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京剧《辕门斩子》的艺术特色

2019-09-24辛亚晨

人文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穆桂英快板老生

辛亚晨

京剧《辕门斩子》作为一出传统剧目,立意非常好,是一出脍炙人口、盛演不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这出戏是文戏武唱的代表,展现的是军事题材,属于正剧,并兼容着浓厚的喜剧色彩,这出剧妙在浑然一体,意韵天成,行当齐全并且人物性格鲜明,它不仅是京剧老生行当应知应会的必修剧目,还是一出学习京剧老生行当的基础性剧目,更是一出高技术难度、高技术含量、高技术价值的剧目。

该剧具有典型性“一场干”的艺术呈现形式,“一场干”是指这出戏没有停歇,类似于话剧中的独幕剧,在固定的时空,演绎一个故事,在一个空间里,围绕着一个事件,发生循序渐进、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有写实的成分,又体现出戏曲独有的虚拟写意的艺术特征。该剧时长一小时二十分钟,在这“一场干”十分紧凑的艺术呈现当中,非常考验演员的艺术功力和功底。

一、故事梗概

京剧《辕门斩子》取材于杨家将的故事。讲的是北宋时期,辽邦南侵摆下“天门阵”,宋元帅杨延昭派焦赞、孟良盗取“降龙木”,被穆桂英逼退,杨延昭派杨宗保巡营瞭哨时,遇见焦赞、孟良,在他们的哄骗下与杨宗保一起赶到穆柯寨,与穆桂英交战,却被穆桂英所擒,杨延昭知道他们被擒以后,攻打穆柯寨,反被穆桂英挑下马来,羞辱一番,惨败回营。杨宗保回营,被父帅绑至帐外,准备斩首,佘太君闻讯赶来,为杨宗保求情未果,随后八贤王赶到求情,再次未果。最终,穆桂英到来,并献上“降龙木”,投城送营,父帅杨延昭免子一死,宗保得救,与穆桂英同心协力,大破天门阵。

二、杨延昭人物分析

《辕门斩子》戏中的主角乃杨延昭无疑,主人公杨延昭是典型的忠臣孝子的扮相,脸谱是十字门脸,头戴忠纱,口带黑三身穿白蟒白三尖,青彩裤,厚底,腰跨黑玉带,足蹬厚底靴,俊扮,代表黑白分明忠臣孝子的三军统帅的人物形象。老生分为唱功老生、做功老生、文武老生这三种类型。在行当类型划分上,属于典型的正宫老生,以唱功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杨延昭既有不徇私情在佘太君和八贤王面前不敬、抗上的一面,又有在穆桂英武力面前屈尊妥协的一面。这种手法在传统戏中是鲜见的,用强烈对比的、夸张的手法对杨延昭的形象进行颠覆,但其“美”与“丑”在杨延昭身上又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自始至终,或唱或念,或悲或怒,都充分演绎着杨延昭的情感性格。佘太君与八贤王的出场是对杨延昭忠与孝的检验,杨延昭在此被桎梏,但他威武的形象却被穆桂英的出现碾压,这一人物性格被合理地统一于正剧与喜剧的气氛中,使矛盾得已解决。

本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针对主人公杨延昭的人物形象展开分析和阐释,但焦赞孟良起到了烘托气氛、营造剧情的作用,值得一提。焦赞、孟良两位黑、红二将左右搭配而立,在见太君、见贤爷的过程中,二将立在元帅杨延昭的后面,画面和谐至极。在见穆桂英时,焦赞、孟良兼容戏剧形象,焦赞诙谐幽默,与孟良二人左右逢源,插科打诨,为剧目增添了丰厚的色彩,产生了不可缺少的丑角效果,也是戏中的重要角色。焦赞、孟良像是绿叶,起到了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京剧《辕门斩子》虽是折子戏,但“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各有艺术展现,各具艺术风采,它们的结合使剧情平中见奇,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

三、唱腔分析

在京剧老生剧目传承当中,有“三斩一碰一探”一说,“三斩”即《辕门斩子》《斩马谡》《斩黄袍》,“一碰”即《碰碑》,老生行当的演员必须要掌握这四出戏,掌握好这四出高技术难度的剧目,其他的戏在这四出戏的基础上也便能完全胜任,迎刃而解。

京剧《辕门斩子》全剧唱腔为西皮调式,唱腔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西皮声腔的所有板式,包括娃娃调、散板、导板、慢板、摇板、哭头、快板、二六等。其中最核心、最具特色的唱腔是“见娘”一场的西皮娃娃调,娃娃调这种唱腔板式本应用于小生行当,表现青春年少的、有远大志向的人物演唱的一种唱腔板式。例如《四郎探母》一剧“巡营”当中的杨宗保,表现15岁少年的英武、豪气的少年形象。在老生行当的作品当中,运用娃娃调的作品数量极少,该剧娃娃调唱腔的运用突出表现了主人公杨延昭听说母亲驾到,惊喜兴奋的心境。

戏中杨延昭的唱腔高亢激越,走高不走低,快板居多,板式变化大,节奏驾驭难度大,音域宽,调门高,高低起伏跌荡,要求演员喷口有力气息饱满,表演上突出四个字“精气神威”。该剧在唱词的格式上,既以十字句和七字句为主,同时还有较为稀少的五字句唱腔,这也成为该剧的一大特色。例如杨延昭斥责杨宗保演唱的“西皮散板”唱腔:“怒恼杨延昭,蠢子听根苗,命尔去巡哨,私自把亲招。枪挑穆天王,桂英下山巢。将父擒下马,这笑哇!笑坏帐下众英豪,焦孟一声叫”。运用五字句的短小发泄情绪,非常的直接,干净利索,铿锵有力,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笔者认为“见娘”是全剧的核心,是整段娃娃调的最具特色,最为关键的唱腔。杨延昭见娘时的唱腔由【西皮导板】【快三眼】【原板】【快板】【散板】多种板式的衔接和转换而组成。“见娘”的西皮导板唱腔:“忽听得老娘亲来到帐外”,其中“忽”和“亲”这两个字的唱腔发音运用了脑后音的发声技巧,强调声音的力度;末尾“外”字运用了一个翻高的拖腔,要强化气息的控制、声音由弱到强,由低到高,喷放而出,起到高起点和引导作用。紧接着唱【西皮慢板】唱腔;“杨延昭下位去迎接娘来”,在这里要体现出唱腔的棱角和力度。最后一个字“来”的拖腔是娃娃调板式的最具特色的一个唱腔,要体现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低错落、长短徐急,强调对气息运用和嗓子眼的控制能力,行腔最后运用了一个老生唱腔的特色技巧“疙瘩音”,最后尾音有力地喷放而出,体现出人物的气度和兴奋的心境。

该剧快板唱腔数量达12段之多,成为该剧的一大特色,可见这部戏的节奏明快,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快板唱腔的特点是节奏快,字多腔少,字字入扣,铿锵有力,吐字力度大,呼吸的技术难度高,采用的是“偷气”的方法,快板追求快而不乱的审美境界。例如,“见娘”【西皮快板】唱腔:“昨日里斩八将头挂营外,老娘亲因何故不讲情来,今日里斩宗保娘把儿怪,哭啼啼坐宝帐珠泪满腮”,表达杨延昭此时此刻用言语顶撞母亲,激动、气愤、难以自控的情绪,这段快板在节奏处理上达到了一种快的极致,十分考验演员唱腔的基本功。

另外,该剧中唱腔嘎调多,有四个之多,嘎调是根据人物情绪变化瞬间突然间的拔高,利用丹田之气,真假声结合的办法,让声音拔地而起,表达人物激动的心情,例如杨延昭斥责杨宗保时演唱的西皮散板唱腔“将父擒下马,这笑哇!”运用嘎调高难度的演唱技巧,还有“见娘”时演唱的西皮快板结束之后的转摇板叫焦赞的嘎调唱腔,使人物情绪达到一个最高峰。

四、念白分析

在戏曲界有千斤话白,四两唱之说,这句话强调念白的重要性和技术难度,把念白比喻为没有伴奏的唱。京剧《辕门斩子》一剧杨延昭的念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该剧杨延昭念白力度感较强,突出元帅的人物气度。全剧念韵白,在念白技术处理上为:具有诗白性质的两句“对儿”念白:“山东把阵败,怒气满胸怀”。这两句对念白,要念出诗话语言的音律和韵律,同时准确表达出人物的恼怒和愤懑的情绪。作为全剧主要人物上场的第一次语言表达,具有开好头起好步,先声夺人的关键作用。这与前面《穆柯寨》的剧情,杨延昭被穆桂英打下马来羞辱一番的前因后果有机地贯通串联起来了。把恼羞成怒气满胸怀的情绪宣泄出来。再就是焦赞孟良进帐为宗保求情的念白:“你二人施礼为何?敢是与宗保讲情?”这两句念白人物情绪要控制,声音音量要压低,为后面宣泄怒火做好语气和语调上的铺垫。“呵呵呵”的笑,既是一种冷笑,又是一种夹杂着“苦笑”的元素的笑,这个“笑”,是一种技术难度和技巧性非常高的念白技法。要在技术运用和声音驾驭上做到:气与声合、声与情合、形与神合。在节奏处理上把握:“先慢后快、先抑后扬、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收后放”的技术技法,要求声音有弹性、有张力、有爆发力,起到抒发人物心境和渲染舞台气氛的效果。京剧泰斗谭鑫培先生曾说过:“京剧唱念当中,唯有 ‘哭’和 ‘笑’ 最难”。此话切实说中了唱念的要处,戳中了关键节点。接下来念白:“宗保犯罪,乃是你二人的引诱,先斩宗保,然后再取你二人的首级”。这段念白运用的是“惯口”的念白技法,念白节奏一环扣一环,节奏逐渐加速,表示情绪激动宣泄怒火的作用。后面见穆桂英环节的念白,如对焦赞开玩笑嘲笑形式的念白:“欧?怎么?她都能?焦赞,你呢?嗯”,体现杨延昭高兴心情和带有滑稽的幽默搞笑的艺术特色,给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该剧增添了喜剧元素,从而为该剧实现了化干戈为玉帛,呈现出合家欢、幸福祥和的大团圆结尾局面。

五、表演身段分析

表演艺术的魅力在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外在形体动作的辨证统一。《辕门斩子》一剧主人公杨延昭的艺术呈现形式体现了文戏武唱的风格特色,该剧杨延昭的人物形象塑造要求注入武戏的元素,唱念做舞要体现出武将的人物气度,要按照武老生的表演进行演绎。所以,《辕门斩子》虽然是“唱功”戏,但人物身份和外在形体动作的展示,包括眼神、手势台步圆场水袖动作等舞蹈身段都需要非常的规范,需要演员把握分寸,恰到好处地展现出元帅的身份特征和人物气度,做到“精气神威”,声情并茂,形神兼备。例如,杨延昭出场时在【急急风】锣鼓经的伴奏当中,双手端蟒跑圆场出场,九龙口甩蟒亮相,头手不停抖动,二目怒视圆睁,表示一种气急败坏的情绪。紧接着,急行至舞台中央,在大锣五击头的伴奏下,双手用力抖袖,急切念出两句诗白:“山东把阵败,怒气满胸怀”。然后又回身,向里归“大座”,在乱吹锣鼓经的烘托下,右手内托水袖,左右观望,投袖“气椅儿”,在文戏中,【急急风】出场的表演形式极少见。

通过对《辕门斩子》一剧的分析和阐释,在归纳和总结该剧的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凸显了该剧的艺术特色,该剧之所以能脍炙人口、长盛不衰,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其经典的故事、主题、立意和高技术含量的唱腔,呈现出好听、好看、好玩的特点。该剧不愧是一出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身,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演出价值、审美价值的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穆桂英快板老生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嘻哈跆拳族
陕西快板,说唱艺术的另一面
Songs from the Past
新形势下少儿快板辅导研究
京剧行当——老生
挂帅不合适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老生:那一抹沧海与桑田
婺剧《穆桂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