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字X射线机(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核与小叶性肺癌的临床价值
2019-09-24段昆
段 昆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江苏 徐州 221400)
临床上,肺结核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传染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严重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对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1]。肺癌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提高[2]。为了改善肺结核与肺癌患者预后,需及时对其做出明确诊断,并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因肺部病变的性质多种多样,包括炎性肉芽肿肿瘤、结核以及炎症等,所以误诊率与漏诊率较高,所以提高肺结核与肺癌的诊断水平十分必要[3-4]。本研究对我院82例疑似肺结核与小叶性肺癌患者采用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情况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2例疑似肺结核与小叶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50.02±3.28)岁,共82例,男性52例,女性30例;其中24例为疑似小叶性肺癌患者,58例为疑似肺结核患者,手术病理活检结果显示,确诊为小叶性肺癌的患者共有15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共有42例。
1.2 方法
研究中纳入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与盲检、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首先对患者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如果直视情况下难以对病变组织进行获取,那么可以胸部CT显示情况为依据,合理选择可能性支气管镜活检钳,同时与DR检查进行结合,将病变和活检钳之间的距离确定,然后再活检组织,同时行鞘管留置,以便于能够对其行反复多次检查。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作为依据,分析常规检查方式、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核与小叶性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叶性肺癌诊断结果分析
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小叶性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73.33%、78.57%、60%,高于常规检查的40%、46.15%、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小叶性肺癌诊断结果分析
2.2 肺结核诊断结果分析
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核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85.71%、83.72%、60.00%,高于常规检查的52.38%、68.75%、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肺结核诊断结果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肺部疾病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多,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5]。肺结核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由部感染结核分歧杆菌引发。肺癌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小叶性肺癌便属于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现阶段,临床通常会采用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检、血液检查等方式对肺癌与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支气管镜检查属于临床应用时间较早的一种诊断方式,采用该检查方式能够对病变位置、特征以及形态进行准确、直观的观察,同时还能够在直视情况下获取样本送检。为此,支气管镜检查具有创伤小、取样方式多种多样、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是临床用来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因肺部病变性质多种多样,同时支气管镜检查的敏感度较低,所以这就要求临床积极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
本研究中,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小叶性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73.33%、78.57%、60%,高于常规检查的40%、46.15%、18.18%(P<0.05);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核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85.71%、83.72%、60.00%,高于常规检查的52.38%、68.75%、23.08%(P<0.05),提示与常规检查方式相比,在肺结核与小叶性肺癌诊断中联合应用DR与支气管镜检查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究其原因,DR检查具有快速成像特点,能够全面显示出肺部病灶,同时具有较高影像清晰度,检查费用较低。除此之外,DR检查的动态范围较广,曝光时间相对较短,具有极高空间分辨力,信噪比高,能够将检测数据直接输出,促使电信号噪音以及丢失率降低,具有良好的图像清晰度与对比度,能够清楚显示出细微结构,促使影像检查质量提高。虽然DR具有诸多优势,但是人体一次行DR检查的放射剂量有限,所以检查时应该严格遵循“短期快速检查”的降低,最大程度上将辐射给受检者带来的影响减少,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与误诊率。
综上所述,肺结核与小叶性肺癌采用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显著,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