。主要成果如下:1990年被自治区评为内蒙古建筑行业十大突出贡献人物;2001年被自治区人事厅、建设厅评为自治区首批工程设计大师;2001年,内蒙古西部区审计培训中心综合楼,获年度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获年度自治区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003年,呼和浩特市五大班子综合楼,获年度自治区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2006年,内蒙古风情园—马文化博物馆,获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铜奖;2009年,新雅艺墅A座,获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设计奖; 2013年,辉腾锡勒草原接待中心,获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优异奖;2015年,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郝家窑村村史博物馆,获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创作金奖。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温捷强教授近30多年的作品及思想历程作粗浅的梳理和分析。

一、成长

温捷强先生童年的生活除了愉悦的期许外,还让他无意中认识到房子的结构和建造材料,也带来了对建筑浓厚的兴趣,加上自己从小喜欢绘画,他让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个天生对艺术敏感执着的小伙子凭借着朴实和真诚叩开了艺术的大门,时间过去四十多年,可年少时的记忆一直影响着温老师日后的建筑创作。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大地上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开放包容使新旧观念交替并存。应该怎样去面对这个时代?作为学生的温捷强对这样的现状并且开始思考。

罗伯特·文丘里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这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丘里的理论主张建筑要强调丰盛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包含历史、文脉、消费等多元的,他否定了密斯“少就是多”的现代设计哲学,实际从理论上否定了现代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建筑界也在积极探索,不过一时间也很难找到可行办法,这个时候温捷强也陷入深邃的思考。当找不到路的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看看别人是怎么前行的,他看到很多的现代主义大师其实是尊重传统的,比如勒.柯布西耶,他曾说:“任何一个大师都不能和传统割裂开来。”可这样的表述又带来一些接谜惑,如何继承传统又能和现代性相融呢?通过研究发现,东西方人的思维体系是不同的,西方人的思维是通过理性判断、价值衡量、逻辑分析对事物进行考量,结果是把世界看作成一系列的对象,而我们的空间观念是引导参与者模糊主客体,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是从“内”去体验,排斥因果结构逻辑生成,形成此时此地独有的时空体验。这种“从内而外”的思考方式发展成为对场所的整合,尊重自然的共生理念。温捷强这时大概完成了自己对东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理论认识。“有机相融、通约中西”成为他后来建筑创作的合法性依据。

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读研究生期间,他积极和导师讨论学术问题,逐步开始探索更深刻的建筑本质阶段,类型学建筑的课程使他审视出自身和西方建筑策略的共通性成分,并把它放大强化,作为理论指导实践的依托,从之后的作品中能够明显察觉到。在导师的引领下又学习了建筑现象学等理论课程,为他日后的建筑创作“场域”观提供了学术支撑。

研究生毕业后,温老师又回到内蒙古,可以说他的工作范围一直在自治区的版图上,温老师曾深情地说:“草原的浩瀚和气势养育了我,形成了自己作品的风格”,看似简单的道理,实际蕴含着深刻哲理,地方文化的滋养,审美情怀的浸润,地域环境的熏陶,诸多因素一起构成了温捷强独特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必然带来他建筑艺术上的全新面貌和不俗格调。

二、作品分析

1.从类型选择到生动有意

“类型”这个名词是在1825年英国文学家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提出,他认为类型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词汇,德·昆西将类型介绍到建筑理论中的目的是将内在于建筑中有关系统的理论思索转化为建筑设计和创造的操作工具。[1]

前文所述,温老师曾受到类型学建筑的深刻影响,这方面的第一个作品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祥和小区三区物业管理综合办公楼》,这时的建筑探索略带有古典的形式意味,砖拱的应用能明显看到路易斯.康的影响,但康并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范本,他著名砖拱对话“意欲何从”让温老师捕捉到材料的生命性和诗性表达,他把砖这种普通材料和多米诺体系结合起来,让自由的平面和立面成为地域性表达,节奏和韵律成为其形式控制的起手式。

图1.

在形式上化解体量和场地的冲突,在建筑的内部加入了庭院的类型,让阳光走进去和空间对话,共同形成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生活场所,类型的转换组合成为个人作品特质(Identity)的表达。(见图1,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祥和小区物业管理综合办公楼,图片来源于新雅设计院)

新雅设计院办公新址同样是建筑类型学设计方法的典型案例。在现代的办公空间中,有意把中国古典建筑的空间类型和密斯的全面空间结合创造出具有合院气质的空间体验,通过廊桥、水体、植物、掇石、这些元素的运用,将传统和现代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意境的精神文化图景,这需要设计师极高的文化修养和对材料“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建构。

在会议室的立面中,利用整片玻璃来引入自然光线,还可以把走廊的景观借到空间较为封闭的会议室内部,但作为界面的玻璃材料由于内外亮度的不同在加上表面的反光特性,使材料结界①出若隐若现的园林幻象,作为抽象和写意的围合界面,靠的是虚实相生的处理策略,如果用西方建筑学中的透明性(Transparency)来解读这种现象,我相信是不全面的,因为缺少了结界所带来的能量场域。从另一个方面讲现代办公需要高效空间不需要园林式的冗余,但这种自然地的生活体验是现代人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建筑师通过特定的形式组合,类型的选择和转换为处在其中的人提供使用和精神上的关怀,从而构成了作品的意义。(见图2,新雅设计院办公楼)

图2.

2.以时空感知塑场域图景

随后温捷强老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设计观,即“场--域”观,这种思想并不是简单指建设项目与相邻土地的概念,而是蕴含着时空、精神、与人文等多方面的内涵。“场”为建筑现象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所说的“场所精神”。在创作时经过类型的攫取与建筑本质的探求,使建筑与环境和使用者对话,使其有明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的引入使建筑有了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戏剧性色彩,温老师用强有力的作品完成了对自己理论的总结。

在《马文化博物馆》的设计中,他首先对环境进行精心的梳理,结合场地与博物馆的功能需求,作出院落对话展厅,院落体现动与静的设计思想,夯土墙使建筑和大地浑然一体,那种材料表面的质感使建筑更加厚重、朴实、沧桑。作为填充材料的夯土墙成为展品的背景,光线从顶部洗亮了夯土,除了满足展示的要求外,它更像是诗意般的述说,那种轻柔和曼妙在光的抚摸中得到了升华,它更是一个图景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对观赏者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关照;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曾感慨道:

什么使我感动?所有的事物,事物自身、人、空气、噪声、声音、呈现的材料、肌理、还有形式——那些我能欣赏的形式。还有什么使我感动呢?我的情绪,我的感觉,坐在那里时充斥着我的那种期望感觉。[2]

图3.

这也正是温捷强的激情所在,他首先通过场景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感染其他人。(见图3,马文化博物馆院落景象)在博物馆中观看展品时,通过光线让你瞬间感知到院落的存在,一片开阔的土地上几匹马出现在观者的视野中,它们凝视瞭望或徜徉,无声的激发着访者的感受,使你看到的世界像是幻化了的真实,无比生动。这不由让我想起谢赫“六法”中的第一法“气韵生动”,温老师用现代空间把它阐释出来,当我看到东、西两个院落的景象时,完全体会到了温老师做设计的用心之处,而且力度适宜,如果过度设计、故意表现就会祛除淡薄平和之意,冲破无痕自然之境。

他用“留白”的空间经营办法使空间虚实相生,物质实存和留白空余之间用尺度来配合,唯有这样才能相反相成,从而让气韵获得越界,亦真亦幻,达到一种神思冥想。

温捷强的创作正在从过去的宏观操作走向微观关照,从雄伟壮观的有力表现走向漫无目的的弱表达,从美观完整的普适审美走向抱朴守拙的个人叙事,这样的转变不是委托的项目发生变化,而是建筑创作思想的转变。在《蒙古风情园-成吉思汗纪念堂》(见图4,成吉思汗纪念堂。拍摄:李晨光)的设计中,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后,纪念堂呈现出现在的状态,从远处看它像一座敖包,因为敖包常常是蒙古人祭祀长生天的场所,它有一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在里面,当我走向纪念堂时,一边向上走一边仰望着纪念堂,这座纪念堂的的形体经过尺度的拉近逐渐变的单纯,反而给你一种巨大的压迫感,建筑史上有位哲人曾说过“压迫到极点便是崇拜的开始”,纪念堂的三层台阶每一层梯段的踢面高度都不同,从第一层到第三层逐渐提高,通过这样微尺度的变化,让你的身体逐渐感受到纪念堂的神圣和高大,达到预期设计的目标,温老师利用了行进中台阶尺度的微变化,结合纪念堂的高度和人的视域创造出神圣且伟岸的艺术感受,可谓妙手偶得。

图4.

3.心源平淡入抱朴守拙之境

坐落在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境内的《郝家窑村村史博物馆》,这座只有216平方米的小建筑,却获得“2015世界华人建筑创作奖”金奖,走进建筑时,感觉它和其它的“上山下乡”建筑师的作品有所不同,不是使用材料的不同,也不是作品意义的不同,而是艺术境界的不同。因为残缺显赋予作品永恒的想象力,残垣断壁联想到岁月的流逝,其实这些都是现象学表达,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有抱朴守拙之道,郝家窑博物馆残院的设计正是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极具风险的创作构思正好赋予作品新的面貌,材料质朴纯粹营造出丰富的微观世界,和局部形体的残缺意向、简陋布置共同唤起参与者的生活记忆和情感共鸣,空间内外相互渗透,通过自然元素的演绎表现出了此时此地的氛围,当场景随着季节的变化,展品变换着自己的存在状态,不夸张、不取悦、似乎未曾精心设计过的自由散漫,一种独特的自在被唤起,漫不经心的打动着你的感官,牵扯着你的情绪,这便是禅的味道,一种有生命体验的物质在和环境中的人发生对话,促使你联想,就像林徽因所说:“顽石会不会点头,我们不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家,但经过大匠之手艺,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3]这种人与物对话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趣,是文化传统赋予现代建筑的本质内涵,形成具有地域特质的空间意象,这正是温老师作品的独特贡献。

结 语

通过上述作品的展示和分析,可以看到温老师这些年对建筑设计工作投入的热情和激情,他的创作紧跟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正赶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房地产蓬勃发展,国家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可谓“时来风送滕王阁”造就了温捷强的三重社会身份,一是作为人生理想的建筑师身份,二是作为市场供需的开发商身份,三是作为在建筑学理论上颇有成就的学者身份,多重身份一直是温捷强工作、育人和学习的常态。作为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理事,2005年获自治区建设厅首批设计大师称号,是内蒙古建筑设计的一面旗帜。

他的设计不仅具有当代性又体现着内蒙古的地域特色,也是个人创作风格和文化自觉的表现。从操作手段上来看,作品逐渐从古典主义的审美范式中解脱出来,从原型和类型入手寻求建筑创作的地域差异性,打通建筑与艺术、文学绘画之间的审美藩篱,体悟出东西方建筑的人文关照,形成其作品独特的精神面貌,形成气韵生动、抱朴守拙的艺术境界,让中国特有的艺术智慧与现代性相遇、认同感和时代感并重,我相信温老师的作品一定能走向自己所构建的艺术幻境,把源自本土的设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注释:

①结界:指运用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形成的一个特殊空间。

猜你喜欢

纪念堂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中正纪念堂“空间解严”疑有算计
“中正纪念堂”存废成岛内话题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